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
——基于尉犁县211户棉农的调查

2015-03-23尹军军余国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尉犁县棉农社会化

尹军军,余国新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
——基于尉犁县211户棉农的调查

尹军军,余国新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以新疆尉犁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了尉犁县3个乡9个村211户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付意愿和需求现状。采用规范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不均衡错位表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不均衡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结构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培养合格的农技服务人员、改进农村信用社服务体制、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等建议。

棉农;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供给;供需不均衡

要因地制宜地满足不同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就应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进行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导致了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不足[1],即棉农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供给不足[2],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3-4]。而以往的研究在较长时期内侧重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研究,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及其与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择新疆棉花产业大县尉犁县为调查区域,对棉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现状以及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性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结构和内在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依据。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对象

为了解新疆尉犁县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1月至3月对新疆尉犁县3个乡9个村的棉农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30份,剔除某些缺失关键数据的样本,剩下的有效问卷2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74%。

1.2 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对棉农的调查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择若干棉农进行预调查,检验问卷的实用性和可信度。第二阶段,正式调查,在充分考虑调查地点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乡(镇)、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棉农调查样本,进行正式调查。第三阶段,整理了正式调查资料后,根据分析研究的需要进行补充调查。

1.3 调查内容

棉农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1)棉农户主及家庭基本情况;(2)棉农所在村镇交通、合作社等基础设施情况;(3)棉农家庭农业生产基本状况、风险偏好、经营目标等;(4)棉农获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项目内容、渠道以及对服务的需求;(5)棉农接受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决策和影响因素,包括资金、亲戚朋友影响等因素;(6)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包括政府、合作社等在社会化服务中所起作用的看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技术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从表1中可以看出,棉农获取生产技术的最主要渠道是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其比例达41.71%,其次是通过邻居亲戚朋友介绍以及技术示范和观摩,这两种渠道所占比例相当,均在29%以上;第三是互联网或手机信息;而传统的书刊、科技小报和宣传册等方式所占比例最小,仅23.70%。这说明,基层的技术服务供给主要还是依靠大众传媒,技术服务渠道较窄,难以满足不同棉农的生产技术需求。

由表1还可看出,棉农最希望技术人员提供个别辅导(29.86%),或是通过示范户或种植大户辐射带动(29.38%);其次是希望通过服务合作社协会获得技术指导(26.54%);第三是以黑板报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25.12%);第四是希望技术人员发放小册子或资料进行技术指导(22.75%)。这说明,在获取技术指导的方式上,棉农更倾向于通过实践性较强的协会、技术带动等方式获得技术指导,缺乏实践性的单纯发放资料难以满足棉农获取技术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一定种植规模的棉农对现有的11种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排名中(表2),种植面积为0~3.27 hm2的棉农中,有41.61%对新品种技术的需求程度较高;种植面积为3.33~6.6 hm2的棉农中,有30.61%对播种技术需求程度高,有34.69%对田间栽培技术的需求程度高;种植面积在6.6 hm2以上的棉农中,有36.00%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程度高,有36.00%对科学施肥的需求程度高。同时,调查发现棉农对残膜回收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秸秆粉碎技术等的需求程度普遍较低。

2.2 农业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由表3可知,棉农获取农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是农村信用社和银行,来自这两个渠道的资金占到69.66%;而其他资金获取渠道还有自已积累、亲朋借助以及通过棉花销售加工和农资企业获取,其占比均在20%以下。这说明基层的金融服务供给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以满足棉农扩大再生产时对资金的需求。

从表4中可以看出,种植面积在6.6 hm2以上的棉农中,有56.00%对专业组织提供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需求较高;种植面积为0~3.27 hm2的棉农中,有35.04%在棉花生产的过程中,迫切希望获取生产性资料的担保,有24.82%希望为其提供信用评级证明,还有25.55%对介绍贷款渠道的需求较高;种植面积为3.33~6.6 hm2的棉农中,有34.69%因为棉花种植面积相对较大,承受了较大的种植风险,因此他们最希望获取的金融服务是帮购农业保险。另外,调查发现棉农对组织贷款的需求意愿普遍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棉农通过正式渠道获取资金难度大的现实问题。

2.3 农业保险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由表5可知,棉农了解保险的渠道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保险营销员、亲戚朋友、村干部、其他等8种,其中主要渠道为村干部推荐、保险营销员介绍和广播,分别占比36.49%、30.81%和24.17%。而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取棉花保险信息的棉农较少。

在“如何防范自然风险”的调查中发现(表6),种植面积在6.6 hm2以上的棉农中,有52.00%会购买保险来防范自然风险;种植面积为3.33~6.6 hm2的棉农中,有21.27%选择储蓄存钱来防范风险,这部分棉农的传统观念较强,认为储蓄是唯一防范风险的方式;还有38.78%在遇到风暴、干旱等自然风险时,会采用其他措施来进行防范;种植面积为0~3.27 hm2的棉农中,有12.41%面对自然风险选择听天由命。整体来看,棉农的参保意识比较淡薄,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可供选择的保险机构少, 保险险种少;第二,棉农缺乏市场主动性,对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对农业保险对棉花种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棉农甚至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会加重农民负担而不愿投保;第三,收入水平不高,这也是制约棉农投保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

2.4 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由表7可知,棉农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有邻居亲戚朋友告知、观摩、讲座培训、电视、广播、互联网、录像光盘、技术示范、书刊和科技小报、推广部门、电话等11种;其中,通过电视获取、电话、广播、互联网,书刊和科技小报是其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比均在20%以上。

从表8中可以看出,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强度存在差异。其中,种植面积在6.6 hm2以上的棉农中,有44.00%对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信息的需求较大;种植面积为0~3.27 hm2的棉农中,有40.88%在棉花销售的过程中,对获取农产品价格信息更加迫切,还有35.04%对农药、化肥等农资信息的需求更高;种植面积为3.33~6.6 hm2的棉农中,有30.61%希望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还有38.78%希望获取农产品加工信息。

上述结果反映出尉犁县覆盖县、镇、村(社区)三级的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信息服务协会,较难满足和适应棉农对信息的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需求,导致棉花产业信息服务供给不足。加之棉农的文化水平不高,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有限,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棉农及时获取信息服务。

3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依据经济学中均衡的定义,笔者所研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均衡,是指尉犁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量与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量达到均衡状态。根据图1所示,E0为均衡点,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曲线S0)和需求(曲线D0)达到有效均衡。此时相对应的P0和Q0分别是社会化服务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当价格超过E0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供给量超过了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量,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大于求,市场存在不均衡。当价格低于E0时,表明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量超过农业社会化的实际供给量,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小于求,市场存在不均衡。

尉犁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否均衡由其本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共同决定。由于该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且服务项目单一等原因,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而随着棉农自身的文化水平、种植规模、对棉花整个生产过程信息的收集能力等的不断提升,以及整个棉花生产过程所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都可从不同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得到满足时,棉花的生产效率提高,其生产成本却有所降低,从而使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大,即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图2中表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际供给曲线由S0移动至S1,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量下降,实际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D2,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上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衡点由E0移动到E6,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衡量下降为Q6,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衡价格上升为P6。

在理想状态下,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衡点由E0向E3运动,此时表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均衡价格降低了,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刺激了更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愿意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从而大大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从目前尉犁县社会化服务供需的现实情况来看,均衡点并没有出现由E0向E3运动的明显迹象,反而出现了由E0向E6运动的迹象。因为目前尉犁县社会化服务机构明显不足,且提供的服务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与棉农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加之棉农自身的文化水平、种植规模以及对整个棉花种植过程所需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同,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尉犁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处于较低水平,而棉农实际需求较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

4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均衡发展的建议

4.1 培养合格的农技服务人员

在走访尉犁县各乡镇的农技服务机构过程中发现,该县农技服务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综合业务素质也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性质特殊,农技服务人员经常要下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长期坚守,基层农技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因此,目前急需培养一批合格的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使其具备吃苦耐劳、长期驻扎在乡镇及农村,可以随时面对面的向棉农提供技术指导的素质和能力。

4.2 改进农村信用社服务体制

农村信用社是棉农获取生产资金和短缺资金的重要渠道,鉴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体系,建议:(1)积极改进现有农村信用社担保机制,加大对棉花生产资金的供给量;(2)加快推行抵押品替代机制,例如商业信用担保、信贷保险等,真正解决棉农和小企业“抵押品不足、贷款难”的困境;(3)继续加大农村信用社覆盖率,提升其信贷能力,以满足棉农对生产资金的需求。同时,国家应给于一定政策,如减税免税等,以此增加对基层农业生产资金的贷款额度。

4.3 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

一是加快棉花产业综合信息的网络服务建设,便捷及时地为棉农提供生产所需的生产技术指导以及农资产品种类和价格、市场需求等信息;二是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公益性技术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地为棉农提供方便、全面、及时的技术服务;三是加强对棉花生产的资金支持,例如向棉农提供生产所需低息贷款或提供贷款担保等;四是根据棉花生产的现实需要,加大农业保险服务供给,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4.4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普及棉花科技常识,进行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棉农接受、吸收各类知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农业政策的解读和指导,增强棉农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获取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同时,开展新媒体工具使用的培训,拓展棉农获取生产所需各类信息的渠道。

[1] 金兆怀.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外借鉴和基本思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2,(8):38-41.

[2 庞晓鹏.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2006,(4):35-40.

[3] 黎 阳.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考[J]. 农村经营管理,2011,(10):16-17.

[4] 黄季琨,宋 军,罗泽尔,等. 农业技术从产生到采用:政府、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的行为比较[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1):55-60.

(责任编辑:成 平)

Equilibrium Analysis on Farmer Demand and Service Supply in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in Yuli

YIN Jun-jun,YU Guo-xin

(School of Economy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PRC)

In this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willingness to pay and demand of 211 households’ farmers in nine villages, three townships, Yuli County, Xinjian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epth interview.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analysis and system analysis was used to discuss the status quo, dislocation performance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supply-demand imbalance in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laws of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in the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And so som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cultivating qualifed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 personnel, improving the service syste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scope and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tton grower;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demand; supply; supply-demand imbalance

F327.71

A

1006-060X(2015)08-0099-05

10.16498/j.cnki.hnnykx.2015.08.031

2015-07-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63058)

尹军军(1992-),男,新疆新源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余国新

猜你喜欢

尉犁县棉农社会化
棉农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黄沙金树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尉犁县棉花大田示范肥料对照试验报告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尉犁破获一起诈骗案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