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巡礼

2015-03-23郭昕

艺术评鉴 2015年4期
关键词:壮剧藏戏非遗

郭昕

侗戏

时间:2006年(第一批)/2010年(第三批)

申报地区: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戏诞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的著名歌师吴文彩在侗族大歌(嘎锦)、琵琶歌(嘎琵琶)的基础上,吸收当地的汉族地方戏曲的程式与表现手法创造而成。主要流行在贵州省、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侗戏的曲调包括平板(普通板、胡琴板)、哀调(哭调)仙腔和戏曲大歌等。伴奏乐器使用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竹笛、芦笙等,开台和人物上下场时用鼓、锣、钹、镲伴奏。侗戏表演比较朴实,服饰、道具都是本民族普通的或稍加美化的日常用品,表演时一般由两人用侗语对唱。主要代表剧目有:《珠朗娘美》、《丁郎龙女》、《二度梅》等。

布依戏

时间:2006年(第一批)

申报地区:贵州省册亨县

布依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安龙、兴义等县。它是受汉、壮、苗族戏曲的影响,用布依语演唱布依族乐曲,在八音坐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布依戏的音乐由唱腔、器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份组成。其唱腔苍劲古朴,抒咏性强,分为正调类唱腔与民歌类唱腔两种。伴奏乐器有主要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和木叶。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用于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布依戏的代表剧目分为传统剧目、移植剧目和现代剧目三类,其中传统剧目的戏话、唱词均用布依族语言,最具民族特色。移植剧目大都来源于汉民族历史故事、唱本,以及其它剧种的移植剧目。现代剧目主要表现社会主义新时代,反映出布依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情趣。

壮剧

时间:2006年(第一批)

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

傣剧

时间:2006年(第一批)

申报地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有着“东南亚明珠”的美誉。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朝末年,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

傣剧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由于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傣剧的表演是在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

山南门巴戏

时间:2006年(第一批)

申报单位:西藏自治区

门巴戏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现在的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戏的剧本是直接使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习惯称呼这种戏曲为门巴阿吉拉姆,“阿吉拉姆”是藏族人对藏戏的称谓,因此“门巴戏”也可以称为门巴藏戏。

门巴戏历史悠久,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巴羌表演,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锣钹伴奏下,说、唱、舞错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会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曲调随内容和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门巴戏虽然受到藏戏的影响,但并未照搬藏戏的模式,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巴戏的表演源自门巴族的民间舞蹈、歌舞和宗教艺术表演,其音乐则源自门巴族民歌酒歌(萨玛),此外又吸收了门巴族的说唱音乐、古歌、悲歌和宗教音乐。

藏戏

时间:2006年(第一批)/2010(第三批)

申报单位: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藏戏是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藏语名为“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相传最早是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由于青藏高原各地文化传统与方言语言的不同,藏戏也拥有繁多的流派。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藏戏包括西藏拉萨觉木隆藏戏、日喀则迥巴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藏戏、山南雅隆扎西雪巴藏戏、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藏戏和青海黄南藏戏。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藏戏包括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申报的尼木塔荣藏戏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申报的南木特藏戏。

佤族清戏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云南省腾冲县荷花乡甘蔗寨

腾冲县荷花乡甘蔗寨,一个人口不过数百的佤族村寨,却因奇迹般地保存并流传下了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珍贵剧种——佤族清戏而名动一时。

表演时,台上有角色,幕后有帮腔,乐队也有一定规模。甘蔗寨流传下来的剧目有《姜姑刁嫂》、《芦林相会》、《安安送米》、《越墙成仙》等数十折。其声腔有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及清江引、下山虎、小桃红、柳叶青、哭相思等“九腔十三板”。过去,佤族清戏一般在春节期间走村串寨巡回演出,兴盛时“灯友”(演员)可成百,20世纪20年代后渐趋衰微几至灭绝。1984年,销声匿迹了半个世纪的侗族清戏终得重见天日,并一举登上了云南省农民文艺调演的大雅之堂,从而受到省内外戏曲界的热切关注。

彝剧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云南省大姚县

彝剧主要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地区和云南省内部分彝族自治县。 彝族最早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1947年,原楚雄州大姚县直苴乡(现属永仁县)小学教师用彝族歌舞编演过彝剧节目,但未普及。新中国建立后,一批革命歌曲和文艺节目传入彝族地区,一些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受其影响,运用本民族中流行的民歌小调和“跳歌” 形式编演文艺节目。1957年,大姚县昙华乡麻杆房俱乐部民办教师杨森采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动作与神态,以《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为唱腔,结合彝族民间歌舞,模仿汉族花灯形式编演剧目。1958年,大姚县昙华乡业余彝剧团参加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时演出了《半夜羊叫》 ,受到赞扬与肯定,并正式定名为彝剧,大姚县昙华乡也就成为彝剧的发源地。

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器乐曲结合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联曲体。主要曲调有《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大松平调》、《曼嫫若调》等,乐曲有《芦笙曲》、《唢呐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芦笙也是彝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唱腔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彝剧表演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彝族祭司(毕摩)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彝剧已创作演出近百个剧目,多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

白剧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是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明初,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

白剧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同时还吸收改编了部分民间乐曲;伴奏音乐包括传统吹吹腔的唢呐曲牌、打击乐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亦吸收了部分民间吹打乐和歌舞乐。有的唱腔按行当分为小生、小旦、摇旦、须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动作分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节拍、唱法分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另外还有《风绞雪》、《课课子》和白族民歌曲调《麻雀调》、《泥鳅调》、《朝山调》等。唱词多采用白族“山花体”格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称“七句半”。用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用“汉语白音”。角色按生、旦、净、丑行当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规律严谨,节奏鲜明,不仅舞蹈性很强,而且还有一些表现力强的武功。白剧只用红、黑、白、蓝、紫5色的独特脸谱,以区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伴奏乐队除保留唢呐和三弦两种传统乐器外,现已发展为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

猜你喜欢

壮剧藏戏非遗
藏戏面具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