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2015-03-24廖子瑜

当代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定位

廖子瑜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廖子瑜

目的 调查分析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 结合住院病历对700例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妇科抽查200例,产科250例,儿科150例,外科80例,内科和急诊科各10例。统计分析各科室的感染部位、感染率、抗菌药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和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 700例住院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4%,各科室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部位上,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共4例,占感染总例数的50%,产褥感染2例,占感染总例数的25%,泌尿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均占感染总例数的12.5%,各感染部位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71%;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治疗性和预防性用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165例,占比51.56%,联合用药155例,占比4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生物送检164例,送检率51.25%。结论 本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送检率均较高,临床感染预防应以呼吸道感染预防为主,且应进一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可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漏洞、隐患,为医院加强感染管理和抗菌药使用控制提供依据,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抗菌药物耐用性。医院感染监测能够有效帮助医院进行有关感染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目前,最直接的一项措施就是对于感染患者的患病率进行调查。这一办法,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医院的有关感染相关情况、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预防的重点目标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有效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10月10日0:00~24:00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各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新余市妇幼保健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新余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10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抽查妇科200例,产科250例,儿科150例,外科80例,内科和急诊科各10例,共700例,均排除当日出院或转院、转科、死亡的患者和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由本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主治医师、临床药师等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小组调查前1~2d均接受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项目说明、填表要求、调查注意事项等;调查时在患者病床前观察询问,查阅患者病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调查表格《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部位、感染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3 诊断标准 感染诊断标准以卫生部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准,抗菌药物评价标准以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中华医学会等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为准。

统计分析各科的感染部位、感染率、抗菌药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和耐药菌检出情况。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目的、联合用药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等[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部位和感染率 统计数据显示,当日抽查的700例住院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4%,其中妇科2例、产科3例、儿科0例、外科1例、内科1例、急诊科1例,占比分别为25.0%、37.5%、0%、12.5%、12.5%,12.5%,各科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部位上,妇科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和产褥感染各1例,产科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产褥感染、泌尿感染各1例,外科和内科感染均为上呼吸道感染,而急诊科为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共4例,占感染总例数的50%,产褥感染2例,占感染总例数的25%,泌尿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均占感染总例数的12.5%,各感染部位的感染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抗菌药使用情况 700例住院患者中,有320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妇科84例,产科99例,儿科87例,外科34例,内科6例,急诊科10例,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71%;其中治疗性用药92例,占抗菌药物使用总人数的28.75%,预防性用药188例,占抗菌药物使用总人数的58.75%,治疗性和预防性用药40例,占抗菌药物使用总人数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20例患者中单一用药165例,占比51.56%,联合用药155例,其中二联用药150例,三联用药5例,占比48.44%;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例患者中微生物送检164例,送检率51.25%,其中妇科送检41例,占送检总数的25%,产科送检37例,占送检总数的22.56%,儿科送检51例,占送检总数的31.10%,外科送检27例,占送检总数的16.46%,内科送检6例,占送检总数的3.66%,急诊科送检2例,占送检总数的1.22%。

3 讨论

为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漏洞、隐患,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许多学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调查分析[2-4],其调查结果也各有差异。马春花[5]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且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占感染总数的51.2%,其次为泌尿感染、手术切口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8%,以治疗性用药居多,占抗菌药物总使用量的74.7%;李晖等[6]对某妇幼保健院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56%,感染部位在集中于消化系统、会阴切口、下呼吸道、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10%,预防性用药居多,占比62.11%,送检率60.90%。本研究中本院感染现患率为1.14%,低于相关研究结果,且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其次为产褥感染,与其他医院存在一定差异;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71%,较马春花[5]的调查结果高,但未超出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0%以下的标准,与李晖等[6]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抗菌药物中以预防性用药为主,送检率为51.25%,与同类医院相当[7-8]。可见本院的感染管理较好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现患率,但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需进一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送检率;鉴于本院临床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感染预防应以呼吸道感染预防为主。

[1] 张骏骥,卢萍,周伟宏.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4):284.

[2] 谢建英,朱玲仙,沈岚.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浙江医学,2012,34(21):1733.

[3] 温远辉,林兰.妇幼保健机构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16.

[4] 刘万清,陈玲.43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2):220.

[5] 马春花.762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2):109.

[6] 李晖,钟巧,高晓玲,等.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229-230.

[7] 罗彪峰,李荣明,蒋述科,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161-162.

[8] 廖子瑜.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7):45-46.

[摘 要] 目的 探讨上颌埋伏多生牙在颌骨中埋伏的部位、定位诊断以及手术径路。方法 选取牙科患者68例,通过拍摄X线根尖片、全景片、咬颌片及螺旋CT,结合临床检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位置,以确定手术径路,包括腭侧径路、唇侧径路、联合径路及牙槽嵴顶径路,行手术拔除。结果68例患者手术中所见位置与术前判断一致,依术前定位采用相应的手术径路,所有埋伏阻生牙均顺利拔除。结论 定位X线根尖片、全景片、咬颌片,必要时行螺旋CT,可以对上颌埋伏多生牙进行准确地定位,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利于手术拔除。

[关键词] 埋伏多生牙;定位;手术径路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57

江西 338000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 (廖子瑜)

猜你喜欢

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一种新型回转定位锁紧装置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基于S120的拧紧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说定位:如何挖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