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产科分娩镇痛的护理体会
2015-03-24许玲玲
许玲玲 颜 露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226001)
分娩疼痛并非疾病所引起,但分娩时的疼痛常令产妇产生恐惧,清醒而无痛苦地分娩,是孕产妇梦寐以求的愿望。一部分产妇因恐惧分娩疼痛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剖宫产,成为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1]。随着麻醉学的进步,分娩镇痛应运而生,不但可以有效减缓疼痛,减轻产妇痛苦,也消除了分娩必痛的观念,且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利的影响,是社会发展和医疗人性化的要求,并且大多数的产妇乐意接受分娩镇痛方法分娩[2]。我院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40名产妇进行了分娩镇痛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24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年龄19~33岁,产妇在产前做各项常规检查,询问病史,有无合并症等。测量骨盆,检查宫口、胎膜、羊水性状等无异常,无麻醉禁忌症,经与家属商谈签订麻醉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当宫口开大2~3cm时呼叫陪伴班护士到岗,进行一对一的全程陪伴。护士与产妇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她们的信任。麻醉前嘱排尿,用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当麻醉师到来时开始实施麻醉操作。让产妇左侧卧位,屈腿,后背弓起尽可能呈现“弓”型,使脊柱关节打开,麻醉师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并连接自控式镇痛泵,同时心电监护仪监护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护胎心音,观察产程进展情况,第一产程末时停用自控式镇痛泵,分娩结束后及时拔除硬膜外导管。
1.3 疼痛分级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0级为无痛;I级为轻度可忍受的疼痛;II级为明显腰酸痛、出汗但仍可忍受;III级为强烈腰酸痛、不能忍受。
1.4 评价 按照上述疼痛评价标准,240例产妇中,23例(9.58%)达到 0级,126例(52.5%)达到 I级,81例(33.75%)达到 II级,10 例(4.17%)达到 III级。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给产妇讲解妊娠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告知分娩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让产妇有思想准备,增加自信心,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呼吸训练和放松的方法,使其建立信心,分娩镇痛术前助产师和麻醉师共同核对产妇资料,准备好分娩镇痛所需的药物、氧气、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仪、气管导管、呼吸机等,麻醉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瞩产妇排空膀胱,置产妇于平卧位,及时监测胎心变化,观察无痛分娩前胎心有无异常,协助麻醉医师做好心电监测,摆好产妇体位,核对镇痛药物,固定麻醉导管,观察有无因交感神经阻滞而出现的低血压征象。
2.2 心理护理分娩过程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孕妇由于不适感的提升会对分娩产生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导致产程进展异常,增加难产率[3],所以对孕妇的心理干预应当持续整个产程。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地倾听产妇的问题,满足其要求。助产人员要富于同情心,学会以产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其更容易接受心理干预,帮助其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阶段。
3 护理体会
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中,多为初产妇,往往要求分娩过程无疼痛感觉,期望值较高很难接受分娩中的不适感觉,有时又不能理解治疗中的正常医疗行为,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操作前将必须的操作步骤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向产妇提前告知,使其明白在客观上分娩镇痛不是完全没有疼痛,应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分娩镇痛所给的药量小,但是硬膜外置管,可能发生意外,必须有可靠的监护设备及必要的抢救药品。护理人员应保证静脉管道通畅,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4 讨论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分娩过程中存在的不测和不适会对产妇产生焦虑、烦躁心理,由于产妇情绪心理的变化可影响宫缩和产程进展,护理过程中耐心听取产妇的诉说,与产妇及家属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照顾好产妇饮食,尽最大努力给产妇精神、体力上的支持,手摸法仔细评估疼痛的程度,认真观察产程,及时监测胎心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镇痛手段,真正地为孕产妇服务,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分娩镇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作为临床助产人员要积极宣传分娩镇痛,使分娩镇痛技术被更多的孕产妇所接受。
[1]鲍俊熙,赵丹霓,王峰,等.产科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57 ~59.
[2]扬淑萍.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国医药与护理杂志,2001,12(5):18.
[3]樊尚荣,赵瑞琳.分娩期妇女心理卫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