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学发展趋势及策略
2015-03-24邱宇鹤周凤岩
邱宇鹤 王 锦 周凤岩
吉林省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1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1]。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在不断增加,所关注的重点也从简单的生命延续与局部身体功能改善,扩展到全面追求良好的生命质量[2]。因此公众对于医学的相应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推动着医学的任务焦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健康为中心[3],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层面服务于整体健康。
1 健康医学概况
健康医学是一个评估、维护和促进个体与群体健康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医疗服务相比,健康医学从单一的对抗疾病本身转向整体性的管理与调节,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在推进人与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健康网络。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医学技术和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图像存储、通讯系统等各层次各类医学信息系统在内的医学信息技术[4]作为支持,健康医学通过健康监测、健康诊疗、健康信息管理、健康影响因素干预等多领域的长期连续动态化工作,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关注生命全过程的健康,从整体上对健康状态的变化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和应对,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多元化的健康资源,为实现提升全民生活质量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2 健康医学服务模式与实施现状
2.1 产生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和健康影响因素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重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0%[5]。社会健康状况的变化导致了居民健康观念和健康需求的不断转变,呈现多层次多元化趋势,同时,健康资源供给约束与健康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6]。为了满足健康领域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作为基础的医学服务的模式和理念有了很大调整,强调从源头入手,更加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日常健康维护,从被动的应对疾病转变为主动的干预和把握健康[7]。健康医学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从整体上对健康相关因素和领域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调节,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健康风险,有效满足人们对于健康更高水平的需求,以低健康消费获得高健康效益。
2.2 服务体系
社会公众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导致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而医学模式的转变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入的探讨健康质量的内涵,更加重视促进健康质量的提高[8]。健康医学的服务内容不仅包括临床医疗,也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这意味着服务的提供者不仅是医院,还需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部门的业务联动,实现整体协调运作。同时,以全民健康为目标,健康医学服务的定位也从个体疾病的临床治疗层面扩大到满足整个人群与整个社会的健康需求。当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一线阵地,开展健康监测、评估、预防、维护、指导等健康医学服务,是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的一种最适宜的方式,其覆盖范围广泛,受众群体普遍,可以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有效保证服务的公平性和服务效果,建立好维护健康的第一道屏障[9]。
2.3 社会接受度
2008年,国家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对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加以普及,为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10]。随着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健康信念的不断强化,公众去获得、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希望能够更有效的维持和促进健康。因此社会公众对健康医学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同时,在对健康医学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相关政策等了解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能够更积极的做出决策,更主动的选择获取适合自身需要的健康医学服务,更好的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健康医学服务提供了多元化的宣传媒介,其传播渠道既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有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作为终端的新兴媒体[11],但健康信息资源的丰富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质量稂莠不齐的现象。因此当前医院、疾控中心等作为专业机构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12],在工作中将健康医学宣传与行为干预相结合,兼顾宣传内容的大众化、生动性与规范化、严谨性。值得关注的是,在社区、学校等以现场活动形式开展的健康科普教育表现出良好的直观性、互动性和吸引力,具备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
3 健康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虽然已经受到社会关注,但当前我国的健康医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健康医学各项功能领域之间的开放性相对有限,还未能形成一个真正综合性的完整体系。比如健康信息平台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在机构之间、机构内各部门之间、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形成大量“信息孤岛”[13],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管理工作不能实现良好的全程实时对接,导致服务的重复运行,浪费资源也影响效率。这一方面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规范完善,技术水平不均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相对薄弱,亟需转变思路模式,从全局角度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同时,健康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一些问题显现出来,比如人才资源的数量规模不足、地区配置分布不够合理、综合素质能力需要提高等。《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人才发展的基本原则:“促进发展,强化基层;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完善制度,创新机制”[14]。为了更好的响应这一要求,健康医学的人才体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保证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分布,还需要更好的响应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各交叉学科领域的交流,为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医学服务需求提供动力和保障。
4 健康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体系规范化
健康医学的发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统筹、管理和组织。要增强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充实服务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加强远程服务能力,实现信息智能化共享,所使用的健康医学信息平台应满足资源整合、运转流畅、简便易操作的特点,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要着重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15],健康有序的推进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16],为居民提供普遍实用的全方位服务,积极主动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重视服务的细节化和人性化,保证服务的便捷性和连续性。健康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具有社会公益性,必须保证公平正义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要适应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17],因此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推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众需求的健康医学服务产业的发展,让健康医学承担好自身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做到既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切实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
4.2 提高竞争力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医学教育模式上,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构建整体医学框架和医学教育模式,促进医学各学科之间及与社会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其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明确健康医学人才定位,加强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8]。在提高人才资源储备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成立更多的健康医学学术团体,为不同专业领域搭建起科研交流平台,实现各领域资源的整合、开放和共享[19],形成兼容并包优势互补的学术特色,为健康医学提供高水平的理论支持和高质量的技术保障。健康医学是健康服务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人才科技基础上,要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不断响应健康战略的新形势新需求,推进健康医学可持续创新发展,为健康服务业其他领域提供动力支持,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增长,推进健康服务业的有序快速优化提升。
4.3 发挥中医药优势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中医集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之下,从整体层面关注健康状态,开展动态的个体化医学服务,其“治未病”理念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涵盖了包括健康、亚健康、已病和康复人群在内的全人群服务对象,全程关注和干预影响健康的综合因素[20],正符合当前健康医学的宗旨。而我国居民对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医的认同程度也较高,有着优良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中医理念中优化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心理情绪等个性化养生保健方式是自我调节健康的重要手段,广受社会公众欢迎。对于基层健康医学服务来说,中医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所需费用相对较低廉,能够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21]。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推进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包括健康医学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自身以及社会和环境在内的综合健康干预模式,能够更充分的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健康诉求[22]。发扬中医药的优势作用,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医学服务模式,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WHO.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46:1315-1323.
[2]张耀光,徐玲.中国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3,6(26):82-84.
[3]冯显威.医学社会学的演变与健康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J].医学与社会,2010,7(23):7-10.
[4]俞梦孙.关于我国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2(27):161-163.
[5]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5(12):349.
[6]王秀峰,张毓辉.论发展健康服务业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系[J].中国卫生经济,2014,6(33):5-7.
[7]罗旭,陈博,罗莉娅,等.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管理体系重构思考 [J].中国医院,2014,7(18):61-63.
[8]黄龑.论新医学模式下健康质量的提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1(27):79-80.
[9]曾望军.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的研究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2,6(34):51-55.
[10]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中国健康教育,2008,5(24):385-388.
[11]戈学群,何美琪,李小燕,等.南通市港闸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5(18):443-446.
[12]王海芳,魏晓贤.健康科普宣传是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J].现代医院,2014,14(4):149-151.
[13]陈冉,石瑜,杨霞.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J].卫生软科学,2012,7(26):607-609.
[14]池慧.发展医药卫生人才服务全民健康需求[J].中国卫生人才,2011,(5):34-36.
[15]马方,李君荣.刍议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重新定义[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1(29):61-63.
[16]陈丽洁,杨文秀.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实践与构想[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6):439-440.
[17]刘淑红,陈晓阳,杨同卫.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生命伦理学研究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1(27):108-110.
[18]郭清,施长春,李宇阳,等.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J].健康研究,2013,1(33):1-4,13.
[19]张勘,李会一,方益昉.转化医学—现代生命科学视野下的健康事业导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4):407-412.
[20]陈睿文,詹强,董虹.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初探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67-168.
[21]陈国远,朱美玲,王德俊,等.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健康服务“全科诊疗”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11):268-270.
[22]侯政昆,刘凤斌,杨云英,等.广义结合医学:综合健康干预的战略方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6(34):64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