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2015-03-23张星一
□张星一
安全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施工单位普遍关注和重视。通常来说,施工单位都比较注重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规定,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施工顺利进行。但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安全管理存在不足,对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从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蓄水、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工程施工量大,资金投入多,施工周期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和应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有所了解。
1.1 施工规模大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往往较大,施工单位多,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多。并且施工现场的工地比较分散,相互间隔距离较长,交通运输不便,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及管理难度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1.2 施工对象复杂
水利工程施工内容繁多,对象复杂,例如,土石方爆破工程、基坑开挖工程、隧道工程、导流工程、衬砌施工、洞室封堵等。这些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
1.3 施工环境较差
水利工程施工通常在野外进行,自然环境差,受汛期和季节影响较大,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施工人员居住在临时建筑物里面,生活条件较差,安全设施不到位。
另外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管理难度较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给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安全事故的原因往往取决于人、物、环境,而这三者又都受到管理的制约。
2.1 人的因素
指管理人员、操作工人、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重要致因。主要包括:忽视警告,忽视安全;危险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工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等等。
2.2 物的因素
指设备、原料、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是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条件达到时就会转化为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安全防护装置失灵;材料强度不够,工具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物品的堆放有缺陷等。
2.3 环境的因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指的是:生产环境的异常,即指湿度、温度、采光、通风、振动、噪音等方面;自然环境的波动:气象、水文、土壤等的恶劣变异。
2.4 管理的因素
管理的原因是引发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是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它包括: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错误;劳动组织不合理;技术缺陷,指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存在问题;没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或不健全,未认真实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上的问题则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通过分析上述引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1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管理对策
水利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从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入手,为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准备条件。
一是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水利工程中标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成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分解工作人员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选用技术水平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特种作业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各项规定。
二是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施工单位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促进人员综合技能提升,让他们学习安全管理相关知识,提高综合技能。常用安全教育形式为:典型事故分析、专题讲座、办宣传板等,这些形式能发挥教育和警示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更好指导将来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水利工程施工。
三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和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更好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降低损失。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到位,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前编制《安全防护手册》,分发给每位施工人员进行集体学习,让施工人员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然后组织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安全措施教育,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该结合施工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这样通过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施工人员心里有数,从而更好指导水利工程施工,为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奠定基础。
3.2 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对策
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把握重点,不留死角,确保每道工序施工安全。
一是把握关键环节,保证安全生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高空悬挑施工、导流洞衬砌封堵施工、大坝围堰筑堤施工、土石方爆破、深基坑开挖支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钢筋焊接加工、大型构件吊装等,都是施工关键环节,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部位。施工中要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专人安全盯岗制度,全面掌握工程施工基本情况,确保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关键环节施工安全。
二是落实标准化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施工中必须全面落实。要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方案,保证每道工序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并明确施工单位职责,有效预防安全隐患发生。
三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由于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许多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方法比较落后,难免发生很多人为的错误。通过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减少手工操作,增加机械作业,这样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3.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现场安全管理是重点和核心,也是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
一是建立作业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责任制、施工抽查制、安全交底制、安全用电制、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等,设专职人员监督各项制度落实。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和应对,保障施工现场作业安全。
二是严格预防安全事故。严禁无证上岗,特种岗位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做好电气设备维修工作,加强易燃易爆物品保护,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注重工序交替、工种交换施工,确保符合要求,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如果为了赶工期需要加班加点施工,应该加强现场监督巡视,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
三是对施工现场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每天现场施工完成后,要认真清理现场,由安全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离开施工现场,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3.4 应该系统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安全管理内容繁多,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为应对薄弱环节,应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注重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同时还要密切各部门配合,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4.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对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应该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具体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应对,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