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23张家炜
张家炜
(杭州市萧山区环境保护局,浙江 杭州 311201)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资源和环境要素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资源节约型、绿色低碳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列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之后,胡锦涛同志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完整阐述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单篇阐述了这一总体布局,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顶层设计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全体社会共识,生态文明建设也历史性地站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1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古代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张旭平,2001)[1]。建设生态文明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理念,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改造“人化自然”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借以支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总和[2]。
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高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是较为高级的一种文明形态。原始渔猎文明以血缘为本位,古代农业文明以土地为本位,近代工业文明以资本为本位,现代知识文明以能力为本位,而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为本位,以追求“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人更和谐”为目标,努力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
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排斥经济发展,而是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高度后的产物,没有丰富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生态文明产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没有生态文明的引领,经济发展就好像失去了方向,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从发展模式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新型发展模式。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提倡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道德伦理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而不是对大自然无限的索取。人也不过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人和自然在这个意义上是平等主体,人类必须要尊重自然界,承认自然界的权利,承认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抛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者”、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
2 生态伦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伦理问题的提出,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在哲学、伦理学的范畴,由重点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关注自然以及人化自然的伦理性、权利性和价值性,以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良性发展。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42):120.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多种角度对矛盾的解决进行了阐述,而在研究生态文明和工业污染问题时,多数学者借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即自然(包括人工化的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又影响着自然的发展和变化,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张红梅(2004)[3]就从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性入手,阐释了不合理的人化自然过程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提出必须尊重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环保意识。
二是环境伦理学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环境伦理学在西方兴起开始,我国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它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中心主义学说进行重新讨论,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曾建平(2007)[4]、于林(2003)[5]等学者就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入手,从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进行阐释,呼吁尽快转变生态环境伦理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治理好被污染的环境,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排放。
三是传统中国哲学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观中,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儒家推崇“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佛教强调“爱物厚生”,要树立世间事物与人的平等性。王海英(2012)[6]、王志禄(2013)[7]等学者中国传统哲学和先秦儒家哲学入手,分析了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伦理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战略性高度和全球化角度。国际上《寂静的春天》、《增长极限》和《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报告的出台,揭示了伤害自然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事实,提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问题,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初步反思,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实践,拉开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序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达到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以人类为中心、资源利用粗放、代际分配与消费不公等伦理问题。
3.1 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
跨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环境问题出现利益化的特点,其实质是环境伦理问题,是人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问题,是人类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田文富,2010)[8]。从环境正义角度来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深蒂固,使得一直以来人类就将自己置于毋庸置疑的主体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改造甚至征服自然以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需要(何建华,2012)[9],一切以人类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类根据自身利益和好恶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索取、利用,缺乏保护和发展,存在明显的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从社会关系角度来说,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不光是与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有关,还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利益的调整(曾建平,2007)[10],一定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的体系中去考虑。要尊重和保护自然,承认自然有着独有的内在价值以及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受到与人类一样平等的道德待遇。如果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味承袭“天人合一”思想中被动和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就不能充分发挥改造自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人既具有有别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又受到自然的客观制约性,所以生态伦理观应立足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只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无限制地向自然界进行不合理索取,各种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消耗高;单位资源产生的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2014年全国总用水量6095亿m3,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47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96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59.5m3②数据来源:水利部,2014年水资源公报,http://www.mwr.gov.cn/zwzc/hygb/.,平均用水指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较为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使得排入大自然的污染物总量的增加,直接或简介的引起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紧张,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全国Ⅲ类水质以下河道占到50.6%③数据来源:水利部,2014年水资源公报,http://www.mwr.gov.cn/zwzc/hygb/.。
3.3 不公的代际分配与消费
生态资源的代际公平分配与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责任。既满足当代的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为资源的代际分配与消费中,本代人同后代人相比,处于一种唯一的和无竞争的地位,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既成的资源环境。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本代人利用了,下代人就无法利用。如果本代人在利用资源的时候,由于过量使用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消费资源的权利,对后代人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果由于本代人在消费时采用不适当的方式,破坏了可再生资源持续繁衍和成长的条件,也会对后代人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如果缺乏平等、公正的观念,不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只有为人类服务的义务而没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因为自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法直接表达自身的意愿,只有在合适的时候将这种受到污染的权利反作用于人类。企业废水中排放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看似流到了河流中,其实又在鱼类等水生生物中富集,到了餐桌后又还给了人类自己。
4 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伦理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大力加强生态伦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类持有的道德自觉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自然界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尊重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爱护各种动物和植物,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要建立一整套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绿色GDP核算体系,扣减环境和生态成本,其数据能反映真实的发展水平,能够为决策提供判断依据。特别是出台能够修正地方官员决策的考核标准,也就是官员环保考核。环保考核应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还应包括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三是要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用完善的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政策,可让高收入阶层出资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我们还应建立国家产业补偿制度,建立有地区差别的环境政策。
[1]张旭平.“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9(2):86-90.
[2]荣开明.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武汉学刊,2010(6):4.
[3]张红梅.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12,58.
[4]曾建平.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20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49-55.
[5]于林.生态环境问题与建立新的生态环境伦理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1-4.
[6]王海英.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视域下的环境伦理考察—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背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3):23-27,33.
[7]贾英健主编.伦理与文明第1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5-181.
[8]田文富.环境伦理与生态和谐[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5:18-21.
[9]何建华.发展正义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11:202-215.
[10]李庆瑞.实行最严密的环境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5-6.
[11]周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72-74.
[12]罗丽.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环境法体系的完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75-78.
[13]杨朝霞.破解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82-85.
[1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