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探析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2015-03-23郑光武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新课标高中物理

郑光武

【摘 要】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过去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推理,研究对象由“单一的静态”转变为“多样的动态”,更强调现实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又扩增了其他领域的内容,这更增加了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贯穿新课标的难度。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物理这门学科包含着获取掌握知识、组织理解知识、运用实践知识的一整套步骤与方法,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石。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对过去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推理,研究对象由“单一的静态”转变为“多样的动态”,更强调现实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又扩增了其他领域的内容,这更增加了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贯穿新课标的难度。作为高中物理老师,我就新课标在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反思何为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下将我的感悟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其他老师有所帮助,互相借鉴。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寻

在授课前,教师可以提出最新发生的相关事件,让学员进行大胆猜想,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讲到《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可以联系我国的登月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在地球就没有失重现象?为什么一到月球就会直接飘起来?那去其他星球会发生什么情况?等问题,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课前动手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通过播放相关知识的视频、音频或者图片,让学生从抽象的定义和公式中体会到具体的场景和发生过程,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播放《动物世界》中小鸟飞翔、树叶摇动、瀑布飞流等的视频,探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播放生活中的小视频——坐公交车,通过观察刹车时公车上乘客的状态,探究《相互作用》章节中摩擦力和惯性知识的运用等。

三、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课上或者课下进行,让学生更多地开动脑筋、发挥动手能力,用实际行动验证物理知识,并通过创造激发深入研究的兴趣。

1.开展发明创造

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动手操作等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找到成就感,如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制作太阳能充电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根据“离心力原理”模拟洗衣机装置来自制脱水系统等。

2.开设实验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自己总结出试验结论,带动了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书本上不一致,可以借此找出自己的错误原因,避免下次操作失误,这比多次书面测试更有效果,而不是只由老师一人在讲台“熟练操作”整个过程,下面的学生观看点和注意力都不同,造成知识接收的不对称。

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设置实验课,首先让学生将所需的仪器准备好(打点计时器、电源、小车、刻度尺、纸带)等,设计好试验步骤,明确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测出小车的运动速度,再利用数据分析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就可以不断强化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记忆。

3.读书比赛或其他活动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从《体育中的力学》一文中,了解各项体育中如何运用力学知识,如排球中的击球近似于平抛运动,运用公式可以算出在击球范围为多大的时候球不会触网或出界;或者是组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科技类专家讲座视频、科教片等;或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科技馆参观航天展,了解太阳系、银河系的运转,物理在航天业的运用,更加直观地体验物理的魅力。

四、将教学内容“通俗”化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教授的内容进行设计,尽量让教学贴近生活,改变原有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在现实运用的教学观念,其实任何知识的发现,都是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总结得到的,就像牛顿要不是在树下被落下的苹果砸到,怎么会思考出这么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呢?如果他只是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倒退数百年吧。

如对于“参考系”的介绍前,让学生思考:当你在和同学一起坐车去学校的时候,路边的行人看到汽车在飞速的前进,而和你一起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和汽车是静止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引入选择的参照对象不同所以运动情况也不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参考系”这个概念。

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随着人们的认识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物理规律的探索一样如此,都是在不断地发现——推翻——再发现——再推翻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所以,要杜绝学生“一家之言”的“绝对论”,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就算错了,也是探寻真理的必经之路。

学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研究》这一节,告诉学生因为伽利略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斜槽试验论证出“不是由于力才使得物体维持运动的”,这才代领人们看到亚里士多德之前的认识是错误,但在此之前人们对他的观点是深信不疑的,以此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

六、及时指导与总结

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进学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探索,对遇到的困惑或者错误,要及时解决和纠正,如果是共性问题,可以集体在班里讨论,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课程或者试验活动后都要进行总结,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让教师自己和学生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整个教学思路与设计。

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实践感悟。综上所述,要想学生从物理的学习中拥有获取掌握知识、组织理解知识、运用实践知识的一整套方法和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授课老师认真的钻研教学过程,在实践中更多的尝试和总结,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新课标高中物理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