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流行“私人订制”

2015-03-24

新农村 2014年19期
关键词:私人订制众筹农场

导语

今年,由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淘宝网聚划算联手打造的“私人订制农场”模式进入人们眼球。农业遇见互联网,农村闲田充分利用、农民获得额外收入、城里人吃到安全的农家菜,这看上去挺美的“订制农场”,操作起来真的跟设想一样好吗?

“私人订制”农产品走俏

“今年我要养两头猪,还是和去年的一样,不要喂工业饲料!”杭州的柏先生给浙江丽水遂昌的农户老罗打电话。2013年,柏先生委托老罗帮自己养了头猪,今年过节,柏先生家里吃的猪肉都是老罗送来的,“吃得放心,味道比养殖场里的好多了,所以今年我又多养了一头。”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对绿色生态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直接向农民下订单的农产品C2B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

为吃放心肉 认养一头猪

“过去我们总认为,吃鸡蛋不需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可现在,我们吃肉买菜却一定要认识养猪和种菜的人!”杭州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宋先生对新华社记者说。

宋先生从2012年开始委托淳安老家的农户帮自己养猪,从猪苗的选择,到猪的饲养等各个环节都有要求:猪儿们吃的是萝卜、青菜、红薯藤、南瓜,不用任何工业饲料,每天都在野外活动,所产猪肉皮薄骨细、肉质鲜嫩。春节期间他家吃的都是这种猪肉,还送了不少给亲友,反响特别好。

委托养猪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部分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城市居民委托农民通过原始的散养猪的方法帮助自己养一头自然生长的猪,在猪长到够大的时候,从农户家里带回现场宰杀的健康的猪肉。“价格贵了不少,但我觉得挺值的。”宋先生表示。

应先生是宋先生的朋友,在尝到宋先生送来的土猪肉后也萌生了认养一头猪的念头:“现在市场上的肉实在吃得不放心,委托养猪户帮自己养一头散养无工业饲料的健康猪,到时候吃放心猪肉的感觉应该很好。”

记者了解到,除了猪肉,还有不少市民专门和近郊的菜农联系,高价订无公害绿色蔬菜,由菜农每周配送到家里。

非正式委托养殖亦存信任隐忧

杭州市民戴先生说:“委托养殖这种方法也不能让我完全放心,虽然农民承诺绿色饲养,但是我又不能全程监督,人家究竟喂猪吃什么,我也不知道。”戴先生的担忧也反映了这种非正式的委托关系暗存的信任问题。

与市民不同,面对这种模式,农户担心的是这种委托关系可能带来的风险承担问题。农民老彭告诉记者:“帮助城里人养猪,确实是一个好的思路,可以使我们的收入更有保障。但是也是有风险的,如果猪病了或者死了,损失谁来承担呢?最近几年猪疫情频发,委托我们养猪的人多半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万一碰到猪疫猪死了,掺杂着各种人情的账更难算。”

农产品C2B消费模式亟待规范

事实上,委托养殖的思路可以归功于一些企业家的探索,在2009年,丁磊就曾高调宣称要与农民合作,打造健康安全的“网易猪肉”,为那些不愿意被动接受不信任食品的民众打开了思路。

与企业家的探索不同,市民的委托养猪颇有些“吃自己的猪,让别人去担忧吧”的自扫门前雪心态。当前来看,这种委托养猪的模式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有专家认为,多半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产业链过长,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食品安全就很难保障。

有关人士认为,这种委托饲养的模式其实质是C2B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即消费者提出需求,生产方进行定制化的生产。但是这种委托饲养的模式在缩短产业链的同时也弱化了猪肉的检测程序,也会带来猪肉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所以,看到这种委托模式的优势的同时,要树立“治未病”的意识,尽早采取措施规避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探索出一条科学可行,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效安全的养殖模式。

(新华社)

“私人定制农场”且行且探索

此前消息称阿里巴巴将涉足土地流转,推出耕地宝投资项目。不过阿里巴巴公关发言人近日回应称,阿里巴巴并未推出耕地宝投资项目,也并没有所谓的“拟再斥1亿元流转五千亩农地”计划。聚划算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可能是业界关注太多期望太高,外界给予聚划算“开心做地主”的团购项目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传闻也太离谱了点。

尽管“耕地宝”这个说法比较时尚好听,但是阿里巴巴公关发言人向记者澄清称,阿里巴巴平台并没有这个项目推出,更没有所谓“拟再斥1亿元流转五千亩农地”的计划。

阿里“耕地宝”说法是媒体误传

“耕地宝这个说法应当是媒体误传。”阿里巴巴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缘由称,此前今年3月,由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平台和浙江省供销社联合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伏岭镇的仁里、龙川、湖村三个行政村举办了一个叫做“开心做地主”的团购活动。当时的活动初衷是,盘活当地农村闲散土地,以土地种植农作物,用农作物生产促进就业,同时,购买土地的消费者还能获赠当地4A、5A级景区仁里、龙川、湖村的旅游门票及免费的农家住宿体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此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行业。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从而缓解、改善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

以阿里巴巴聚划算的平台人气,以及时下流行的“都市农民”梦想,可以预见,该项目上线以后叫好叫座,迅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购。聚划算方面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证实,首批项目3月份就已经认购完毕,一共有将近3000个家庭认购了土地实现了当地主的梦想,每月可以享受地主的待遇。但“目前聚划算方面尚未有计划进行一下次活动。”

记者也证实,涉及到项目投入,土地使用,以及物流、配送等等环节,“开心做地主”的团购项目目前仍处于摸索运营中,并没有形成更大规模效应,暂时更没可能复制到全国范围去。聚划算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可能是业界关注太多期望太高,外界给予聚划算当时这个团购项目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传闻也有点太离谱了点。

业界欢迎互联网电商进入农产品销售

尽管如此,业界人士对互联网电商进入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持热情欢迎态度。据悉,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很乐观,其公司商务总监章新光此前告诉记者,“土地租金、水利设施改造、工人工资,都是种植避免不掉的成本,这需要消费者来承担。就好比说,你支付了4800元,可以吃上1年的免费蔬菜,也为工人支付了工资。”章新光说。“农作物产出的内容包含各类蔬菜、大米、菜籽油、水果等。我们粗略算了一下,每亩地种蔬菜、粮食,一年的产值大概能在9000元左右。”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出租1亩地,每年则能领到700-800元左右的租金。此外,当地的种田能手,还可以被聘请来耕作这些租出去的土地,每个月能领到近3000元的工资。

基于健康食品的高度需求,电商参与农产品生产销售投资的热情高涨。上周刚刚登陆美国股市的京东也宣布联手北京18家果蔬基地,在网上推出了私人订制农场的服务。类似本来网、正谷基地都是电商加农户订人订制的影子。在各大电商消费论坛,很多消费者也愿意付出相对更高的成本,来购买相对更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不过多数受访电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电商投资私人订制农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人气,但多数认购用户仍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收平衡,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南方日报)

“耕地宝”其实就是一个农业众筹项目

上述“私人定制”的模式在生鲜电商领域兴起。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模式有利于获得订单、快速回收资金、提高用户的信任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鲜电商的仓储和物流成本。

一亩农田被分为数个10平米左右的地块,种着一垄垄西红柿、生菜等不同的作物,每个地块旁边都立着一块牌子,标着“主人”的名字。农田的租金、种植成本都是通过“众筹”的方式向这些“主人”先期募集,农场的工作人员按照他们的要求种植、看护,并定期将产出配送给他们。

10名来自不同地方的用户,联合在电商网站上提前预购一只内蒙古草原的小羊羔,待小羊长成之后,牧场主再将鲜羊肉打包邮寄给这10名用户。

近来,上述“私人定制”的模式在生鲜电商领域兴起。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模式有利于获得订单、快速回收资金、提高用户的信任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鲜电商的仓储和物流成本。然而,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生鲜电商的标准化程度偏低,“私人定制”需求的多样化对生鲜电商的品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筹、预购等提前给付的资金安全也需监督。

农场网上卖 私人可定制

4月9日,龙岗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内,深圳艾维塔菜园种植基地正好位于袁隆平试验地旁边,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平整土地。按照菜园园长何峥的计划,这片总面积达10亩的农田,将引进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使用“众筹”的模式来运作,种植品类则由“众筹”的参与者来定制。

所谓“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设置目标金额,并向对项目感兴趣的公众募集资金,项目完成后给予出资者以最大化的回报。在艾维塔“众筹”的项目中,何峥设定的回报物品为定制的蔬菜等农产品。实际上,众多的生鲜电商网站都在探索类似的“私人定制”模式,募资手段多是“众筹”、“预购”或“团购”等。

今年3月,淘宝聚划算推出了“定制你的私家农潮活动,浙江绩溪县提供1000亩5A级良田,分为一分、半亩、一亩良田三种套餐,认购价格分别为580元、2400元、4800元,种植植物有固定的配比限制,为80%种粮油、10%种蔬菜、10%种蔬菜或水果,而具体的种植品类则可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进行认购后,由专业农户帮助种植、看护,每半个月将有保底产出快递给用户。活动推出后,当天就有超过2500人预约。

记者在淘宝网站上看到,有不少私人农场也将预售环节搬到了线上,产品包括蔬菜套餐以及鸡、鸭、羊甚至美国火鸡等。

卖菜推众筹 深圳有新招

获得资金、获得用户,这是何峥选择以“众筹”手段来探索“私人定制”模式的初衷。他的艾维塔CSA菜园是深圳大型的社区支持农业项目,位于大鹏东山寺附近的首个种植基地占地600亩,种植蔬菜面积达200亩。目前的运作模式是用户订购套餐——用户预付费用并与菜园共同承担风险,农场根据当地应季产出配送蔬菜及其他农产品。

“目前用户数量一直维持在1000个以内,急需进一步拓展市常实际上,菜园每2.5亩的产出就可供20个会员家庭,200亩的产出能满足1600多个会员家庭的需要,菜园的利用效率不足。”何峥说,这让他开始考虑采取其他的商业模式。

深圳新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艾维塔菜园众筹项目提供众筹平台,其研究员王名光告诉记者:“简单地来说,农产品‘众筹项目的参与者既是投资者,也是消费者。项目正式运行后,将同时解决市惩资金两个难题。”在他看来,类似深圳等大中型城市,大量的中高端消费者希望能吃到健康安全的粮食和蔬菜,私人农尝都市农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问题在于亟须搭建起资本、用户与农场之间的沟通平台,完善整个金融链条。

“与用户互动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互联网分析人士王吉伟认为,这种定制承包相当于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到消费者餐桌,价格可以放到最低,农产品也不愁销路。

定制非易事 标准难确定

“美国人是无法想象中国有那么多菜谱的,美国生鲜电商发展都不尽如人意,更何况中国。”在深圳都市菜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长安看来,生鲜电商不同于其他电商,其标准化程度偏低,消费需求多种多样,要真正做到“私人定制”,完全由消费者来选定生鲜品类,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且并不现实。“都市菜篮”目前采取的策略是立足社区,以实体店+O2O来辐射周围片区,先把终端市场运作好,等到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和消费数据,才能开始考虑“定制化”的销售模式,比如针对不同社区投放特定的生鲜品类。

目前“私人定制”的生鲜电商模式,美国较为成功的是Farmigo网站,该网站打造了“食物社区”的概念,即将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费者以“食物社区”为单位和当地中小农场连接起来,由发起人向网站申请建立食物社区,邀请至少20个朋友或邻居加入,并将农场产品添加到社区,成员可在其社区专属的网页上“点菜”,Farmigo以社区为单位向农场发出订单,农场继而进行统一配送,这样既降低了物流和仓储成本,也满足了单个成员“定制”的需求。

回报存风险 实质是预购

农牧产品生长周期较长,不论是众筹、预购或是团购,消费者均是预先付款,等到农牧产品成熟后才能获得回报。那么,农产品众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何才能保证消费者预付资金的安全?

王名光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众筹平台只是一个沟通发起人和支持人的平台,所募集资金由第三方机构托管。据记者了解,为了规避“非法集资”之嫌,农产品众筹回报往往不涉及现金、股票等金融产品,而是农产品实物,可以说这是一种产品预购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

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在运作预购或定制项目时也较为谨慎,例如淘宝聚划算“定制私家农潮的活动中,就对农作物都投了保险,以确保保底产出。

一些私人农庄的线上定制,也有蔬菜无收成或养殖期意外死亡等情况下的赔偿约定,记者在一家“定制美国火鸡”的淘宝店里看到,店家保证若火鸡意外死亡,将赔偿3倍定金或者重新购买种苗养殖,然而这种保证并没有硬性约束,也缺乏必要的监管,消费者利益或难以保障。

(中国食品网)

“私人订制”监管尚存空白

崇明土猪、南汇草鸡蛋、东北大米……《中国质量报》记者看到,如今各大社区网站和论坛上“私人订制”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很多上海市民青睐这些无污染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虽然感觉新鲜,但如果缺少检疫环节,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而在目前法律法规中,有关“私人订制产品”监管还是空白。

“私人订制”农产品走俏

杨小姐的婆婆家住上海崇明建设镇的农村,婆婆闲来无事,在家养了十几头猪,到了杀猪过年的季节,杨小姐在上海菜团网上发帖寻找愿意订购土猪肉的朋友。为了便于销售,杨小姐先预估了一头猪身上每个部位可得的重量,然后再将这些猪肉混搭为10份并逐一标号。从发起团购开始,10份猪肉在几天内被预订一空。这已是她在一年内第四次组织团购。

胡小姐的儿子两岁不到,出生后从未吃过一枚超市买的鸡蛋。“所有的鸡蛋都是从南汇农户收的。”胡小姐说,她手头有不少南汇农户的联系方式,当土鸡蛋吃得差不多时,就打电话订购。土鸡蛋虽然贵了不少,但图的是新鲜。

近年来,不少上海市民不在城市里选购农产品,反而舍近求远到农村去采购牛、羊、猪和鸡、鸭等,到乡下淘农产品成了一种时尚。记者采访发现,“农场直送”、“原产地直购”等方式现在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

原生态产品也有安全隐患

记者从检疫部门了解到,农民出栏的猪、牛、羊都必须经过检疫,排除生病、寄生虫等不宜食用的肉类,要到正规屠宰场宰杀,只有经过有动物检疫人员临栏检疫才能出售。市民直接找农户购买猪、牛、羊肉,虽然感觉新鲜,但如果缺少检疫环节,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对于猪肉的安全问题,杨小姐说,自家养的这些土猪在宰杀之前,都要拉到崇明防疫站进行检验检疫,等检验合格后工作人员就会在猪背上盖一个蓝色的章,然后拉到正规屠宰场宰杀。

不过,也有市民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对城市出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过度反应,在经济和时间上太划不来。一些白领对这些“订制”的食品安全也有担心,认为农家出售的东西不一定就那么放心。何先生告诉记者,两三个月前他在崇明一些乡镇亲眼看到农户将自家养的猪拉到街边就地宰杀,没有任何检疫检验程序。

个人私售监管尚存空白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私人订制”商品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订货后,由于不合适想退换时往往会遇到难题。出售方会以“私人订制”商品无法再转售为由,拒绝退换货。

律师富敏荣表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商品退货、更换、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私人订制产品”的规定,如果产生纠纷要依据合同法执行。如果消费者事先和出售方签订了合同,则按照合同中的违约事项执行。

这些“私人订制”的农产品究竟有没有被纳入监管?对此,上海市农委市场处的相关负责人私下坦言,目前农业部门将农产品的监管重点放在一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个人售卖的少量农产品的监管确实比较少。该负责人认为,除了政府部门对此需加强监管外,网购平台监管同样需跟上。简而言之,对在这些网购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需提供相应的检验检疫证明等,只有如此,才能对农产品安全进行有效管理。

(中国质量报)

“订制农场”的信任问题和物流短板

尽管电商投资私人订制农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人气,但多数认购用户仍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收平衡,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何解决“订制农场”的信任问题

首先是信任问题。安徽绩溪环境固然相对洁净,但是距离大城市消费者的距离也相对遥远,要建立“远程”的信任还有难度。“对城市消费者来说,有多少人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私人订制的农场,看看这里的菜究竟是怎么种植的?”有网友坦言。

淘宝“聚划算”项目组在团购活动结束后曾发布微博做调查,对此项目不买账的网友是出于何种顾虑,其中的一些回答真实地反应了委托信任方面的疑虑。有网友直接表示,自己看不到所订购的菜,如何能知道是自己订购的那块地上产出来的?如何让几千公里以外的消费者相信“私人农场”的种植是绿色无公害的?也有网友在价格透明方面提出质疑,比如具体到一周能收到几斤粮食和蔬菜,市场价值大概多少。有的网友干脆对可操作性提出质疑:不可能一分地里同时种好几种蔬菜,无非还是集中种植的田里分出你的量。总体而言,远距离的网友对“专业老农”的经验,是否有专人对其进行生态农业技术的统一培训和管理,都无法完全信任。如果城市消费者距离自己的私人农场远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则很难去亲自证实信息的真实性。农业专家则指出:“农民自己种地,不计物力、人力的投入,那么这个地肯定是赚钱的,但一旦这个土地的所有者变更了,农民作为雇用工人,那他肯定不会像对待自己的地那样认真劳作,这样的话,最终这个公司所种出来的菜的价格可能是非常高的。”

专家表示,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有效建立信任,这是当前中国的生态农业产业链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前阶段,信任问题难以得到制度化的解决,想要打造生态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要谨慎,要在互联网之外下工夫,多支持有利于构建良性社会生态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农场。

“订制农场”的物流短板

与当初的积极认购不同,在5月份收获的时候,有些“开心地主”却开心不起来。5月30日,谷物语店铺首页以非常醒目的字体写着“致歉信”,点击进入后发现,该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解决新鲜蔬菜的物流派送问题,并向收到变质蔬菜和破碎鸡蛋的“开心地主”道歉,承诺所有产生的售后问题,均由公司进行承担赔付,且会补发新产品。

对于距离遥远的网购者来说,在目前物流体系下,保证果蔬食品的真正新鲜,也是个难题。兴合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本根据约定,4月底前要发出一批青菜,但试验后发现很难邮寄到用户手里,只能临时改发其他品种农产品。而目前来看,运往北京、广州等地的农产品主要采用航空运输,破损率反而低于较近的江浙沪地区。

专家也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流通环节,如果没有强大的冷链物流实力支撑,经营风险会相当大,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可能还比不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而好的冷链物流体系又需要相当大的投入,没有一定规模的电商是建立不起来的。

(农民网)

农业众筹不是O2O,而是F2F

互联网农业恐怕是继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又一条改造传统行业的生猛鲶鱼:新希望与京东的暧昧牵手,联想向杭州龙井伸出的如来大手,褚橙、柳桃、潘苹果、网易猪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的兴风作浪,淘宝聚划算的聚土地和天猫喵鲜生的异常凶猛……一系列征兆都在预示着跨界新农人的春天正在来临,然而互联网如何改造农业?这个问题目前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展模式也似乎无法定论。前段时间报道了国内第一个农业众筹网站大家种,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于是记者拜访了大家种的创始人陈杰,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是一名刚刚毕业于清华的90后研究生,下面是陈杰对互联网农业的思考和观点。

一、能革农业命的一定不是农人,而是跨界新农人

记者:你是农学专业出身,还是其他专业?为什么要做农业众筹呢?

陈杰:我是清华水利专业毕业的,实际上我一直以来做的事情都与互联网关系密切,在校期间经常出入车库、3W这种地方,先后在社交网络和在线教育创过业,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不过我对互联网和创业认识的更加清楚了,之所以现在选择了农业众筹这个方向,是因为三点原因:一,互联网农业是个大势,我们国家这些年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是突飞猛进的,而关乎民计民生的农业是其中发展的相对速度最慢的,根据木桶短板原理,我们跑得快的一定会回过头来拽一下跑得慢的,所以互联网农业在未来一定是个重要的风口,我想每个想飞上天的猪都抵抗不了台风口的诱惑的;二,我坚信能革农业命的一定不是现在的农人,而是我们这些跨界新农人!道理是很简单的,如果农人能自我革命,那早就革命了,不会等到现在,农人们遵守着行业的既定秩序和潜规则,很难跳出这个圈子看问题,而我们这些不懂农业的新农人则不同,因为无知,所以无畏,用我们掌握的互联网工具去解决我们看到的农业问题;三,不用担心巨头们来抢占山头,因为互联网巨头们基本上与我们这些小团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农业本身有它固有的自然规律,人力物力财力雄厚也无法改变,而且互联网农业这一领域非常大,有很多细分的服务方向,农业众筹只是其中沧海一粟,跟现在的生鲜电商也构不成竞争关系,所以即使大家都扑向农业,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二、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没关系,而是新时代下的商业服务思想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说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你能解释一下你理解的互联网思维吗?

陈杰:说实话我对这个词汇不感冒,可能许多搞营销的爱用一些玄而又玄的概念来劝服一下传统行业的大老板,才让这个概念铺天盖地,实际上我看到的互联网思维跟互联网都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建立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机制,雷军说“专注、极致、口碑、快”,实际上在传统行业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这些特点,所以我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新时代下的商业服务思想,就像微信公众平台上的那句slogan:“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产能过剩的时代,尤其是我们90后,我们的需求不再是传统认为的那种刚需,而是我所需要即是我所喜欢,我所喜欢即我所需要,所以我们各行各业都应该品牌化运作,只要我们做的足够好,互联网会帮助我们传播品牌的。

三、农业众筹不是O2O,而是F2F

记者:所需即所喜,所喜即所需,对90后特征概括的很有代表性,那么你们的农业众筹项目会不会也是所需即所喜、所喜即所需呢?

陈杰: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我们刚起步,项目的性感程度还不够,而且我们现在的第一目标用户并不是90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农业众筹未来的想象力是无限巨大的,这个方向其实有一大堆文章可以让我们去做,比如国外的Fquare,他们做的是面向农户的公益众筹,再比如Ag-funder,他们做的是面向农业技术的股权众筹,而大家种与他们二者都不同,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型众筹,现在生鲜直供电商改善的是农业与消费者的对接关系,而大家种农业众筹改善的则是农业与城市家庭的生态关系,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就是想让生活在都市中的家庭与农场之间不再是买方和卖方,而是共同参与农业生产的合作方,我们自己将这一模式定义为F2F,就是Family和Farm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流通和对接方式,实际上现在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F2F的一个体验版,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Family去体验Farm的生产和生活上来,但暂时的体验充其量算是O2O,并不能给Family的一日三餐和生活方式带来根本的变化,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北漂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家在农村的北漂逢年过节就会回家,他们一方面给父母或者老家人带回去城市中常见的保健品理疗仪什么的,也会从老家带些粮食油土特产到城市里来,这就属于F2F了,双方之间有着很强的信用体系,现在提倡的许多家庭农场、CSA、农夫市集的模式和理念虽然都是围绕着F2F来展开,但大多数停留在Farm to Consumer的阶段,Family这一关键参与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果仅仅是农产品消费的话,我觉得生鲜电商做好物流和保鲜服务的话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从生活方式的服务来讲,团购这样的O2O形式还不够,所以我个人认为农业众筹不是O2O,而是F2F。大家种努力的方向就是做好这两个F,这两方实现众筹一定要建立在了解信任或者比较方便沟通的基础上,我们一直跟踪淘宝聚划算的“聚土地”项目,实际上这一项目后续服务并不理想,面对天南海北的用户,农场无法提供有保障的服务,我认为像粮食蔬菜这样的家常用品,城市家庭完全没必要购买千里之外的产品,就近选择家里周边的农场,如果联合周围的家庭集中规范地去与一家合适的农场对接,既保证服务又能降低损耗和物流成本,而且还能有稳定的田园体验。所以我们的工作主要以farm(农场)、family(家庭)为单位,对于farm,我们为其找到合适的family,对于family,我们为其找到合适的farm,构建好这个体系后,让每个family都有farm直接提供农产品服务,同样,也让每个farm有一群family与其对接,这样的引导体系需要我们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去完成,工程量是非常的大的。

四、生鲜电商改善的是销售渠道,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F2F这个概念给人的印象很新颖,国外有相似的模式吗?

陈杰:有,CSA做的深入了,其实就是F2F,日本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有一个野菜俱乐部这样的农业体系,就是农场和城里的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城里的消费者想吃什么都会比较科学地向野菜俱乐部定制,这样种植很有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二是无论外部市场如何变化,消费者和野菜俱乐部之间贸易体系不变,这样对双方都有保障,野菜俱乐部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被称为日本的第六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然野菜俱乐部已经诞生很多年了,它并非互联网形式,不过日本也推出了这样的线上平台my-farmer,myfarmer在东京有很多高端定制家庭,这些家庭可以通过网站向农户定制蔬菜和水果,这些模式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我们国内还在B2C生鲜电商上努力,这只能帮助他们成为传统的粮食蔬菜水果商的取代者,而解决不了食品安全和食品流通的问题。我们现在主打的是农家本色和透明自然,最基础的就是让人吃得放心,我们了解过这样一个现象:北京的有一些水果商在向农户收枣时都是收的青枣,然后加工染色卖给市里的居民,原因就是市里人不愿意买歪瓜裂枣,而成熟的红枣基本上都是裂枣,这就造成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诞生,真正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却没有市场,我们必须要让城市里的市民回归到农业生产上来,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这点上我觉得所喜即所需就是不正确的。

五、未来所有的农民都会成为网农

记者:作为跨界的90后新农人,你最想对跟你一样的新农人和传统的农人说什么?

陈杰:嗯,我在许多场合看到一些所谓的专家反对或者不看好农业创业和农业投资的言论,我想回应一句:互联网农业有很大的想象力,你看不到机会不能代表没有机会,对于未来的互联网农业,我觉得可发挥的空间特别多,最简单的就是发达国家已有而我们还没完善的服务体系,都可以在互联网农业领域里得到实现的机会,比如现在的生鲜电商,就是线上的fresh&easy(英国著名的有机绿色食品超市),但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线上的野菜俱乐部,我想未来一定会有像野菜俱乐部这样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并且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互联网农业平台,同样也会出现像Farmlogs那样的农业管理平台、Local harvest那样的本地农产品搜索平台等等,不过这些平台一定是中国化的,当然还有一堆我们现在想不到的模式。但有一点我笃信不疑,未来所有的农民都会成为网农,在我能想象的物联网时代,网农的生活应该是很性感的!

六、农产品品牌重要,信用体系更重要

记者:网农和码农有点傻傻分不清楚,相信用不了太久也会出现互联网农场,你觉得互联网农场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陈杰:我个人觉得,互联网农业一定是商业化的农业,而农业的商业化离不开农产品的商业化,但农产品并不能像工业商品那样完全标准化地批量生产,与其强调农产品的品质,不如强调农场或者农户的品质,城市家庭与农户之间有一个透明规范的信用机制,比我们炒作一个品牌重要得多。大家都习惯褚橙柳桃这样的单点爆破的方式,而忽视了这样品牌的背后,人的属性更重要,互联网是制造奇迹的地方,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那些真诚纯朴的农家走进城市,让舌尖上的安全走进千家万户。

在与陈杰面对面沟通过程中,我发现90后的确是信息面广、敢想敢做的群体,他们在互联网大潮下,确实比我们这些年纪稍长的人有更多的优势和机会,当然在他们敢于担当侧重执行的作风下,也会承载着相应的风险和压力,就像陈杰自己说的:“创业与工作、爱好、恋爱都一样,有让你开心热爱的时候,也有让你酸楚头疼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向前走,不是吗?”

(三农直通车)

关于“耕地宝”

耕地宝实质上相当于一种订单农业,这种订单农业与普通的订单农业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订单农业主要与一个公司或者客户签订合同,但是耕地宝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汇聚数以万计的潜在消费者,尤其是城市白领一族们。这样集腋成裘的力量不可小觑。这也可以理解为较为小众的城市工商资本在间接的投资农业。耕地宝被业界寄予厚望,然而要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全国尚需时间。

猜你喜欢

私人订制众筹农场
农场假期
农场
众筹
新闻众筹初探
一号农场
在柏林收到“私人订制”礼物
丰收的农场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