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分析
2015-03-23张雯
张雯
摘要:任何政党制度的建立与存续均有其内在的政治文化支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现实中传统政治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博弈相互包容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此三者依然处于博弈互动之中。从政治哲学思维、政治行为习惯和政治意识形态三个角度考察中西方竞争型政党和协商型政党,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当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治文化;中西政党文化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5-0063-04
一、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政治哲学思维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善”的哲学思维
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儒释道相结合的主流传统政治文化始终以性善论作为理论探讨和兴邦治世的出发点。道家虽认为人性本真而主张“无为而治”,但其本源思想是期望“以无为之政达有为之境”,被纳入主流政治思想体系后,其价值被锁定在统治者的“清心寡欲”和民众的“休养生息”。佛家的“灵魂不灭”和“生死轮回”以及“因果报应”思想也是鼓励民众和统治者积极向善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很直观的写照。因此,在儒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导下,全社会即成为一个人人向善的集体,而个人行善的真谛在于遵守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则。也就是说,个人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要维护集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集体的利益即“大义”而牺牲自我,在集体中自己的价值便可能得以实现,如果背离了这一集体主旋律便成为了社会的“反叛者”而被社会抛弃,由此,集体主义、统一观念、崇尚权威等整体性社会的价值特征异常凸显。在此背景下,“和合文化”产生并迅速向整个社会蔓延,“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为贵”早已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虽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抗日与共同反蒋等政治行为,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与“同舟共济”思想则在深层次的政治心理上确保了这一政党制度的稳定性,促使其虽受到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却依然在传统政治文化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下沿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路线走。在改革开放后,许多西方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多党竞争与轮流执政的政党思想传入中国,使得许多民众主张实行多党制或者两党制的竞争性民主。但随着西方竞争性民主所面临的问题不断涌现与中国综合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民主党派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的政治现实,尤其是传统政治文化被重新“起用”来治疗由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创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其影响下更加稳固。
(二)西方政党制度设计“恶”的哲学立论
在西方,个人是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来存在的,在启蒙思想家论述的自然状态每个人是“各自为战”和各自独立的,他们相互之间不断争斗,而为了避免人类在无为的争斗中灭亡,他们各自授权于一个组织来管理社会,这个组织就是国家。这就说明,“个人受自我利益而不是任何公共利益观念的驱动,他们是自身利益的最好法官”[1]。他们让渡于国家的权利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公共生活。此时,国家也就成为凌驾于人们之上的必要的“恶”,它一方面维护着个体的私利,另一方面国家的统治者会时常侵犯每个人的利益。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好不如说是好的制度,甚至最好的人也可能被权力腐蚀;而能使被统治者对统治者加以有效控制的制度,却将逼迫最坏的统治者去做被统治者认为符合他们利益的事”[2]。基于此,西方的政党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并且是竞争性的。这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是存在很大悖论的。一方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张的“和合”而非竞争,即使竞争也是短暂性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议行合一”思想不适合“三权分立”下的多党竞争制度。同时,不管是传统政治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倡导的集体型社会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每个中国公民的内心深处。也正因为此,即使是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一般也都是采取比较温和与协商的态度,在中国本土世代生活的政治环境更是塑造了人们沟通协商的政治品性,在封建社会是“臣民”式的自上而下的诉求表达,在当代是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化的政治参与。此外,不管是传统政治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都是追求统一的,包括思想的一致、领土的统一等,并且在统一之下需要一定的政治权威来维持大局。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不二选择。
二、中西方政党活动的政治行为习惯
(一)政党共处的理念
西方政党制度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崇尚的是政党之间的公开竞选,或者竞选国家元首或者竞选政府首脑或者争取议员席位,总的来说,属于竞争性民主政党制度。其共处的理念是政党之间的竞争。对于两党制来讲,国家的两个实力大党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议会内部展开激烈角逐,利用各种政治资源和政治手段拉取选票,并且为了获得多数选票,不惜利用欺诈甚至非法的手段。同时,政党为了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极大地拉拢金融寡头和利益集团以获取大量的竞选捐款,并许其一定的维护其利益的政治承诺。多党制虽然是有别于两党的直接对决而是多党的“混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民主,实际上也是每个党派为了利益而争斗的现场表演,其竞争理念与两党制无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政党遵循的是在宪法的规则下短暂的竞争与长期的对立监督相结合的共处法则。
中国的政党制度则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共处理念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讲究和睦与合作,倡导大家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同时,在统一思想的影响下,这种和谐秩序一般是建立在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治权威而不是两个或多个实力相当的政治团体或者政治权威的约定之上的,也只有统一的政治权威才能维护这种和谐秩序达到和平相处的目的。中国政党的共处理念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集体协商与合作的非对抗性法则。中国文化中的集体思想很难接受和容纳西方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私利思想。也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缺乏保障个人权利的传统。孰不知,中国习惯于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表达个人利益而非激进的甚至暴力的方式维护个人利益,并且通过激进或者暴力方式表达的往往是公共利益即“大义”,并且这种方式也非常态。因此,就目前的中国文化氛围而言,其支撑的非直接对抗性的政党合作。
(二)政党竞争的习惯
在西方,自英国产生两党竞争轮流执政起,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竞争性的政党制度,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其竞争规则和制度早已成熟,竞争意识与习惯早已深入人心,竞争程序也相当成熟。具体而言,虽然西方的竞争是公开的激烈的对决,但其基本上是“口水仗”;并且着眼于每个个人利益的竞争,塑造了每一个独立的竞争个体和具有利益同构性的利益集团。因此,对于大家都是竞争者或者大家都依赖于一定的政治团体进行竞争,其竞争必须有一个底线存在,即无论如何竞争和竞争如何激烈以及竞争的结果怎样,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保障,也就是说即使竞争失败也不会出现威胁到自己生命的状况,即所谓“非零和竞争”。
而中国虽然一直奉行的是和合文化,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竞争,但这种竞争是激烈的军事对抗或者政治阴谋博弈型的。对于中国的政党实践来说,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时期,可谓是政党异常,政治活动频繁,政党竞争激烈,但政党的这一切活动也只是在军阀的监管下开展的,一旦触动到军阀的核心利益即受到致命打击,宋教仁案即是明证。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允许民主党派的出现,但是当触动到国民党一党专制时面临解散和被宣布非法的境地。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立后,由于部分知识分子的多党竞争言论,许多民主党派党员而被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错误的打击。这些都说明,中国的竞争氛围是“零和博弈”的,没有西方那样的竞争传统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实现民主的途径中,与“和合文化”相适应的协商民主不失为中国的有益选择。
(三)民众对第三方的依赖
西方的政治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个体,个体的政治行为一般都是为了个体的利益,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每个个体不能以一人之力而扩大甚至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西方的政治思想发展来看,西方的民众个体对第三方的依赖经历了依赖国家、对制度的依赖和对利益集团的依赖等几个阶段。为了避免人类在各自为战中灭亡,他们对国家进行的授权产生了对国家的依赖;为了约束掌权者的行为他们选择了相信制度;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或者为了更好地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依赖了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个体不是‘普遍地(就是说每个公民均代表了与国家的同样的直接联系),而是‘联合地(即是以一个或者另一个文化社群中的成员身份的名义加入国家的)。在这种联合的纳入模式下,人们享有权利的性质、行使权利的机会是倾向于随着纳入他们的特定的文化社群而变化的”[3]。这种依赖的转变过程把竞争性政党制度引入了强化轨道。
中国的政治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强调的集体观念和集体思想,人生活在集体中才有意义,脱离了集体就成为了“异类”。这种集体的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刺激下产生了三层分裂,在宏观上,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性;在中观上,在不同阶层中日益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利益小团体并且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呈扩大趋势;在微观上,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按照传统的集体生活方式进行组织。由此就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尤其是集体与个体观念的复杂性,在这种复杂性之下缺乏实行竞争性政党制度的相对系统的“心里存量”和稳定的政治人格,而只能通过协商的途径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差异。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政治意识形态
(一)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存续惯性
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虽然封建制度早已废除,但政治文化的滞后性和相对延续性会使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续下去,更何况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影响的深刻性,早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传统风俗习惯存在。传统政治意识形态虽然失去了其赖以服务的对象,但其关于“统一”和“权威”的政治思想让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一党执政的事实,同时在和合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和平相处、合作共进思想也是的执政党比较容易接受其领导下的多党参政。然而,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只能让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徒具其形,一旦参政党出现与其不一致或者相悖的现象就会遭到打压甚至灭顶之灾。中国的政党制度实践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因此,在传统政治意识形态下政党制度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梯次演进
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主张建立的是无产阶级一党专政政权,强调的是无产阶级通过消灭资产阶级,夺得资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在革命年代,它特别强调暴力革命的作用,通过暴力手段消灭一切反动派甚至反对派,并且往往也是通过运动甚至一刀切的手段进行社会革命建设。而暴力手段通常又是比较简单的粗糙的行事作风,对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成效,反而会激发人们的反抗。苏联的政治实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和反右扩大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均是使用的运动方式,并且呈逐步热衷的趋势。甚至在当前某些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处理问题时深受以前工作作风的影响依然把政治问题运动化进行开展。这种革命年代的非常态化工作方式的惯性加大了政府部门改革的困难。在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作为党的立国之学,其梯次演进也促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趋于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协商。
(三)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
改革开放后,西方政治意识形态随着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蜂拥而至,中国在吸纳国外资金、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收到其价值观的刺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更快。西方的民主观念、自由思想、独立追求、个性表达、权利意识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呈茁壮成长的趋势。这些民主思想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增多和政治参与面增广;第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参政议政的程序更加规范;第三,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色彩更加浓厚;第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日趋公开化和透明化。总体上来说,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中竞争性政党制度虽在中国有一定的传播,但其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还不适合竞争性民主的广泛开展。
四、结论
从中西方政治哲学思维出发,通过对性恶论和性善论的逻辑分析,来比较中西方政党制度,可以看出,西方的性恶论和竞争性政党制度是一脉的,与中国的性善论相一致的是协商性的政党制度。同时,在对比中西方人民的共处理念、竞争习惯和对第三方的依赖三个方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窥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具有中国文化的烙印。此外,在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在中国存在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是三种政治意识形态相互较量的结果,当前中国这种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也是三者相关博弈和相互吸收借鉴的结果。因此,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可以深刻而直观的向大家展示中国政党制度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向——协商性政党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津凤.论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基础——基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研究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2]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91.
[3] 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文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31.
责任编辑:陈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