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裂后卡管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3-23宋征杨涛薛永强

化工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吉林长春口井老井

宋征杨涛薛永强

(1.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吉林长春130000;2.吉林油田勘探部,吉林长春130000;3.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吉林长春130000)

压裂后卡管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宋征1杨涛2薛永强3

(1.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吉林长春130000;2.吉林油田勘探部,吉林长春130000;3.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吉林长春130000)

××油田在压裂开发中存在压后卡管柱现象,即压裂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管柱无法起出,最后不得已采取大修解卡,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我们通过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成功的解决了此技术瓶颈,为××油田的快速开发奠定了基础。

压裂;卡管柱;解卡

1.概述

××油田隶属于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平均井深2900m,投产方式为射孔后压裂投产,由于地层水敏严重,产量递减快,年递减率达到20%以上,年平均老井补压在30口井左右。自2010年3月份大规模开发以来至今,在老井补压中共出现压后卡管柱8口井,其中强拔解卡4口井,大修处理4口井(80万/口),直接造成经济损失300多万。由于受此问题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动用。

2.压后卡管柱单井实例:伊××井

2.1 基础数据

斜井,最大井斜15.77,对应井段1200米,钻井完井日期2009年11月6日,人工井底2668.93米,联入4.8米;油层套管P110*139.7/121.36mm。

该井于2010年2月8日投产,投产层位为93-95号层,射孔井段为2623米—2616.4米,射开6.6米,压裂前该井平均日产液5.8吨,沉没度153米。

本次压裂为补孔压裂,目的层段为68-72号层,射孔井段为2388.8米—2368米,射开13.4m,设计加砂量50方。

2.2 管柱结构

井下管柱(由上至下):φ88.9mm*6.5mm N80平式油管——高压封隔器PSK344-107G(2350.16m)上接高压水力锚——高压封隔器PSK344-107G(2390.1m)上接无滑套喷砂器——2根φ 88.9mm*6.5mm平式N80油管+高压丝堵(2389.67m);

2.3 大修解卡处理过程

2011年2月11日:试提负荷达到75吨,未能解卡;上下窜油管,负荷在56---65吨之间波动,总共窜10次以上,加深的油管接箍下深最大达到7米,当负荷达到35吨时,开始起压裂管柱。起第3根时负荷降为24吨,一共起出10根压裂管,负荷不增,起出油管超过油层段60米,解卡成功。

起出封隔器后发现:水力锚收缩完好,一封胶筒靠近上台阶的部分损坏,二封胶筒全部脱落,2根尾管内全是压裂砂。

3.压后卡管柱原因分析

3.1 压裂后卡管柱井共有以下4个共性特点:

①全部是老井补压,莫里青油田有老井补压和新井压裂,对于新井压裂从未发生过压后卡管柱的现象,已经发生的8口压后卡管柱井全部是老井进行二次压裂时发生的。

②压裂放喷结束后打开井口上提压裂管柱时,强拔至50吨管柱没有任何伸长,井口蘑菇头纹丝不动。(正常起压裂管柱时吨位一般为30吨左右)

③反循环洗井时,没有憋泵现象,均能正常洗通,井内有一定的循环通道。

④发生压后卡管柱的井管柱结构全部是双封单压井,对于单峰单压井和双封双压井,从未发生过压后卡管柱现象。

3.2 压裂施工因素分析

8 口压裂后卡井的老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基本平稳,均未出现砂堵现象,后置液用量采用等量顶替,可能造成二封以上有少量沉砂,但卡井的8口井在洗井过程中均可洗通,说明喷砂器以上通道是畅通的,压后卡井与压裂施工质量关系不大。

3.3 压裂管柱结构与卡井的关系

伊通地区压裂延用近两年成熟做法:采用双锚定式水力锚(544-114B),封隔器采PSK344-107G扩张式封隔器(耐压70MPa,耐温120℃),油管采用3寸平式油管,同时为了避免井眼轨迹不直造成压裂工具串卡井,封间距全部保持在20米以上,为了避免因压裂过程中沉砂,尾管采用20米。分析认为压后卡井与管柱结构无关。

3.4 二封距离油层底界过远是否可以导致卡井

从8口正常起出的双封单压井来看二封距离油层底界的距离有长有短,在0.45-2.86m之间。8口卡管柱井二封距离油层底界的距离在0.68-2.73m之间,可以排除二封距离油层底界过远引起砂卡的可能。

3.5 新老井对比

2010年至今新井已完成压裂施工60口井/81层,其中单封缩径管压裂施工39口井,双封双压21口井/42层,均未出现压后卡井现象。而老井施工38口井/49层,单封缩径管压裂8口井均未出现卡井,双封压裂30口/38层,卡井8口,卡井比例高达26%。分析认为卡井与新老井有直接关系,老井一方面受井内流体影响可以导致封隔器胶筒性能的变化,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补孔压裂的层压后与已投产层存在压力差,目前伊通地区压裂停泵压力多数在20MPa左右,而已生产层地层压力小的仅6MPa左右,层间压差大势必造成压后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造成在二封上部形成砂桥卡井。

3.6 压后卡管柱综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要彻底的弄清楚压后卡管柱的具体原因,必须首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①只考虑压裂砂,不考虑其他因素,压后出砂砂埋封隔器会不会导致卡管柱?砂埋封隔器肯定能卡管柱,这毫无疑问。在单一压裂砂砂埋封隔器的前提下肯定会卡管柱,但是管柱仍然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不会被卡死。

从大修和强拔解卡后起出的压裂管看,二封下两根尾管内均发现大量压裂砂,可以肯定,压后出砂造成二封上部形成砂桥是压后卡管柱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补孔压裂的层压后与已投产层存在压力差,层间压差大势必造成压后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一是造成在二封上部形成砂桥卡井,二是引起封隔器胶筒变形不易收缩卡井。

4.结语

4.1 砂卡时砂子来源分析和预防措施

4.2 防止水力锚、封隔器下入位置不准引起卡管柱

4.3 为防止压后倒灌所采取的措施

猜你喜欢

吉林长春口井老井
院子里有一口神奇的老井
问月
老井
吉林长春:全力推进粮食作物抢收快收
快看!小画家来了
食品专业英语慕课化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机采井集中热洗方法及节能效果分析
缤纷世界我来绘
老井
陈毅当红娘为叶飞牵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