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过程胃管不畅的原因及护理
2015-03-24石雅萍
石雅萍
( 黑龙江省鹤岗市惠民医院154101)
施行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将胃肠道的内容物在负压作用的吸引下流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腹痛、腹胀,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前后及腹腔脏器严重损伤等。然而在临床护理及操作过程中常遇有胃管不畅的情况,笔者总结分析其主要原因,避免了胃肠减压过程中胃管不畅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 年3 月~2013 年8 月选择我院收治行胃肠减压患者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5 ~67 岁。其中肠梗阻9 例,大肠癌4 例,胃癌6 例,胰腺炎6 例,胆石症5 例。
1.2 胃肠减压方法 本组胃肠减压患者30 例先将患者充分准备后,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嘱其边吞咽,同时耐心地告之不要紧张,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
2 胃肠减压过程胃管不畅的原因
2.1 胃管盘在口腔内或扭曲在咽喉部 胃管置人深度不够,悬垂在食管或贲门部引起引流不畅此种情况常见于胃扩张、胃内容物饱胀或贲门部梗阻,身材高大或胃下垂者。表现为置入胃管后能抽出少量胃液及私液(食管的残留物),以后即使反复抽吸也抽不出胃液。为此,我们在置入胃管时必须严格掌握插入胃管的深度,根据不同体型分别对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插人深度以患者仰卧,再以患者前额发际到剑突下2cm ~3cm 为宜。另外,我们把置管环节加以改进,即把过去在成功置入 胃管后再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环节提前放在置管前连接置管末端,待胃管插入 约30cm 时打开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上的滑轮开关(此时负压口内成负压状态),再顺势将胃管插入至所需长度,见胃液吸出再插入4cm ~5cm,即可有效吸出胃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给病人置入胃管的过程中,护士凭主观臆断或病人吞咽不够,特别是危重病人不合作时易发生。胃管经过多次消毒变软难以插入。此时应立即拔出胃管,选择较坚韧光滑的胃管重新插入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置胃管的重要性,以便取得合作。
2.2 胃管置入过深至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内(1)一般发生在身材矮小的病人。置胃管时如按正常标准易造成引流不畅(胃管在胃内打弯)。(2)行胃肠吻合术时,胃管过于牵拉使胃管停留在吻合口下肠腔内,护士遇有这种情况时应通知医师共同排除故障,以防胃液潴留。
2.3 蛔虫梗阻 蛔虫的特点是有孔即入,这种情况发生后,胃管无液引出,也无法注入冲洗液,阻力感极强,此时应拔出胃管,调整后再置入。
2.4 食物残渣阻塞 胃管的侧孔被食物残渣阻塞,多发生在饱食后胃肠道疾病或穿孔,胃内潴留或残留食物过多,而阻塞胃管侧孔所致。此时可以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反复多次稀释性的抽吸,也可排除不畅。但不能注入空气。
2.5 胃管的侧孔紧贴胃壁 胃管置入的深度符合标准,但无胃液引出,抽吸时有阻力感。此时护士应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或扭转胃管的方向,切不可用力抽吸,以防用力过猛损伤胃粘,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1]。
3 避免胃肠减压过程胃管不畅的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全过程,心理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对插胃管,会紧张、害怕、不能接受。因此,要告知插管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强调胃管是“救命管”,否则可能带来的后果等,使其从主观上接受。
3.2 置管后的护理
3.2.1 妥善固定 保持有效引流,插管后用干毛巾擦干局部,用医用胶布固定,巡视病房时,发现胶布松动,及时更换。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定期行胃肠减压,每2 h 一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到引流不畅,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角度或长度,同时检查是否堵塞,必要时更换。
3.2.2 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 注意胃液的颜色,一般为无色状,1500 ~2500 ml/d,胃手术后胃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性血液为咖啡色;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如胃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说明有胃出血,需立即告知医生处理,每天引流情况须记录并交班。
3.3 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要取得患者合作。先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患者口鼻面部。
4 结果
本组30 例行胃肠减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胃肠减压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
5 护理体会
胃肠减压在外科是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胰腺炎、胆石症等手术患者术前都要留置胃管,如何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及长时间留置胃管,心理护理及置管后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陆晓霞. 胸外科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探讨[J]. 护理学杂志, 1999, 14( 4)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