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瘢痕妊娠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03-24张冬丽张红霞田君李艳云
张冬丽 张红霞 田君 李艳云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瘢痕妊娠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冬丽 张红霞 田君 李艳云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瘢痕妊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CSP患者40例及同期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女性,分为CSP组及对照组,分别对2组早孕绒毛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结果 CSP组IL-4、IL-6等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L-2、IL-12等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P<0.05)。结论 当细胞介导的细胞Th1型细胞因子,被体液介导的Th2类细胞因子占主导地位时,抑制子宫瘢痕处的细胞免疫功能,破坏胎盘屏障的完整性及功能,导致瘢痕妊娠的发病或胎盘植入。
瘢痕妊娠;Th1/Th2细胞因子;子宫内膜容受性
胚胎种植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主要受局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调控,胚胎种植过程是生殖医学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导致瘢痕妊娠[1](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的关键,CSP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2]。
局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胚胎终止起着很大的调控作用[3];CSP与胚胎植入关系密切,受精卵种植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存在多种学说,更多研究显示其与细胞因子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母胎界面形成的免疫微环境失衡有关。Th1/Th2型细胞因子学说已成为多年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阐明母胎界面Th1/Th2平衡调节机制和瘢痕妊娠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l.1 CSP组及对照组 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CSP患者40例及同期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女性,取材手术时的早孕绒毛组织。
1.2 方法 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监测绒毛组织中的Th1/ Th2型细胞因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α=0.05作为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
2 结果
CSP组及对照组CD+4T细胞IL-12、IL-2、IL-4、IL-6细胞的表达情况:CSP组IL-4、IL-6等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L-2、IL-12等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Seow[4]等指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罕见而危险的妊娠,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确切的发病机制一直未明确,更多文献表明可能与多次流产、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损伤、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内膜薄弱、细胞因子失衡等有关,该处肌层很容易被受精卵的绒毛细胞直接侵入,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就形成瘢痕妊娠。
Th1/Th2细胞在正常机体中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本研究提出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网络,该网络由2种Th细胞,通过各自分泌细胞因子形成[5],并且彼此之间相互抑制,交叉调节。以表达IL-12和IL-2为主的Th1类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反应。以表达IL-4、IL-6为主的Th2类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反应。Th1占优势,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Th2占优势,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将干扰机体的胚胎着床。
免疫反应的启动阶段,如果一个亚群选择身体的免疫系统的主要反应,Th细胞会加强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反馈,压迫另一个亚群的发展。Th1/Th2比例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该疾病,当细胞介导的细胞Th1型细胞因子,被体液介导的Th2类细胞因子占主导低位时,将抑制子宫瘢痕处的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通过信号转导等机制,导致瘢痕妊娠的发病或胎盘植入[6],甚至直接破坏胎盘屏障的完整性及功能,从而导致瘢痕妊娠的发生[7]。
Th1与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起着重要的作用IL-2为炎症细胞因子,其诱导蜕膜自然杀伤( NK) 细胞增殖,并使NK细胞转化为具有杀伤滋养层细胞作用的表型适量的IL-12在妊娠期能够促进妊娠妇女受精卵着床及胚胎发育, 提高孕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同时能刺激细胞滋养层生成尿激酶型血浆素原激活剂(uPA),有利于蜕膜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胎盘植入,对正常妊娠维持起重要作用,但当IL-4表现为高浓度时,则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瘢痕妊娠甚至胎盘植入,如:激发Th1型细胞免疫反应,排斥胚胎组织;提高前列腺素E2的合成,促进子宫的宫缩;上调促凝血酶原激酶12表达,从而形成胎盘滋养层的血管血栓,最终导致绒毛异常发育;甚至直接破坏胎盘屏障的完整性及功能,从而导致瘢痕妊娠的发生。细胞因子IL-12与细胞因子IL-2协同作用,产生淋巴因子,该因子具有细胞毒性样作用,且能够激活的杀伤细胞,进而危害胎盘组织。
总之,目前关于CS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子宫内胚泡着床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8],故可从分子水平探讨CSP的病因,而CSP的子宫内膜局部解剖学变化亦可能改变局部子宫内膜容受性,其均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在CSP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方面奠定基础。
[1] Liang F,He J.Methotrexate-based bilateral 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lzation fur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0,89(12):1592-1594.
[2] Deans R,Abbott J.Hysteroscopic management of c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J].Fertil Steril,2010,93(6):1735-1740.
[3] Penna IA,Hongling DU,Kallen AN,et al.Endothelin type A receptor(ETA) es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HOXA 10 in human endometeial stromal cells[J].Repord Sci,2010,17(5):471-476.
[4] Snow Kw,Huang LW,Lin YH,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 tissues in managenment[J].Ultrasound Obstel Gynecol,2004,23(2):247-253. [5] 吴浩,常亚萍.Thl型/Th2型细胞因子与妊娠的免疫调节[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22(2):57-60.
[6] Lund R,Ahlfors H.Identific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human Th1 or Th2 cell commitment[J].J Immunol,2005,35(11):3307-3319.
[7] Timor-Tritsch IE,Monteagudo A,Santos R,et al.The diagnosis,treatment,and follow-up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Am J Obstet Gynecol, 2012,207(5):44.e1-13.
[8] 丁霞,石钢,杨太朱,等.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5):3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09
河南大学科研项目(2013YBER019)
河南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张冬丽 张红霞 田君 李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