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共办期刊的实践与建议
——以《两岸传媒》杂志为例
2015-03-24叶秀月黄玉明
文/叶秀月 林 耀 黄玉明
海峡两岸共办期刊的实践与建议
——以《两岸传媒》杂志为例
文/叶秀月 林 耀 黄玉明
媒体交流作为两岸交流的领头羊,促进两岸的交流和认识,带动两岸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但是,相对两岸其他方面交流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当前媒体的交流却相对显得单一。研究指出,两岸民众对不同传播路径的信任度所产生的社会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所以,两岸媒体工作者不断思考、创新,力求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根据调查显示,台湾地区15岁~74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电视使用率最高(89.3%)而期刊最低(27.3%),因此期刊成为两岸媒体交流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然而由于媒介属性,以专业性取胜的期刊却是最容易深入影响读者的媒介,两岸共办期刊成为一种具有实验性的合作方式。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两岸首份合办期刊《两岸传媒》为样本,对比期刊编辑后的文本差异,并对差异的部分进行深度探析,从而为以后两岸合作创办期刊提供借鉴。
两岸合办期刊发展历程
两岸交流,媒体先行。1987年两岸媒体首开交流先河,媒体成了两岸沟通和交流的先锋,充分发挥了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20多年过去了,在海峡两岸其他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和突破的同时,两岸媒体交流进展却变得滞缓,媒体交流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因此,共同探讨新闻业务和媒体经营管理成为一个突破交流停滞的新重点。过去,碍于法令法规与市场差异,两岸之间较少合办媒体。2007年《海峡商业》创刊,从此开启了两岸合作创办期刊的先河。这是一本商业期刊,定位受众群是台商及对两岸财经新闻感兴趣的读者,期刊主要是由大陆的编辑部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台湾地区主要是个人撰写,如编辑顾问、专栏作家、特约记者等。虽然在台湾地区也发行,但并没有一个功能完整的编辑部,更多的是在收到大陆来稿后进行简体的转换后再加上台湾当地的广告发行。
2011年1月,《读者》在台湾地区发行,两岸的媒体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读者》在台湾地区的发行是两岸期刊合作交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读者》仅仅是在台湾地区发行,台湾编辑部主要任务是版面编辑,只是在收到大陆《读者》编辑部的稿件后进行排版上的修改,并不是共同编辑稿件。
2011年,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主办的《两岸传媒》杂志在福州创刊,以简体字和繁体字两种版本,分别在海峡两岸发行。《两岸传媒》主要由两岸编辑部合作编辑,按照选题库中的选题,共同讨论后决定,将传媒观察、业务探讨、新闻教育和时尚生活等栏目融于一体,搭建两岸传媒业界、传媒学术界交流与传播的公共平台,让两岸都能发声。这本期刊的创刊发行,开启了两岸媒体合作的新模式。2011年,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唐国忠率领福建广电集团和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宣传系统在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进行参访时,签署了关于两岸共同创办《两岸传媒》的合作意向书,由此开启了两岸媒体交流的新模式。
两岸编辑部的组建与编辑流程
在两岸媒体界,两岸交流行业期刊是相对专业的领域,要以此为基点跨越两岸进行联合办刊,人才是第一门槛。
《两岸传媒》在2011年10月、11月出刊两期后,工作一度停摆,一直到2012年7月,简体版才恢复出版,而繁体版首期在2012年10月才正式在台湾地区印刷发行。这期间长达一年的时间正是两个编辑部组建以及流程协商的过程。
两岸媒体交流虽然已经20多年,但是在具体的日常采编流程双向交流几乎是空白,不同媒体之间交换版面或者稿件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何况是信息相对阻隔的两岸媒体之间。为了保证《两岸传媒》的政治正确和专业过硬,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从对台交流和媒体研究两个特点入手,抽调《海峡商业》杂志主编以及长期从事新闻研究工作的采编人员组成《两岸传媒》大陆编辑部。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也将《两岸传媒》的项目交给旗下专注两岸交流的《旺报》负责,《旺报》则公开招聘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两岸传媒》(繁体版)主编。
之后,双方协商同意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共同成立《两岸传媒》编辑委员会,由双方人员按50%比例共同组成。在编委会领导下以主编负责制进入日常流程的制定,探索出独特的两岸组稿、各自编校、各自终审、两地印刷、两个版本同步发行的模式,在确保两个版本杂志内容和风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基础上,尊重两岸各自的阅读习惯和市场特点,开拓各自版本的丰富多样性。
期刊文本对比
编辑始终处在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由此构成了编辑、作者、读者的三维结构。透过对比两岸版面,发现两岸的编辑部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的特征可以归纳分为四类。
标题改动。第一类是相同文章的标题改动。标题的改动标准就是从杂志的本身差异出发,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不同的阅读习惯,两岸编辑对文章的标题会进行不同的改动和阐释。大陆版的标题比较中规中矩,而台湾版因为语言习惯等原因,标题和一些用字方面会有很多台湾版的语言,呈现出娱乐化、市场化的趋势,台湾地区读者看到时会觉得很亲切,但这些改动若是大陆的读者看到了,则会觉得有些不知所云。其实这跟两边市场有关系,台湾地区的市场更需要标题夺人眼球,并且文章不敢选太长。但是大陆这边讲究思想性,要求文章有血有肉,有阅读的意义。这些不同基本是市场和读者的不同造成的。当然,这些改动也必须适当和适量,虽说作者投稿给编辑部之后,已经把修改权授予编辑部,但若是把标题等修改得太夸张,文章的原作者看到了也是会有很大的意见,而这期间,需要约稿者与作者进行反复的沟通与解释。
文章改动。第二类是本应刊登的相同文章部分或全部被替换。由于两岸制度不同,当文章涉及政治问题时,或者文章讨论到意识形态上等较敏感的议题,大陆版就尽量避免或是调整内容以符合当地法规后才刊登,而台湾地区因为行政力量对媒体约束力较弱,议题选择尺度较大,这些文章就会直接进入读者的视线之中。
跳月使用。第三类是跳月份交错使用文章,即台湾地区会刊登大陆版前一个月的稿件,大陆有时候也会刊登台湾地区版前一个或几个月的稿件。这是因为时效上面的差异。因为台湾地区的书店和报刊亭等正规的售书机构,有严格书刊上架时间,所以必须在每个月5号之前完成所有的流程,这个时候一些大陆来的时效性不是很强但是却很有意思的稿件还没有编辑完,只好留到下次有机会时使用。同样,大陆编辑部会遇到一些台湾的稿件没有编辑完或者更适合其他月份的主题时,会跳月份使用。
文图配比。在图文配置方面,由于台湾版和大陆版的读者阅读习惯不一样,台湾版和大陆版的图文配置比例非常不同。台湾版的读者更多的是喜欢轻松快速的阅读图片,类似互联网的快速阅读,所以台湾版在稿件的处理上,文章短、图片多,虽然台湾版的版数要比大陆版的多,但是在文章数量和篇幅上,反而比不上大陆版。
结论与建议
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曾评价《两岸传媒》的创办是两岸新闻合作的实质成效,得到了两岸媒体界的肯定,是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走向深入的表现。《两岸传媒》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两岸传媒行业的发展与趋势。本文对比《两岸传媒》在文章选择和内容修改上的差异,归纳总结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处于探索进程中的编辑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总结经验为未来两岸合办媒体的同行提出建议。
共建两岸主题库。从《两岸传媒》的合作经验总结,在每期编辑前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商定本期杂志的主题,其实对于刊期与编辑效率来说是极其不利。而期刊一般都会有自己一个庞大的主题库,每期的杂志主题都会从里面挑选出来。两岸编辑部可以尝试合作建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库,并且经常性更新,这样既能保证杂志的主题质量,能紧紧地切合时代,又能节约时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打通两岸作者库。在商定完每期主题后,进入采访与约稿阶段,由于大陆幅员辽阔,所要采访的对象往往分布各省市,很多稿件无法由编辑部自采,需要依靠约稿来完成选题的内容,这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挑选和修改稿件带来很大的麻烦,也让杂志的质感呈现不稳定状态。根据两岸编辑部的工作经验可得知,大陆许多省份的作者或者受访者出于对台交流和合作的意愿,相对愿意接受台湾地区编辑部的采访与约稿,与之对应的是,台湾地区的采访对象出于与大陆交流和合作的期待,也更重视来自大陆的采访与约稿。未来两岸编辑部可以尝试打通两岸的作者库,把作者分类,甚至在约稿时可以尝试大陆文章让台湾作者来写,台湾文章让大陆作者来写。而非《两岸传媒》所采用的各自约稿编辑完后再互相交换的模式,从而挖掘更深入的两岸对看与交流的层面。
两岸出版零时差。有鉴于《两岸传媒》两个版本创刊时间差别,并由于具体工作流程的限制,出现了在两岸的出版时间不一样,而连带引发后续工作问题。因此,将出版时间统一将有助合办期刊的发行节奏一致,尽管面对的市场不同,但是作为同一本期刊,为体现其统一性,最好把出版时间调整到零时差,这样能保证两岸读者群没有时间差,也对于将内容文本有效的上传网络做更有利的铺垫。
共建两岸读者反馈平台。两岸的读者因为生活背景等差异,基本较少有交集。两岸编辑部可以尝试建立一个两岸读者反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两岸的读者可以就当月的杂志文章进行讨论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吸纳一些专业读者的文章和反馈在以后的杂志中刊发。
本文系福建省新闻理论研究2015年课题“两岸共同媒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5A01)成果。
作者 叶秀月系《两岸传媒》杂志(大陆简体版)主编
林耀系《两岸传媒》杂志(大陆简体版)总编辑
黄玉明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