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演唱题材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意义
2015-03-23曾晶
曾晶
摘要:民歌是我国一大传统音乐遗产,其风格的多样化吸引了学者的目光。进而,民歌艺术的多元化风格引起了民歌演唱风格多样化的探究。如何将民歌的演唱方式融会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其能否促进民歌声乐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民歌 多元化风格 民族声乐教学
中国民歌丰富多彩,亦有多种类别。各民族、各地区内所流传的民歌唱法丰富多样且风格迥异。民间唱法是民族声乐歌唱的源头,其富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与民族特色,夹杂着原始的情感。民间唱法丰富多样,不仅仅是由于旋律的不同而引发的行腔上的不同,更是由于其民族审美要求的不同而产生的浓厚的民族情感与地域特色。民歌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在特定的文化积淀中滋养,吸收了当地文化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地域性特色。因此,在不同民族区域内所流行的民歌,会有不同的演唱特色。如蒙古族悠扬的长调,富有神秘色彩的“呼麦”,黄土高坡上高亢的信天游,江南水乡柔婉的小调等。这些不同风格的歌曲,清晰地刻有民族风格的印记。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风格,才有了演唱方式的改变。
中国民族唱法包括戏曲、曲艺及民歌的演唱方法。民族唱法是一种以语言为基础,以其独特的行腔韵味及形体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演唱形式。其中,民歌的演唱方式是重中之重。民族歌曲的演唱包括字、腔、情、韵。可见,民族歌曲的演唱离不开民族语言。如蒙古草原中伴随着马头琴的悠扬旋律与江南水乡细腻的吴侬软语,在演唱中咬字方面会有极大的差异。再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在咬字上应突出陕北民歌豪爽、质朴的风格,并用地方语言将兰花花人物形象展现。湖南民歌《浏阳河》,用湖南家乡话来演唱,更加突显湖南民歌的风情,体会到湘音的韵味。
歌唱是一门视听艺术,演唱者通过声音向观众传递作品。俗话讲“字是骨头韵是肉”,可见,咬字发声与歌曲韵味是民歌演唱中较为重要的部分。韵味即歌曲的风格特色,歌曲风格主要指歌曲的曲调风格特色及演唱者所运用的唱腔。民歌的风格除地域性、民族性,还具备历史性,一首歌曲往往带有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歌为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与情感愿望,更有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与语言特点等。因此,在演唱中不应仅追求字正腔圆的声腔,更应该追求作品的内容,通过声音表达情感,表达该民族的民族特性。
在声乐教学中,不同题材的作品应运用不同的演唱技法来进行实践。如蒙古族民歌《牧歌》,该作品意在表达牧民们歌颂美好生活,演唱时应将悠扬、嘹亮的声音及自由奔放的节奏以及极具蒙族特色的颤音展现,从蒙族人民的角度去体会该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再来看苏州歌曲《太湖美》,其与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截然不同,该作品有着江南小调特有的委婉与细腻,演唱者在咬字上应注重轻、柔。在涉及到方言时,应用本地语言演唱以增加地方韵味。
在民族在声乐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歌唱者首先应当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使演唱准确表达作品内容。其次,在面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应当首先把握作品的基调,并增加自己的感悟与理解,使作品赋有个性。千篇一律,一味效仿,只会使得民族声乐唱法变得更为单一。要注重指导学生准确塑造角色,准确表达作品内容与思想情感。如近现代著名民族歌剧《白毛女》,喜儿这一角色经过无数演唱者的塑造,其中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塑造堪称经典,令人难以忘怀。郭兰英老师以山西人特有的风格,以朴实无华的唱腔,将喜儿这一角色演得活灵活现。随后,歌唱家万山红对喜儿这一角色进行了新的阐释,其以高亢嘹亮与极具表现力的嗓音将其完美诠释,将一个全新的喜儿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眼前一亮。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的创新,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这一角色早已在几代人心中根深蒂固。一部歌剧或是一首歌曲的成功,除创作者的一度创作外,演唱者的再度创作也极为重要,这也正是歌剧《白毛女》经久不衰,永葆光泽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民歌风格的多样性特征。在演唱作品时,不能像视唱练耳练习那样,简单机械的将歌曲表达,要深刻体会不同风格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如我国民歌《绣荷包》,该作品有多种版本,所反应的内容也几近相同,但风格各异。山西民歌《绣荷包》,内容较含蓄,曲调优美流畅。云南民歌《绣荷包》,曲调较活泼,所表现的感情更为浓烈。四川民歌《绣荷包》带有浓重的川味,歌词中运用了四川方言,进而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山东民歌《绣荷包》,语言质朴,该作品层层叙述了姑娘连夜赶制荷包,并将荷包送与情郎的故事梗概,歌曲中多用衬词,将山东的风土气息淋漓尽致的展现。
可见,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地域中会有不同的特色和表现方式。如在声乐实践中仅仅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作品,用同一种表现方式来表达作品,那么民族声乐唱法会逐步单一化,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够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极致的表现。因此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在将民歌多元化题材注入到民歌演唱中时,更应该注重民歌演唱技法的多元化。
基金项目:
本文为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院级科研项目《基于“民族性”的多元风格演唱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yjkt13。
参考文献:
[1]魏占河.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中国音乐学,2000,(04).
[2]李强.湖南怀化罗子山高腔号子浅析[J].中国音乐,2002,(02).
[3]宁萌.浅谈民歌演唱的风格把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4]陆沁.浅谈民歌演唱风格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