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70例治疗体会
2015-03-24杨争艳胡国华
杨争艳 胡国华
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70例治疗体会
杨争艳 胡国华
目的 对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展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 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均得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3.41±0.98)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5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等。
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随着老龄化的出现,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为进一步观察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具有胸腰段疼痛,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没有出现改变现象。通过MRI证实均为新鲜骨折,没有出现椎体骨转移和椎体血管瘤等疾病。其中,男38例,女32例;患者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4±1.5)岁;患者受伤原因:39例患者为摔伤,12例患者为弯腰抬物,12例患者为车祸,7例患者为其他;按照Denis骨折类型分型:50例患者为压缩型,12例患者为爆裂型,6例患者为骨折脱位,2例患者为安全带型。
1.2 方法 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应检查,将出现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同时对其采用抗骨质疏松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并取俯卧位,使其腹部处于悬空状态。通过C臂机确定进针点,之后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直至患者骨膜进行麻醉,待患者麻醉成功后,在规定的进针点中心处做一0.3~0.5mm的纵行切口,将穿刺针插入其中,在C臂机透视下沿椎弓根方向缓慢进针,成功建立工作通道。通过工作通道将抽取真空的球囊插入患者椎体内部,将阀门打开,对球囊进行扩张,通过泛影葡胺观察椎体扩张程度。对于对泛影葡胺过敏的患者,可通过生理盐水对其椎体进行扩张,球囊压力约控制为压力<2.07MPa。待球囊扩张成功后,将骨水泥推注器推杆抵到患者椎体内空前缘,在推注骨水泥时,慢慢将推杆退出。在骨水泥硬化后,将注射装置拔出,通过无菌敷料对患者伤口进行覆盖,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术后,医护人员应指引患者常规卧床休息6~8h,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采用常规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医护人员继续采用抗骨质疏松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伤口出现疼痛的患者,可采用消炎镇痛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指引患者在术后2周内带腰围固定进行下床活动,同时进行适量的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术后2周可将腰围固定去掉。
1.3 观察指标[3]观察患者骨性愈合状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均得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6.58±1.32)分;在实施治疗后,其VAS评分为(3.41±0.98)分。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长期卧床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不良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卧床期间,随着其骨骼内钙质的流逝,进而加重其骨质疏松症状[4-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一定作用,具有安全、简单、有效的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该种手术方法主要是将球囊插入患者椎弓根,通过撑开球囊对椎体进行复位,通过椎体内注入水泥对骨折进行稳定,有效增加椎体强度,进而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讲解相应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做适量运动,注意营养平衡,尽可能避免出现摔跤现象等,进而降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疾病的发生率[6-7]。本研究选取的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5个月。且其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
综上所述,在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一定效果,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黄春明,罗绍坚,黎超伟,等.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6B):504-505.
[2] 甘纪元,许双燕,钱晓燕.腰椎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症48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2005,26(2):142-143.
[3] 李建军.Sky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J].中国医疗前沿,2007,1(1):35-36.
[4] 张辉,张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86-87.
[5] 徐龙伟,季卫平,李浩,等.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1):19-20.
[6] 谢孝枫,王文晔,郑斌,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6):17-18.
[7] 万仲贤,王泽琼,陈泽,等.后路固定开放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J].西部医学,2008,20(4):805-806.
[8] 刘军,霍维玲,郭含军,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综合化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28
江西 342500 瑞金市人民医院骨科 (杨争艳 胡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