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钻井井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5-03-23孙飞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化工管理 2015年30期
关键词:起钻探井关井

孙飞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浅析钻井井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孙飞飞(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井喷事故在最近几年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影响极坏,被列为作业中的顶级事故隐患。因而分析和评价井喷失控原因,制定相应风险削减措施,实施井喷失控风险管理,是有序控制和处理井喷事故,杜绝井喷失控事故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

井喷;失控;风险管理;隐患

1 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1.1 起钻抽汲,造成透喷

在钻头下方就会对地层中的液体产生抽汲作用,使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从而使地层液体进入井内造成油气水侵,直至发生井喷。

1.2 起钻不灌修井液或没有灌满

在起钻时,灌入钻井液体积小于起出钻柱体积,会使钻井液柱高度下降,从而引起井底压力下降,严重时则导致溢流与井喷。

1.3 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溢流

如钻进时机械钻速增加、dc指数值减小,下钻时返出的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的体积、井口不返钻井液井口液面下降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正确的处理,就会使溢流继续增大,直至发生井喷。

1.4 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

比如,有的井发现溢流后不是及时正确的关井,而是继续循环观察,致使气侵段钻井液或气柱迅速上移,再想关井,为时已晚。

1.5 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要求

操作时没有按照井身结构及设计要求配备压力相当的井控设备,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压井,从而导致井喷。

1.6 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

表层套管下的深度不够,技术套管下的深度又靠上,当钻到下地层遇有异常压力而关井时,在表层套管鞋外憋漏,钻井液窜至井场地表,无法实施关井。

1.7 对浅气层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们在设计浅层气井钻井的时候,往往忽视钻井井喷,总以为这么浅压力不会太高,往往这种麻痹思想就会酿成重大事故。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钻井井深越浅,越不好控制。井筒内钻井液少,液柱压力容易突破。失去平衡后地层气体就会迅速突破,到达地面。由于时间短,应急响应时间就会变少。浅层钻井发生井喷后压力迅速上升,也给表层套管鞋带来考验,很容易憋漏。我们在实施浅层钻井时候一定要优化设计,在一次井控上下工夫,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措施。

1.8 钻遇漏失层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

钻井过程中产生井漏,钻井液的液面会下降,压力降低。反过来地层压力过高,钻井液采取的不合适低于地层压力,地层液体就会涌出地面,严重的情况就会构成井喷事故。我们在区块内选择钻井时候,不仅要考虑地层原始压力,也要考虑注水开发后形成的地层压力,尤其是多年开发的注水区块,地下情况复杂,存在注入不到的地方,或者在某一圈闭内形成高压区。探井在钻井过程中要实时监测地层压力,根据地层压力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井喷带来的事故。

2 钻井井喷的危害

在油田安全生产中,井喷事故安全的头等大事。不仅给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也扰乱社会的工作、生活秩序。对所在区域的油田生产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关系整个油田的大局。一旦发生井喷不仅影响所钻遇的油井,致使该油井处理难度加大,修井复杂,严重的就会报废,不能开采。同时对周边环境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严重井喷产生的地层液体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危及周边人的生命。气体遇火会产生着火,严重产生爆炸,波及周围居民。不仅造成机毁人亡,甚至危及群众的居住环境,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3 钻井井喷预防的措施

3.1 要有效的杜绝井喷失控的发生,必须从预防措施抓起,扎实开展本油田不同地区的井控风险评估和井控风险分级工作,针对本油气田不同区域的地质、油藏及环境特点以及以往溢流、井涌、井喷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情况,进行井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分级。

3.2 井控工作坚持“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是溢流关井检查,预测溢流关井循环”的原则,要“立足一次井控,做好二次井控,杜绝三次井控”。依照集团公司相关井控文件、井控规定及行业标准,一级风险井中属于重点探井(指新区探井和集团公司重点探井)、“三高井”、欠平衡特殊工艺井等范畴的井,根据实际施工的特殊需要,配备使用标准的或高一级别的井控装备、制定相应的专项井控技术措施。

3.3 钻开油气层前录井队做好地层压力预测、监测工作,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地质预告。我们在探井钻井过程中,必须进行随钻监测,实时反映地层情况。根据压力检测数据绘制该井的地层压力预测曲线、地层压力监测曲线,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开发井要绘制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和实际钻井液曲线。根据监测结果,若需调整钻井液密度,正常情况下,应按审批程序及时申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遇特殊情况时,施工单位可先行处理,然后再上报。钻开油层前50-100米和在油层钻进过程中,每次下钻到底钻进前及每钻进300米都要以正常排量的1/3-1/2测一次低泵速循环压力,并作好泵冲数、排量、循环压力参数。当井底变化较大的时候,首先通过钻井液的性能变化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检测地层压力变化情况。当钻头到达油气层后,在起钻前要循环观察,到达油层200-300米的时候采取低钻速,一般小于0.5米/秒,同时也要控制下钻速度。当起钻时候,根据情况灌钻井液,同时要核灌入量,再次起钻杆和1柱钻铤时也要考虑灌钻井液。来保证实施的安全。下钻时或检修设备时,必须保持井内具有一定数量的钻具,同时观察出口返液情况。

4 结语

钻井井控工作是油田安全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经过管理需要全方位、全员的重视,加强井况的安全工作就要从细微处入手。不放过作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控制源头。通过建立规范的操作细则和危险点源的识别,不断完善HSE管理内涵。完善井控的应急预案,加强全员的安全培训,强化现在监督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井控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1]1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起钻探井关井
致密气藏压后关井压裂液静态渗吸实验研究——以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区块为例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基于RTree与矩形碰撞检测的探井文字标注避让
“控压起钻+重浆帽”技术在裂缝储层中的应用与认识
不灌浆条件下的最大安全起钻高度计算
四川盆地裂缝储层钻井井漏安全起钻技术认识与探讨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
长关井综合治理效果研究及思考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钻孔加工质量教学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