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大豆根部健康和胞囊线虫侵染相关的根际细菌群落

2015-03-23宋洁,YingboZhu,JianqingTian

大豆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胞囊菌门青霉

采用Biolog和16SrDNA克隆文库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处理的大豆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包括健康大豆植株(healthy)、被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侵染的大豆植株(SCN)和被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但用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s)YES-2菌株处理(SCN+淡紫拟青霉)的大豆植株。Biolo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3个处理之间根际细菌群落的底物利用方式差异显著,并且健康大豆植株的底物丰富度和代谢多样性最低。16SrDNA分析将大豆根际细菌分为7个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一个未分类确定的细菌类群。与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植株相比较,健康大豆植株处理下根瘤菌和放线菌的比率较高,而拟杆菌和厚壁菌则结果相反。另外,淡紫拟青霉显著影响了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植株的根际细菌群落。这些结果显示在侵染过程中,根际细菌群落在大豆根际生物条件的改变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要鉴定在大豆胞囊线虫病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根际细菌群落特殊的变化,并研究这些变化与病害的控制、大豆健康和大豆生产的潜在联系。

猜你喜欢

胞囊菌门青霉
野生树鼩与人工饲养树鼩消化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组成的比较研究
饥饿与重摄食对河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昆虫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价值分析
抗大豆胞囊线虫SCN3-11位点的KASP标记开发和利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非HIV感染儿童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应用
产IMP-1型碳青霉烯酶非脱羧勒克菌的分离与鉴定
大豆连作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相关细菌群落的影响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