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融资风险及其对策
2015-03-23周平彪
□文/周平彪
(中铁十四局五公司 山西·太原)
一、负债融资的概念及特点
资金是企业建立、经营和持续的基本和必备条件,在企业生存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资金对于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是必要的,而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而作为资金来源的融资行为就变得十分重要。货币在资金富余者和缺乏资金者中进行流动的过程称为融资行为。
企业融资由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两种方式。股权融资是指企业吸收投资人投入及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益进而用以再投资一种方式,是自有资金的投入,无需偿还。负债融资是指企业用信用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拥有一定期限使用资金的权力,并应允按一固定期限定期还本付息的一种有偿使用他人资金的融资行为。和权益融资不同,负债融资具备以下特征:1、筹集的资金必须到期偿还,利息必须按期支付;2、不会分散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3、其成本少于权益融资成本。
二、负债融资的风险
(一)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企业通过举债进行投资,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定责任,这就会给企业造成财务紧张。一方面在资金结构中,若企业的负债比率过高,可能出现企业运用举债借入资金投资的项目获得的收益低于预期;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要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这就使得企业资金上捉襟见肘,失去一些有利可图的对外项目。同时,用于产品投资研发的资金就会相对减少,导致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销售不畅,进一步造成财务危机。
(二)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随着负债规模的增大,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企业资产对债权人的保证能力降低,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风险也不断加大,债权人出于安全性考虑,不愿意将资金借给企业,导致企业的再筹资能力降低。同时,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大,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最终导致企业的再筹资成本增大。
(三)引起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冲突。由于借款利率相对固定,所以企业的股东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高风险、报酬率高的项目,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正面效用,使自身收益最大化,相当于用债权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但是,一旦投资失败导致企业破产,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相当于赌输债权人的钱。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一些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在某些高风险项目上的投资机会,这样就会使企业失去一些好的投资项目。
三、负债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负债融资风险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举借债务的规模大小,由于各个企业规模的不同,我们通常用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的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越高,表示企业资产中负债占用的比率越大。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到期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越多,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收益下降或亏损,那么企业将无法偿还到期的巨额债务,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负债的利率。负债的利息率是指企业按期偿还的利息占负债的比率。由于利息的还款时间相对规律,这就导致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定量的资金流出。利率越高,一定时期的利息支出就越多,对企业形成的资金压力也就越大。如果企业的投资的项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收益,那么按期偿还的利息就很可能导致企业短期上的财务困境。
3、负债的期限结构。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在时间上的分配。如果企业债务规划不合理,导致债务的还款期限过于集中,或者在债务期限选择上不合理如短期借款用于长期项目,那么企业很可能造成企业到期无法偿还债务。
(二)负债融资风险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会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的所有募集资金都来自股东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募集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债权人时,由于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就会变大,所承担的风险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而企业的经营风险又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等。经营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确定,而企业的负债又必须是按期偿还的,是确定的,那么就很可能因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发生债务风险。
2、资产的流动性。由于所处行业的不同,企业资产的构成比例也就不同。按资产的变现能力可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非的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当一个企业的资产的大部分都是由非流动资产构成时,那么企业在迫不得已需要变卖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时,因其变现能力较弱,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融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用短期借款作为融资方式时,当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飙升,就会导致短期借款利息的急剧增加,企业到期还款压力增大。
四、负债融资风险防范
(一)保持最佳的负债结构。不同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资产负债率也不相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负债比率,合理分配各种负债的还款期限。一般来说,在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前提下,企业的各个年度的还款额度应该比较均匀,这样不会给企业造成太大的债务负担。同时,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投资的收现期,来决定债务的付款期,使二者大体保持一致,这样既能保证企业到期偿还债务,又避免因资金的滞留造成损失。
(二)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偿债安全。企业建立偿债基金制度,为其在发行债券和取得贷款方面提供了保障,提升了企业的信誉。但是,在偿债基金的使用和治理过程中,要么还本付息,否则不能将其动用;如果债务人资金确实困难,的确需要动用的,应该有严格的相关审批手续和担保手续;有了偿债基金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借款信用,又可以避免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财务困境,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提高盈利能力。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前景等。但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企业的正常运转是企业不断存续的基础,是企业偿还债务获得盈利的源头。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紧跟消费者的偏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避免盲目投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使企业源源不断的产生现金流,形成经营上的良性循环。
(四)发挥负债融资的正面效用,规避风险。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用,本质为在利率稳定的基础上,企业获得高额收益时,只需对债权人支付一定额度利息,股东获得其他剩余利润。资本市场决定税后利息率,要靠提高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及选择适量的负债比率来推进权益净利率的增长,这样经过净财务杠杆的放大作用会使股东的权益净利率显著增大。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这会激励管理者努力去工作,来为企业谋取利益,进而使得自身获得高额收益。
[1]陈方平.关于负债融资风险控制的探讨[J].苏盐科技,2013.1.21.
[2]戴小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12.
[3]孙刚.论企业负债经营的资本结构及其优越性[J].管理观察,20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