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
2015-03-23丰娴静
丰娴静
摘 要:案例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内地西藏班学生具有其特殊性,思想政治课作为西藏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文从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入手,积极深入开展案例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如何真实客观有效评价学生,并且使这种评定真正起到判断、教育的作用,该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组织实施的三个主要环节,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西藏学生 案例教学 思想政治课 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09-01
内地西藏学生是特殊的教育群体,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针对西藏班的学生,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鲜活的例子,调动西藏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和讨论,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所学内容。该文结合该研究者五年的西藏班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种教学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做到充分探究发掘学生的个体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从教学目标入手,在课堂上能够从案例中了解生活,积极讨论发言,让学生学会思考和面对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例子中能够体会,从而得到在传统教学较少体会的感受和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和增进掌握知识的动力。
在西藏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课堂上,针对内地西藏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通过实践,笔者初步探索出三个基本操作环节,即提出问题,引导激发;分析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第一,提出问题,引导激发。
面对西藏班学生不同的经济生活背景,在课堂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案例转换成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加强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或由学生表演案例中的情节和内容,这样会更增加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
西藏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分组学习形式。将学生随机分组,或者按照西藏班学生的家乡分组,比如山南组、拉萨组、日喀则组等,都是他们喜爱的课堂分组形式,每组可以选派一个组长来实施具体讨论与总结记录等,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讨论的意见都是允许的。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进行引导。这同时也加深了师生感情和藏汉民族团结。
第三,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这个环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决办法,重在说明处理的理由。只有把讲评重点放在学生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能力。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无论哪个案例都可以进行充分的发言和探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分析案例、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实际上总结过程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反思过程。
案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堂上以学生发言讨论为主。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由于面对的是具有西藏生活背景的学生,只有充分掌握西藏学生的特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融通教育精神,让教育如对话、如散步、如携手同行,走进学生心灵,善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的思维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将知识“外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灵需要: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第二,充分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里的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设备、教学媒体的统称。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倾向于以“教”为中心,而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讨论”,因此教学媒体也应当主要是以方便创新建构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讨论交流为核心,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展现图文并茂的电子材料等,使学生通过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形象,理解抽象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因此,案例教学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主导课堂引领思考。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否认教师的外部引导,如果没有教师的“导”,案例的讨论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教师除了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外,关键要做好“导”字。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教材和考试的注解者,他应该发挥着一个“助产士”的作用[5]。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不仅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渊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一些表面观点的分歧引向纵深,引导学生剥去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以逐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实践证明,对于内地西藏班学生实施教学,一次较好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恰似一次成功的“现场实习”。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既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又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应有作用,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的积极推进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吕志平.现代高等教育的案例教学研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25.
[2] 张庆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9-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