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美学研究简述

2015-03-23吴余青熊兴耀

湖南包装 2015年3期
关键词:美学园林评价

吴余青熊兴耀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园林美学研究简述

吴余青1熊兴耀2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园林美学是运用美学原理来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规律的学科,园林美学的形成也受到美学发展的影响。文章从美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美学研究发展、中国园林美学概述、西方园林美学历史概述等几个方面,对园林美学研究进程进行梳理与概括,为进一步研究园林美学评价做基础理论研究准备。

园林美学;审美;美学评价

1 美学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美”,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先秦审美文化的两个主要脉络有:一个是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宣扬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一个是庄子倡导“天地有大美”的自然境界。儒家与道家互相补充融合,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主要线索之一。同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文化,被黑格尔称之为“美的阶段”。当时有《奥德赛》等神话史诗,柏拉图的《理想国》、《大希庇阿斯篇》等,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这些作品都表达出古希腊时期崇尚美的民族特征。文化史家威尔杜兰认为“希腊艺术是理的表现,是不再毫无条理地呈现出与现实不相干的部分,而是在捕捉闪耀的事物精华,以及描绘人的理想与希望。雅典人忙着追求财富、美及知识,以致无暇顾及善” (《世界文明史》,2010)[1]。

尽管美及审美文化古以有之,但“美学”这个词汇的出现要晚得多。直到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滕通过发表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才首次提出美学的概念。“美学” 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鲍姆加滕的《一切美科学的基础教程》,其英文为Aesthetics, 来自希腊文aisthetikos,即“凭感官可以感知”。其后正式命名《美学》并出版。这标志着美学这一学科的正式诞生,他也因此被称之为“美学之父”。《美学》中阐述美学是“一切感性认识的科学”,是“自由的理论”、“美的思维艺术”、“与理性相类似的思维艺术”。简而言之:是研究审美主体情感的“感性认识论”,与清晰、严谨的理性认识截然不同,因此“情”“知”“意”是美学三大方面。

随后康德先后出版了研究人的理解力的《纯粹理性批判》,和研究人的实践力的《实践理性批判》,研究人的审美能力即判断力的批判,并于 1790 年出版《判断力批判》一书,试图证明美学(美)、认识论(真)、本体论(善)可以在哲学上三足鼎立。但康德的美学有许多矛盾,他认为美是“理性概念的愉悦”,是“无目的”的,又说“美即道德的象征”。既说“审美趣味没有客观规则”,要“找美的普遍标准也是白费力气”。接着又说“可以找到一种审美的趣味的经验性的标准”康德的矛盾性使美无法成为真善两者之间的桥梁。依照康德的理论,只有人类才有美感,美有无意义只是对于人类而言的(朱光潜,1963)[2]。依照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体系,绝对的理念是从纯粹的思维逻辑阶段,首先变为以感性形式表现的自然阶段,再变为理念与自然统一的精神阶段,相应的依次建构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研究对象是艺术,宗旨在于探索人如何通过情感方式认识真理而实现自由。

从西方美学发展来看,美学是通过理性的反思

感性对象的学科。其以协调主客体关系,研究对象为感性的。以艺术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艺术。

2 中国的美学研究发展

中国最早使用“美学”二字,是由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从日本引进的,(这一词源于19世纪的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翻译的法国美学家维康的著作《维氏美学》而得来的)这是汉字文化中最早使用美学一词的记录。因而在中国使用美学一词已有100多年历史。

2.1 中国美学研究发展历程

100多年来,以时间为顺序,中国美学研究大致可分为3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晚清到 1949年。这一时期是美学在中国的形成期,梁启超等人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美学理论,王国维等人引用介绍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进而为“境界说美学”。蔡元培提倡“美学”替代宗教。鲁迅、宗白华、朱光潜、蔡仪等多元美学思想,形成了第一次的美学热潮。

第二阶段,1950年到1980年代中期。1950年到 1964年,中国引发了一次关于美学的大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就哲学的立场思考美学问题,探索美的本质与根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统一的?并形成了四大美学流派: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社会论;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以高尔泰先生为代表的绝对主观论;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文化大革命之后,四大流派依然是争论不休的,但已系统地吸收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使美学的各种问题得到更全面的思考,摆脱了以前只局限于哲学的命题,更加注重美学本身,从美学的本质进入到美的本体研究。

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至今。美学在这一阶段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束缚,参与时代的议题,科技整合等,更加深入的探索美学的存在与合理性的问题。引导出了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科技美学、生命美学等等,形成了多元化美学。

中国美学研究这100多年,有2个值得思考的美学倾向:一是从真善美到和合美学;二是从美学到感性学。

2.2 两个美学研究倾向

2.2.1 从真善美到和合美学,这一倾向可视为中国美学对康德的美学鸿沟跨越的尝试 李泽厚先生以康德美学为出发点,提倡“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归纳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为:以审美境界为人生最高境界,还包括了4个统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并赋予古代人道主义精神。

随后叶郎先生发表《对有关中国古典美学一些流行观念的考察》,反驳了学术界一些流行观念。西方美学注重哲学认识论,因而非常讲究美与真的统一;中国美学非常注重伦理学,讲求的是美与善的统一。西方美学侧重理论形态,有其系统性;中国美学侧重经验形态,是直观性与经验性的,是随感性和即兴式的。并历数了孔子、老子、庄子、等众多的美学家、艺术家的审美思想,强调中国古典美学是既注重美善的统一,也注重美真的统一(叶郎,1985)[3]。

张立文先生认为必须构建中国现代美学的理论模式,提出和合美学。他认为理学美学的特征是“上达与下即、道体与器用、理性与格致、宗教与科学、心灵与世界的冲突融合,及求善与求真冲突融合,便是美的和合心灵境界。”审美愉快的发生是审美的主客体、情景、心物、结构功能的之间的关系和合。“和合是审美情感的境界,亦是审美活动的本真。”因而他认为“和合既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之精髓,亦是中国各家各派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是中国美学殊途同归的道。”由此可见,康德的美学鸿沟并没有被跨越(张立文,2006)[4]。

2.2.2 从美学到感性学,是中国美学现代性的诠释《感性学发微》中将美学还原为“感性学”。书中认为:美学是西方将感性学简单的定位,是“审美文化的贵族化倾向,审美情节的弊端,美学的偏颇,理论研究的狭隘”。他将审丑也纳入研究的范围,其目的在于要诠释现代美学中出现的多元化的,美丑并存的文化与艺术现象。但,其感性学仍然是研究阶段,不能成定论(栾栋,1996)[5]。

3 中国园林美学概述

中国的园林美学评价源远流长,在各类史料中均有记载,唯一可惜的是比较凌散。本论文借用中国园林历史发展阶段来作为时间的线索阐述。

3.1 先秦至两汉时期

先秦至两汉时期,长达 1200年的时间跨度,是中国历史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并形成了第一个高潮,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现存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国语·楚语上》中有一段楚灵王与伍举论美,楚灵王持“目观则美”的美学评价立场,而伍举认为美离不开功利、有用,初步确定了园林美学的评价应有表观与内涵两重含义,是后世美学评价的基础。虽然上述论述都很片面,缺乏系统性,但时代意义明显,比西方论美要早1个世纪左右。

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中,对园林美的评价定为“高、大、远”,概括性的突出了园林中的台榭、苑圃、驰道的各自的主要特征,具有鲜明的概括性。虽然是针对具体园林要素的评价,但其所建立的“评”的标准,是最早的园林美学评价标准,为后世的诸多评价指明了方向。晋代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用诗词语言将充满艺术情调和书卷气息的园林审美情趣展现给世人,形成了中国园林美学评价的另一个高峰:意境美。这是中国园林对世界园林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南朝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将老庄哲学引入到美学评价中来,对园林美学评价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将其引入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探究中来,赋予园林美学评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趋势发展到唐代,与文人的山水田园诗结合,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广泛关注,使得园林审美地位进一步提高。《西京杂记》表述汉代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园林美学评价的对象拓宽到动物的美学价值,脱离了单纯的山水论园范畴,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美学评价的对象范围。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了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的经历。这是动物从狩猎对象到欣赏对象的历史性转变,也是在园林美学评价中将观赏者的个人情感要素引入评价中来,是美学评价的一个巨大进步。

3.2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时期,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园林美学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样引人注目。

唐代的白居易《草堂记》、《池上篇序》,李德欲《平泉山居草木记》等文章都肯定了植物在园林美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后世所谓“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植物审美的形成与此息息相关。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宋代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宋代以及宋代以后的园林审美建构中,天然的、客观的因素和人工的、主观的因素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的渗透度也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美学评价多出现在诗词中,“园林情调”成为当时的重要评价标准。

唐代兴起的群众游园之风,在宋代发展到了极致,公众的群体游园活动推动了园林美学评价的进一步发展。造园家、园林设计、参与公众三方联系到一起,美学评价的主体开始增加。而“公众参与”这种形式将美学评价的主体范围扩大,是我国园林美学发展史的一次重要突破。

这种背景下,使得“写意”成为中国园林美学的重要评价标准。正如韩玉涛先生在《书意》(1992)一文中说:写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观,是中国艺术的艺术方法。它是迥异于西方的另外一种美学体系。同时宋代园林美学的潜态开始向显态作明显转化。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对山水花木与四季天时交感而无穷的美学原则的揭示;如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对园林审美主体的情性和合目的性的“善”的论析,以及自我超越论的发明,畅神明道论的阐释,成为文人写意园的理论纲要;司马光的《独乐园记》、朱长文的《乐圃记》都对园林生活之乐作突出强调,这些都极具美学价值。可以说在宋代,中国园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3.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虽然历史的发展状况各异,但因为

“清承明制”的原因,中国园林的发展并未割裂,表现出明显的一贯相承之势。

明代王世贞的《古今名园墅编》中有“人巧易工,而天巧难措”的论述,即是技术的阐述,也是论述人工美与自然美关系的重要美学思想。同时他在《安氏西林记》中又提出了园林的另一个重要实用价值:食用。明代的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园林专著,对于造园的意义,园林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多种审美关系以及造园建筑的艺术、技术等等都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是一部创世之作。计成在《园冶·自序》中就揭示了江南园林的一条重要美学评价规律—— 假生于真,以假拟真。《园冶》所倡导的园林美学评价的标准、原则等具有可实践性[6]。明末的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将既重客体,又重主体的美学评价标准揭示得非常清晰。

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侧重对园林审美特点的研究。清代的叶燮是著名的美学思想家,有《滋园记》、《假山说》、《二取亭记》等著作,都表达了他本人对于园林美学的深刻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美本乎天”,“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的观点,在园林美学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从世俗、功利的观点看待园林美,着眼于从自然物的价值观来评价“大观园”的美[7]。

3.4 近代时期

自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园林美学发展受三个方面的影响非常明显。

一是,中西方思想与审美的碰撞,这种碰撞即有中西合璧的审美典范的诞生,也造成了中国园林审美的一定程度的混乱。二是,技术对园林审美的影响,诸如力学的发展,新材料的使用等,最初是对园林要素的建造技术变革,而后这种变革产生了其自身的审美诉求,使得诸如工业技术美、材料美等相继出现,即是对传统园林审美的破坏,也是多元审美建立的开始。三是,社会心理的影响,动荡的社会打破了原有文人的自娱自乐式的园林审美,使得园林美学从社会的精英阶层向普世大众扩展,虽然混乱,却对园林美学服务对象的扩充起了很大作用。[8]

4 西方园林美学历史概述

与东方园林美学的发展类似,西方园林美学虽在各个时期多有论述,但同样缺乏体系。本文从西方美学历史发展中寻找其中的片段。遵循同样的时间线索,将西方园林美学的发展按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三个时期做论述。

4.1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

西方审美学说的最早范例是毕达哥拉斯学说: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传说有一次,他路过一家铁匠铺时,听到不同大小的五个铁锤打击铁砧时发出的“叮叮当当”声音很有节奏,像一只悦耳的乐曲,深具研究精神的毕达哥拉斯在称过这些铁锤的重量后,得到了如下比列:

6∶12=1∶2,6∶9=2∶3,6∶8和9∶12=3∶4

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毕达哥拉斯发现弦长成一定比例时能发出和谐的声音,进而得出结论: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认为“和谐就是美”,美即是数,数即是宇宙的中心结构,艺术家是探乎宇宙的秘密的。毕达哥拉斯数的美学也是一种本体论美学,他们的数指事物的结构,是本体论的,而数的和谐是美,所以数又是审美的。

苏格拉底所探索的是人本主义美学观,其核心就是“比例”。比例,它既是事物自身的比例,也是另外一种事物与使用者本身的比例。人本主义美学观认为美要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美的基础。苏格拉底的合目的性是与人相关的,所以美不仅要有用,还有有观赏价值(朱光潜,1963)[2]。

古希腊两位哲学家的美学观点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们所确立的关于美、数、和谐、比例、人、目的性等观点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4.2 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被誉为欧洲的黑暗时期,发展的成果有限。在美学方面,中世纪美学强调“和谐就是美”,

这一观点主要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圣·奥古斯丁认为数学——是审美的标准;和谐与对称控制着数。可见其发展仍然是古希腊“数与美”观点的延续。

4.3 文艺复兴时期

17世纪初的笛卡儿认为,美的标准应该是可变的,而实际上美的标准是由快感的普遍性决定的。但是对这位有高度数学修养的哲学家来说,这种可变形又有其不变的因素。他说,一般说来,无论美,也无论愉悦,都仅表示我们的判断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笛卡儿也认为:美是平稳的刺激,其美学准则是在数学与逻辑学上的。把源于精神生活,源于人的精神因素自然结合的那种理智上的快乐,放在通过调节欲望而产生的健康和舒适之上。

这一时期,形式美日益变成了由艰苦得到的科学所能提供的美;光之美日益变成了某种荣誉或艺术所能赋予伟大人物们的“赞词”;象征美日益变成了精美的装饰和令人愉快的外在关系。所以,一种精神在美学中出现了。

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康德的美学体系认为:美是引起人们愉快的感性形式;美协调着想象力和理解力;美具有普遍性;美是道德观念的象征;从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探讨审美的判断。克罗齐认为:精神与文化有自主性,反对历史唯物论;美是感官直觉的产物。

西方园林在文艺复兴以来,对于数的应用的尝试,对于精神在美学中的应用的尝试,与此时期西方美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透过这些美学观点,可以看出同时期西方园林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5 中国现代美学观点及其对园林美学评价的影响

讨论园林美学,笔者认为还须结合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来谈,二者是依存的关系。同时也要认识到,园林美学评价的独立性,所以用分析与借鉴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就十分必要。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受几个关键人物的影响非常明显。朱光潜认为,美是直觉(艺术即直觉);美是心藉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美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直觉活动限于创造和欣赏的刹那;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要能融合一气,这种融合就是美。其理论的中心是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美是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的交互作用。另一个代表人物李泽厚认为,美以乐为中心;美是线的艺术(节奏与韵律);美是情理交融,是真与善的统一,是自由的形式;美是三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儒家(孔孟)讲人道,道家(庄子)重自然美,屈原崇道德。其理论中心是排除以唯物或唯心观点论美学和美是主观实践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而高尔泰反对把美归结为积淀,强调文化的创造与未来性;美感来源于感性动力,艺术则是一种生存的努力。他的理论中心是:美是自由的象征。宗白华美学精华和核心则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通过历来美学文献的回顾,不难察觉,在近代美学发展的趋势中,已逐渐放弃了“唯心、唯物、心物之间”这些理论,取而代之的是更直接、更具有实践性的美感追求方法。上述代表人物所阐述的中国现代美学观点对中国园林美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所持的观点与内涵的一部分可以吸收到中国园林美学评价中来,是中国园林美学评价的标准的一部分。

[1] 世界文明史.第三卷 希腊的生活 P228;第四章 伯克里利时代希腊的艺术——第一节生活的装饰[M]. 2010.

[2]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 叶朗. 中国美学史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 张立文. 和合学(上下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栾栋. 感性学引论[J]. 西北美术,1996(2):41-46.

[6] 计成. 园治注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曹雪芹. 红楼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 朱钧珍. 中国近代园林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9]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吴余青,女,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123076857@qq.com

熊兴耀,男,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ongxinyao@caas.cn

2015-08-18

猜你喜欢

美学园林评价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外婆的美学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