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教互学”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23甘双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甘双

【摘 要】本文从“互教互学”理论出发,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国内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互教互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例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实施“互教互学”的策略。

【关键词】互教互学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伴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对我们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信息社会的现实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必然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思路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这对于现今国内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者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针对此,笔者认为,将“互教互学”引入到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改举措。

“互教互学”是指“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交流学习,达成共同探讨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能打破惯性思维,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育方式的彻底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灌输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型。同时有助于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语言焦虑感,改善师生关系,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互教互学”的实施策略

“互教互学”依托互动交流而存在,并遵循互动交流原则开展不同的学习任务。依据群体动力理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进行“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彼此接受、理解他人、互相沟通交流,如前所述依照平等交往的原则建立和谐的交流探讨环境;而教师也应不断地进行巡视,督促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互教互学”目标

在“互教互学”课堂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有所区别,最基本表现在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教学目标。

例如,在《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一课中,课程标准建议设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按关键词搜索信息,并能在搜索结果中获取和整理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在我们“互教互学”的课堂中,教学起点的确定必须要经过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分析。这个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期望达到水平,那么学生的现有水平或者说教学起点应该根据期望水平的知识结果进行分析和调查。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将目标转换成任务,并实现任务分解。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互教互学”十分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教互学”是一个过程,在教师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合作的过程就会越激烈越有效,教师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细化的任务,任务必须是具体而且容易考核的,教师要能够向学生提供任务完成的具体标准和指示。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由原先计算机教学发展为信息素养培养为目的的教学,课堂任务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服务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所以,在一个富有兴趣的情境下,设置并分解任务,有助于学生产生“互教互学”,完成任务的极大动力和激情。

案例1,在《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中,教师介绍并布置“适合3—6人小组学习”任务:本节课要求小组合作商讨,完成到杭州2日秋游的旅游计划,规定以下要求。

1.每天的景点和路线安排要明确,每个景点停留多少时间、看什么、景点间采用何种交通工具要说明。

2.每天在哪里、何时吃饭,住在哪里要具体。

3.去杭州需要带什么生活必需品要具体。

4.整个旅游需要多少钱,要具体列出开支清单。

5.任务完成后作品以旅游地图的形式(配备必要的说明,景点介绍以链接的形式)上交,其中的要求是景点间的距离要基本符合相对距离,需要标出吃饭、住所的地点,公交线路等细节。

教师指导学生分解任务,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分析任务后进行自主分解,为了任务分解的合理性,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粗略的指导或建议,上述任务可大致分为:

1.搜索杭州的著名景点,景点间的距离和公交线路。

2.搜索吃和住的地方,及其附近交通情况。

3.搜索杭州的秋天的天气情况、根据杭州秋天的天气情况选择生活必需品。

4.搜索并统计景点门票、吃住费用、交通费用等开支情况。

5.作品设计及书写文字说明材料等。

(三)对“互教互学”过程给予指导及适当干预

“互教互学”也会出现集体思路偏差或者由于教师任务不明确产生的集体迷惑型小组,教师应该及时加以释题和引导。信息技术课堂的“互教互学”中,更多的问题需要学生收集资料和动手操作,这期中确实会遇到很多实际性困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们合作进行和问题解决思路,让“互教互学”朝正确方向前进。初期的“互教互学”中,由于组员的合作技能的缺乏,无法正常的融于合作氛围,甚至会出现捣蛋、大吵大闹、争论型争吵等现象,教师不能漠视这些现象,应该第一时间加以制止和干预,督促合作异常的学生尽快回到合作的道路上前进。同时,教师可以在各个小组内部设立纪律监督岗等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力度,也有利于取得组内督促、小组自治的效果。

(四)注重对“互教互学”成果分析及评价

“互教互学”的结束标志着任务的解决,成果的分析和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一个验证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评价目标达成的具体情况。由于每一个小组的任务完成都是经过集体智慧结晶的过程,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评价过程。小组整体的评价背后,应该要能够反映出组内个别的情况。

二、“互教互学”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endprint

(一)能够更好地发挥所有学生的主体性

“互教互学”强调,小组是学生的学习单位,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探讨的过程,这为挖掘学生主体意识提供了基本保障。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会因为认知水平、学习方法以及家庭因素等差异,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无法保持一致。基础较差,掌握水平较低的慢生会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其他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慢生更是束手无策,这也导致了慢生安于“差生”心态的形成。“互教互学”在挖掘学生课堂主体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有了互帮互助、分工明确的团队,学生都有责任、有意识解决问题,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很好地体现在了课堂中。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合作与交流,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传统的讲授,操练式教学面对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互教互学”这种通过自主加互助的学习模式正是实现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良好平台。

总之,真正有效的“互教互学”不是偶然发生的,使学生在开展合作的实践中把握合作的技能和态度,真正符合“互教互学”和生活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理念所要赋予的责任。因此,要从建构学生的合作行为开始,积极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的行为,使得学生合作探讨的技能和态度真正符合“互教互学”和生活的需要。教师更应该正确把握“互教互学”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在任务设置、情境创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实现“互教互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论,更是一种符合当今教学理念切实可行的高效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 普教研究,1994(1).

[2]王其云,陈伟杰.构建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环境[J].开放教育研究,2004(02).

[3]盛群力.合作学习的创新特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4(5).

[4]D·W·Johnson,R·T·Johnson﹠E·J·Holubee.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5).

[5]林立,王之江.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