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殉职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015-03-24姜连瑞张留泉
姜连瑞,张留泉
(武警学院a.消防指挥系; b.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 065000)
消防员殉职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姜连瑞a,张留泉b
(武警学院a.消防指挥系; b.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 065000)
通过查阅已经出版发行的《中国消防年鉴》确定消防员年殉职总数,我们结合相关战例、网络媒体等进行信息整合,统计了2010—2015年消防部队31起出警行动中49名殉职消防员的职务类型和职级、年龄结构分布、出警类型与殉职原因、殉职时间以及殉职时现场最高指挥员级别等信息,涵盖近6年90%以上的殉职消防员,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消防员殉职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消防员殉职的对策。
消防员;殉职;统计分析;原因;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执勤任务的不断加重,出警次数不断增多,面对日趋复杂化的火灾形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消防员殉职人数有增多趋势,特别是仅2013年消防员殉职数量就达到了17名之多[1]。因此,加强对当前消防员殉职情况的统计分析和预防殉职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本文通过查阅已经出版发行的《中国消防年鉴》初步确定消防员年殉职总数,再通过搜集相关战例、网络媒体等途径,进行信息整合,统计了2010—2015年消防部队31起出警行动中49名殉职消防员的职务类型和职级、年龄结构分布、出警类型与殉职原因、殉职时间及殉职时现场最高指挥员级别等信息,涵盖了近6年来90%以上的殉职消防员,并运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消防员殉职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消防员殉职的对策。
1 近几年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概况
自2010年以来的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中共造成49名消防员殉职,包括干部9人,战士37人和合同制消防员3人。在殉职的干部中,连职5人且基本为中队干部,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10.2%,营团职4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8.2%;在殉职的战士中,义务兵15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30.6%,士官22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44.9%;合同制消防员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6.1%。[1-3]
2 2010—2015年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相关情况统计分析
2.1 消防员殉职年龄结构分布
在殉职的49名消防员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18岁,其中20岁以下的有14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28.6%,20~25岁之间的有20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40.8%,25~30岁之间的有12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24.5%,30岁以上的有3人,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6.1%。其中在殉职的37名战士中,平均年龄仅21.8岁,有14名在20岁以下,32名在25岁以下,25岁以下的占殉职战士的86.5%,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65.3%;在殉职的干部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6岁,年龄都在25岁以上且平均年龄29.4岁;殉职的合同制消防员平均年龄24岁,年龄在20~30岁之间。
2.2 出警类型及殉职原因统计分析
在殉职的49名消防员中,有18名因为建筑倒塌砸伤殉职,占殉职总数的37%;有8名因为事故现场发生爆炸而殉职,占殉职总数的17%;建筑倒塌砸伤殉职和爆炸殉职的总数达到54%;由于坠落、溺亡和各种窒息殉职的消防员有15名,占殉职总数的30%。具体统计数据见图1[2-3]。
图1 消防员同因殉职人数饼形图
2.3 消防员殉职时间分析
2.3.1 消防员殉职时间——日分析
近六年来发生的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中,有18起发生在凌晨至中午之间,有13起发生在下午至前半夜,其中,殉职人数0到6时间的有19人,6到12时间的有13人,0到12时间的共有32人,占殉职人员总数的67.3%;12到18时间的有10人,18到0时间的有7人,12到0时间的共17人,占殉职总数的34.7%。
2.3.2 消防员殉职时间——季度分析
从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发生的时间季度分布看,第一季度发生14起,造成24名消防员殉职;第二季度发生11起,造成16名消防员殉职;第三和第四季度各三起,共造成9名消防员殉职。
2.4 消防员殉职时现场最高指挥员统计分析
在31起消防员殉职案例中,有23起是由连职指挥员指挥,有36名消防员殉职,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74%;由营职和团职以上指挥的各有4起,共有13名消防员殉职,占殉职消防员总数的36%。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现场最高指挥员统计表
3 消防员殉职原因分析
3.1 参战官兵普遍年轻,灾情处理经验不足[4]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殉职消防员普遍比较年轻,特别是在殉职的37名战士中有32名在25岁以下,占殉职总数的86.7%,干部年龄也大部分集中在25~30岁之间。多数参战消防员年龄小、军龄短,战士缺乏执勤战斗经验,干部缺乏组织指挥经验,特别是火场应急指挥能力与复杂的现场需要还不相适应。结合部队当前实际,不难看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一是由当前消防部队现行的现役体制所决定的,现役体制条件下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存在一定的流失周期;二是与各个单位在官兵结构的调控上存在缺位现象有关,表现在基层中队中就是经验丰富的干部和中士、上士的人员少、比例小。人才流失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士官占比低是消防员殉职事件发生的一大影响因素。
3.2 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现场安全隐患估计不足
在殉职的49名消防员中,因现场发生爆炸而殉职的有8名,因建筑倒塌砸伤而殉职的有18名,两类总数占到了54%,坠落、溺亡和各种窒息殉职的消防员有15名。综合统计,因爆炸、建筑倒塌、坠落、溺亡和各种窒息而造成的殉职总人数占消防员殉职总数的84%,而这几类殉职原因与现场参战官兵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安全意识有密切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参战官兵对灾害现场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估计不足造成的,缺乏必要的安全认知,致使在事故处置现场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4-5]。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级指挥员专业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存在理论断层、逻辑无序和措施缺漏等问题,对于事故处置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把握不足,最终在处置措施上考虑不周,相关安全措施遗漏是发生消防员殉职事件的一大原因。
3.3 现场思维不清,情况判断不准[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量的殉职案例集中发生在春夏两季,不仅如此,从殉职案例发生时间的小时分布来看,在49名殉职消防员中,有19名是在凌晨到早上6点这一时间段内。由以上两个角度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消防员殉职事件发生,不仅与春夏两季火灾多发,出警次数多、频率高有关,还很大程度上与作战时间和作战环境对现场指挥员和担负攻坚任务的战士思维清晰度和对现场的情况判断精确程度有关。春天官兵容易困乏,在灾情处置现场容易出现思维不清、反应惰缓的情况;夏季官兵受炎热天气的影响,无论是现场指挥员,还是战士,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因炎热造成的头脑混沌和心情烦躁现象,致使情况判断不准。再加上基层执勤任务繁重,有大量的夜间警情,出警日时间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出警季节分布对参战官兵作战不良影响的程度。
3.4 基层指挥员初战指挥能力和中高级指挥员持续驾驭火场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有消防员殉职的31起案例中,23起是由连职指挥员指挥的,营职和团职及以上指挥的各有4起。这反映出当前消防部队基层中队指挥员不仅是多数执勤战斗的直接指挥者和初级指挥者,同时,也反映出,参战消防员的安全问题也是基层中队指挥员所面临的重要考验。基层中队指挥员往往级别相对较低,服役年限较短,参战次数较少,指挥经验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现场统筹驾驭、临机处置和对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程序的把握方面还显得较为吃力,因此,提高消防基层指挥员的初战指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7]。营、团职及以上指挥员在指挥过程中对平行工作法的运用和对火场持续驾驭的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上要重点寻求突破,特别是要提高中高级指挥员对于事故处置后期的把控和督导,实现指挥时间不间断、范围无盲点和过程无遗漏。
4 预防消防员殉职的对策
4.1 优化官兵结构,加强业务训练
面对当前消防部队现役体制的制度现实和参战官兵普遍年轻、经验不足的实际,我们可以在士官选取和干部配备两个方面寻找抓手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一步协调控制义务兵和士官骨干的比例,优化基层中队干部配备结构。一是要抓好义务兵的业务训练工作,为部队士官选取和骨干培养提供实现平台,促进形成骨干的梯次培养;二是要抓好士官的专项业务培训,为实现团队的优势互补和整体协调、战斗效能的发挥提供对口保障;三是要在干部配备上实现新老搭配,建立传帮带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培养质量和速度;四是要重点组织装备使用、通信联络和包括滑绳自救在内的应急逃生训练。
4.2 组织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现场理性判断力
从发生殉职的案例来看,一方面殉职消防员年轻经验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专业理论的学习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填补,集中体现在对建筑火灾中建筑耐火极限,存在爆炸隐患的现场情况的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还不足,缺乏理论知识下的指导。因此,基层中队要适时组织官兵学习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灾害类型处置基本程序和相关对策,及时组织官兵进行战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司令部战训部门要通过发挥司令部的牵头作用,组织业务大讲堂等活动,增强广大官兵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基层干部和战士的现场判断能力。
4.3 保证战士睡眠,适时组织适应能力训练
有很多殉职案例发生在凌晨到次日早上6时时间段,这段时间官兵睡意朦胧、思维不敏捷、头脑反应迟钝,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消防员殉职的现场性因素。针对此种情况,基层值班干部一是要抓好中队日常管理,特别是要落实查铺查哨制度,及时督促广大官兵及时休息,保证睡眠,克服疲劳作战;二是要适时组织心理行为训练、夜间紧急集合等训练[8],和疲劳状态下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训练,提高官兵在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分析和思维判断能力,为保证现场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即时发挥提供保障。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相关举措的落实,能够保证参战官兵精力充沛、现场注意力集中,同时通过专项适应性训练增强现场参战官兵适应复杂环境的意志力和耐受力,壮大优势、弱化劣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灾害处置效率,避免殉职事件的发生。
4.4 加强基层指挥员的业务培训和轮训
基层指挥员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在出警行动中对参战官兵的感召力形成和驾驭灾害现场的组织指挥能力的发挥,加强基层指挥员的业务培训和轮训对于预防消防员殉职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组织面向基层指挥员的体能、技能轮训,定期组织指挥员体能、技能对抗赛和考核量化工作,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强化过程督导,保证考核工作对基层部队日常训练工作的牵动作用的发挥;二是要举办基层指挥员实战化指挥能力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基层指挥员的初战指挥能力;三是要抓好基层中队指挥员对相关业务素质的训练落实工作,建立相关督导机制,通过巡视、暗访等形式,搞好督导;四是要制定配套的奖惩机制,对于训练考核、日常督导工作建立相应奖惩机制,特别是要和干部晋职晋衔、士官选取和战士入党、考学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极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奖惩环境,督促广大官兵自觉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4.5 有针对性地开展保证作战行动安全的训练
将作战行动安全纳入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灾情侦察、紧急撤离和安全防护等训练[9]。建立现场安全员制度,并及时的组织安全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岗位业务训练。抓好基层指挥员对安全指挥决策的引导,使基层指挥员明确针对不同灾害事故灾情侦察的重点内容,明确紧急撤离命令下达的时机,增强现场安全意识,及时设立现场安全员[10],强化现场安全防护装备使用的督导落实,预防和减少消防员殉职事件的发生。特别是要推进作战安全训练的系统化进程,发挥单一安全训练科目对同类灾害事故处置中安全防护意识和措施落实的牵动作用。例如,通过开展周密完善的整场事故处置演练,强化基层指挥员和战士对灾害事故处置程序的细化和掌控意识,避免因程序遗漏而造成参战人员伤亡。通过开展高速公路灾情处置的警戒训练,增强官兵多层警戒和保证警戒效果的意识,促进官兵对高速公路事故处置中警戒环节安全举措的落实;通过开展爆炸危险场所紧急撤离训练,增强官兵在爆炸危险灾情处置中的紧急撤离意识。通过这种专项训练,不仅提高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效果,而且还可以形成安全措施的训练科目、落实措施的专门体系,提高官兵安全作业水平,避免参战官兵伤亡。
[1] 范茂魁,杨千红,冯时进,等.我国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情况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1(2):82-85.
[2]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372.
[3]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391.
[4] 卢婷.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灭火救援与火灾调查版),2015,(3):43-46.
[5] 公安部政治部.灭火战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
[6] 李来保.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灭火指挥与救援版),2009,28(4):209-212.
[7] 伍和员.消防指挥员灭火指挥要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8] 于强.火场指挥员心理训练内容与方法研究[J].灭火与应急救援,2015,6(1):87-90.
[9] 姜连瑞,许果.灭火救援过程中撤离战术应用研究[J].武警学院报,2011,27(2):21-25.
[10] 石祥,邱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5):114-119.
(责任编辑 陈 华)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ire Men’s Death on Duty and Countermeasures
JIANG Lianrui, ZHANG Liuquan
(a.DepartmentofFireCommanding;b.TeamofGraduateStudent,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By China Fire Yearbook,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total number of firemen who died in fire rescuing each year according to related cases, and the network media. The information of 49 firemen who died in 31 cases of fire rescuing in the years of 2010—2015: The type and rank, the age seg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re types and causes, the time of death, the supreme commander level and so on. The data covers more than 90% firemen killed on duty in recent 6 year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firemen who die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ng the firefighters from dying on duty.
firemen; die in the line of duty; statistical analysis; cause; countermeasure
2015-04-27
姜连瑞(1963— ),男,吉林榆树人,教授; 张留泉(1989— ),男,山东沂源人,武警学院军队指挥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D731.3
A
1008-2077(2015)10-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