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四种螨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2015-03-23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畜牧兽医站137200
苏 峰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畜牧兽医站 137200
李 勇 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乡畜牧兽医站 137200
田培东 吉林省通榆县双岗镇畜牧兽医站 137200
不同地区螨的种类和致病性不尽相同,因而牛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寄生于牛体的蹒虫主要有4 种,即牛疥螨、牛痒螨、牛足螨和蠕形螨。下面对这4 种螨虫病的生活史、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进行介绍。
1 牛疥螨
牛疥螨的生活史为10~17 天,可感染不同年龄、种属和不同性别的牛。直接接触发病牛或通过环境媒介可感染,但在外界环境中牛疥螨仅存活几天。雌虫在表皮内打洞,并伴发过敏反应,引起牛严重的瘙痒性和丘疹性皮炎,继而引发非疱疹性丘疹。感染牛试图减轻瘙痒时常引起皮肤损伤,继而出现渗出、结痂、脱毛、表皮脱落和皮肤增厚。起初皮肤损伤常发生于头部,并由此扩散至全身,这时皮肤皱褶处明显增厚。有些病例中还会伴发细菌感染。持续的瘙痒可使病畜虚弱、体况下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引起皮肤损伤和奶牛产奶量降低。与病畜接触后,工作人员的皮肤也会发生丘疹。病史、临床检查、接触人员的皮肤病变和皮肤刮取物的显微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极个别病例中需要进行皮肤活组织检查。该病需与牛痒螨和牛足螨进行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用有机磷浇泼剂、浸剂或喷洒剂治疗。将5~25mL7.5%的六六六液与6L 水混合(奶牛禁用)后进行治疗。将28mL 2%的二嗪农液与4.5L 水混合后进行治疗。用20%亚胺硫磷浇泼剂治疗。用4%苄氯菊酯浇泼剂治疗。按200~300ug/kg 体重的剂量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双甲脒:将0.025%的双甲脒溶液喷洒在动物身上,每只病畜喷酒5~10L,以浸透全身。病情严重时,7~10 天后再喷洒1 次,必要时可每隔2~3月进行加强治疗。用药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采取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用药泌乳期为48 小时。如果找不到以上药物,可用石灰/硫磺水喷洒治疗。但是该法的不足之处是需按7~10 天的间隔连续喷洒6 次。合成除虫菊酯类药物。
2 牛痒螨
牛痒螨的整个生活史通常为2 周,在宿主表皮上不打洞,离开宿主后可存活3 周。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由牛的颈后上部开始,然后扩散到牛的全身。病变部位表现为丘疹,有明显的瘙痒感觉,牛经常回头试图蹭痒,表现焦躁不安,继而发生广泛性浆液性渗出、结痂、脱毛和苔藓化。由于应激的作用,动物表现为虚弱、反应迟钝、生长阻滞、体重减轻、皮肤受损和奶牛产奶量下降。对患病牛皮肤新鲜刮取物的显微镜检查可作出诊断,应与牛疥螨病和牛足螨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同牛疥螨病,治疗时应确保彻底根除病源。据报道,牛痒螨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3 牛足螨
牛足螨寄生于牛的皮肤表面,对皮肤无侵袭性,以采食皮屑为生。在宿主上牛足螨的生活史为2~3周,但在自然环境中仅能存活几天。实验条件下牛足螨可存活10 周。本病通过接触传染。冬季时牛足螨大量繁殖,因而圈养奶牛足螨病的发病率较高。起初病牛的皮肤表现为非疱疹性瘙痒性丘疹,随后出现自我损伤,皮肤出现红斑、表皮脱落、渗出、脱毛和结痂。这些病变多发生于牛的四肢(尤其是牛的后肢)、乳房、阴囊部、会阴部和尾部,颈部和腹侧也会发生病变。对牛的皮肤新鲜刮取物的显微镜检查可作出诊断,应与虱病和其他螨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同牛疥螨病。夏季足螨病会自发消褪,患病部位仅限于四肢末端。
4 牛蠕形螨
一般认为蠕形螨广泛寄生于野生和家养动物的皮肤上,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而且主要寄生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于牛的蠕形螨有3 种,其在牛和其他动物上的生活史尚不清楚。母牛可通过哺乳接触传染犊牛。皮肤表面出现大量结节,有时发生继发感染。面部、颈部和肩部出现疔疮和毛囊炎,偶尔全身感染。该病通常无痒感,但会使皮肤严重受损,从而使皮革的售价降低。对皮肤刮取物和皮肤上结节的内容物进行镜检,可见大量的虫体和干酪样皮脂分泌物。皮肤活组织检查可见毛囊肿胀,内有蠕形螨寄生。继发感染时表现为毛囊炎、疖病和肉芽肿形成。应与皮肤癣菌病和嗜皮菌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对蠕形螨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预后通常有待观察。在有些病例的治疗中,有机磷浇泼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对预防该病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