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骨干院校重点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24方照琪孙秋高
方照琪,孙秋高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高职骨干院校重点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方照琪,孙秋高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建设必须与区域经济互动才能使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而专业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得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就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政合作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六方面如何与浙江区域经济互动进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试图为其它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专业建设;区域经济互动
1 专业发展概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是我国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已有毕业生1648人。目前在校生701人,2015招生5个班约250人。现有专业教师1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此外,专业还聘请10名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其中兼职教授2名。
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2009年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浙江省高校校内合格实训基地,2010年浙江省示范性实训基地,2011年全国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进一步深化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物流管理专业在省内外调研基础上,联合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组成了课题组,进行了高职骨干院校重点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校企政合作的合作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企政行融通品牌基地、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专业国际化上的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4年顺利通过了浙江省特色专业验收,同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验收为优秀。专业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与区域经济互动实践
2.1 形成“运转有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政合作运行机制
在学校和分院的大力支持下,专业建立了“运输管理类产学研联合体”、“物流管理专业群产学研工作室”校企合作组织,以促进交通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成员单位及成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下设物流管理、交通运营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三个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规程》,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了解教学动态、接触新信息和新技术。积极推动教学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了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发展。
与此同时,制订了《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规程》、《物流专业(群)产学研工作室实施办法》、《订单班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办法》、《订单班学生考核与奖惩办法》、《物流管理专业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重视校企“过程共管”,为工学结合规范有序地进行提供制度保障。与行业企业建立健全了沟通协调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在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行业、企业的培训基地、教学实训基地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设计项目进行培训;以项目为纽带深化校企政的产学研合作,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将行业企业技术与岗位标准、企业文化与生产规范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针对企业岗位要求,共同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了企业冠名的“订单班”。
2.2 打造以能力本位、行业支撑、旺进旺出的“1320”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紧紧依托交通行业背景,以部省共建现代物流业和浙江省大物流建设为契机,结合物流业转型升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完成了物流人才需求与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物流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构建了有别于兄弟院校的以信息化为主线的1320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完善和优化的“以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一条主线,校企政三方深度融合,两入企业,工学交替,零距离上岗”为特征的1320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满足了浙江区域经济对信息化物流人才的需要。就业竞争力逐年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2014年共培养了828名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为98.7%,平均对口就业率达87.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满意率均超85%,薪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过硬专业知识和技能,“肯干、能干、会干”?得到企业高度认可。许多毕业生经过二至三年的基层锻炼,逐步成为单位骨干并走向管理岗位,部分毕业生创业取得初步成效。
用人单位普遍对物流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表示赞赏,认为在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上与其它兄弟院校相比有明显优势。目前有30多家公司与我校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多家企业校企签订了“联合培养订单班”协议和校企多方位合作协议。社会需求旺盛、学生临近毕业前就被企业招聘一空。
2.3 重构创新性、过程性、实践性相结合及其“双证融合”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充分重视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以6门核心课程为核心、9门一般课程、11门拓展课程、4门集中实践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为支撑“双证融合”的多层次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开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任务基础的要求,成立了校企政合作课程改革与实践6个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和9个一般课程建设小组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各课程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行业企业、兄弟院校调研,利用学校暑期四百行动、下企业锻炼实践及去国内外进行学习和研修机会,掌握课程建设和开发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课程开发。开发完成了:全套课程文件(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开发项目型教材;建设网络课程,见图1。
图1 课程开发流程示意图
与此同时,各课程组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就业能力为目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在制订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和课程单元设计中充分运用了创新思维,并进行了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考试模式改革。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考试及评价方式更加合理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课程、拓展课程全部完成了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变结果性考试为过程性考核发,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6门核心课程还紧密围绕政府提供的软件进行课程建设,注重综合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基本掌握物流行业通用软件进行物流业务信息处理,并能利用物流信息进行物流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见图2。
图2 信息化在课程中应用示意图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许多课程建设小组结合浙江省物流发展现状及物流信息化推进状况,紧紧围绕物流信息这一主线,实现教学演练与政府推广、企业应用的一致性,将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及系列物流信息软件纳入课程内容。如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重点介绍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使学生学会该平台的安装与操作使用。在教学设计、方法及手段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操作普通货物运输软件、小件快运应用软件、集装箱运输应用软件等物流信息应用软件,实现所学即所用,增强学生对物流信息操作岗位的适岗能力。
此外,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集中开发了集课程教学标准、教案与课件、试题、教学录像以及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素材)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从而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搭建教学公共平台。资源库涵盖物流管理及专业群核心及专业课程19门,完全满足目前教师教学及学生自学的资源需求。加大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引入交通物流发展的相关标准、制度、规范等。大量吸收来自合作企业的视频、图片、案例、操作规程等,从而形成“从取材到教学,从教学到就业”一体化合作形态。
通过课程改革,专业目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出版教材20余部,其中包括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仓储管理实务》、《物流法规》2部;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国际航运管理实务》等3部;建设课程网站15门;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2.4 注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
专业十分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企业引进、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挂职、下企业锻炼、国内外研修等形式,培养了一支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校内专业带头人孙秋高教授为校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得“全国交通教育教学名师”、“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工作者称号。此外通过行业层次选拔,从行业中聘请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带头人2名。
专业积极参与承担各类行业协会的工作,派出4名教师担任浙江省交通综合物流协会秘书长、浙江省交通建设协会秘书长、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台州物流协会副秘书长等,推荐4名教师挂职担任物流企业副总经理或经理,通过协会和企业平台较好地服务了行业企业。此外专业先后派出6名教师赴澳大利亚西海岸科技学院、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英国、瑞典、台湾等国(境)学习和考察,通过举办“第四届物流与贸易国际学生研讨会”,与德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其他各类培训40余人次,连续5年组织专业老师参加学校“百名教师下企业锻炼”行动,深入物流企业一线,组织教师对浙江多家物流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物流基地等运作。此外,专业还组织多名学生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与贸易国际学生研讨会”,受邀赴波兰华沙参加了论文交流、赴德国体验职业教育和物流业运作状况;接待4批次100余名德国外贸交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师生的来访,为中外师生开设了“Supply Chain Visibility”以及“Working with Cultural Diversity”等专题讲座,组织中外师生参观典型物流企业。
通过以上举措,使广大教师拓展了专业视野,洞悉了物流发展方向,掌握了物流最前沿的实际知识,执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年来,指导学生竞赛获省级三等以上奖十余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项,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6次。教师获得双师证书比例从2010年初不足25%,至2014年底跃升为100%。
2.5 通过四位一体校企政行融通,共建“全真”品牌校内外实训基地
专业十分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多方参与,集四方教学资源,改建了物流仿真实训室、物流认知实训室和物流信息处理实训室等三个实训室,扩建了货物分拣与包装中心,新建了综合运输信息监控中心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实训中心,为学生实训实践和企业员工培训奠定了基础。此外借助浙江交通物流行业协会等组织牵线搭桥,分院与省众多物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无偿为专业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岗位、无偿的提供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置身于“全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目前已建立了优质、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48家。
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的原则,真正实现了“产学互惠三方受益”。企业通过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认识了解人才的状况,专业在学生实习前以《校外实习培训指南》为指导,给予相关培训,免除企业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深得企业的赞同。如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岗位多达40多个。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期间了解市场、了解企业,与实际岗位“零距离”接触,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快速融入社会和企业,为今后求职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6 整合资源,组建智库团队,提升校企政同行同享共赢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充分利用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智力资源,打造科研优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各方面技术支持。成立由校内外知名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者组成“教授博士服务团”和“现代物流研究所”。专业在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各类专题咨询服务及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努力承担教学和科研项目,强化项目管理,重视研究质量,五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2项,厅级项目24项,行业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取得专利15项,10余项成果获省厅级奖项,科研项目立项的科研经费到款总额达1300余万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有效地反哺了教学。
此外,专业还组织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标准培训,项目共完成274家企业推广实施,其中,普运类软件成功推广253家,集装箱类软件成功推广16家,仓储类软件成功推广5家。完成4个批次验收,验收141家(新增实施59家,接口82家),完成全部100个实施指标。该项目实施为推广组进行下期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推广项目为平台中心应用功能如普运货物跟踪交换数据的应用、仓储企业的交换场景、货代与集装箱交换应用场景等提供了支持。专业积极的参与到了浙江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专业老师成为了首批浙江省浙江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考评员,并为省内100余家物流企业进行了考评和咨询,受到企业普遍好评。
3 思考与总结
3.1 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兴起,浙江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专业人才。
在此背景下,专业如何加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适应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以培养具有国际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为目标,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专业教育必须树立为服务的理念,构建开放的思维,将国际物流企业的先进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融入物流专业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吸引外国专家、学者讲学,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全球性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物流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
3.2 更加主动地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努力提升校、企、政合作质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深深感到校企政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动力不足。除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外,多数合作企业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把校企政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企业认为合作会增加管理成本,尤其是学生短期实习,需要安排专人管理,安排吃住,而且生产效率低,在操作中易出废品,增加原材料费用,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并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在推进过程中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政三方沟通交流的平台,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传统的职业院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政策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校企政合作的有效机制模式尚没有得到固化。
因而,专业还要花大力气主动出击,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服务,努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革新、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深化校企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调动起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服务学校的积极性,才能使校企政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孙秋高.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团队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5):90-91.
[4]孙秋高.基于顶层设计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的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4):78-80
[5]王永红.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9):1-2.
[6]徐勇飞.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6):102-1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jors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ANG Zhao-qi, SUN Qiu-gao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1112,China )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ust interact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to make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enterpris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results,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ust be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business suppor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Zhejia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six aspect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training mode, the training mode,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teaching staf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ining base, and the social service abilit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2015-09-04
2013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258)
方照琪(1971-)男,浙江舟山人,副教授,E-mail:fangzq@zjvtit.edu.cn。
G642 ?
A ?
10.3969/j.issn.1671-234X.2015.03.011
1671-234X(2015)03-0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