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起石化企业事故的剖析

2015-03-23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贮罐水罐事故

周 慕

(浙江海洋学院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安全事故也在频频发生,火灾、矿难、天然气泄漏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2013年11月山东省青岛市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2014年6月扬子石化炼油厂火灾事故,2014年1月南化公司苯化工部环己胺装置1人窒息死亡事故等,这给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1]。

现就2起事故进行剖析,1起为炼油厂硫回收装置酸性水罐火灾事故(案例1),另1起为某硅烷装置火灾事故(案例2)。通过事故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1 案例1

1.1 事故经过

某石化炼油厂焦化车间硫回收装置因调整需要,决定投用刚完成检修的6#酸性水罐(容积2 000 m3)。10时左右打开气相水封阀和罐顶去气相总管的阀门。10时30分左右,开始投用水罐,共有包括装置来水、其他罐的倒罐水等8股来水进入此罐。

12时35分,水罐发生闪爆,罐底撕裂,防火堤内着火。12时36分,临近的7#罐(容积1 000m3)被引爆,随后8#罐(容积1 000m3)也被引爆。经全力扑救,大火在16时20分被扑灭,晚18时再次复燃。21时,2#罐罐顶破裂。至10日17时30分左右,明火完全扑灭。事故造成6#罐、7#罐、8#罐坍塌损毁,2#罐沿焊缝撕裂。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持续燃烧近30 h,造成了较大社会影响。

1.2 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6#罐投用过程中,氮气置换不彻底,酸性水中的油气、氨等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罐顶水封罐及罐顶气到焚烧炉连通管线内存在的硫化亚铁自燃,引燃爆炸性气体,造成6#罐闪爆。由于罐顶气相管线相通,导致7#罐、8#罐相继发生爆炸。

间接原因:事故暴露出装置工艺、设备、操作管理存在严重漏洞。1)工艺管理存在漏洞。6#罐投用前没有按规定制定完整的开工方案,也无相应的安全措施。2)风险识别不到位。没有认真分析每股物料中氨、可燃气体含量带来的安全风险;3)变更管理存在漏洞。在6#罐检修期间,罐组联合自动撇油设施临时改为单罐手动撇油,但未编制相应操作方案,没有提出明确的手动撇油操作要求,导致酸水罐中污油含量高,这也是火灾持续燃烧时间长的重要原因。4)对辅助生产装置没有给予高度重视。酸性水罐区有多条物料管线进入,实际上成为污油扫线罐区,但没有落实、完善相应消防设施。5)对“多台罐气相空间相连通”带来的安全风险没有进行安全评估,造成“一罐着火、多罐殉爆”,导致7#罐、8#罐同时爆燃的严重后果。

2 案例2

2.1 事故经过

某硅烷装置因液固分离机设备发生内漏,造成硅烷产品被氯化铵污染,故进行停车处理。停车期间对液固分离机进行拆开检查漏点,拆出的24根金属烧结管进行清洗后装回,查漏置换完毕。因生产装置的氯化铵工序水平衡一直难以平衡,车间在停车后即对所有冷却器、换热器进行检查,最终查出汽提塔换热器内漏,于是抽出汽提塔换热器送外厂检修,汽提塔用氮气置换合格待装换热器。

事发当时,当班员工听到装置上有异常响声,随后发现装置四楼反应器冷却器放空管及其周边地面着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约18.5万元。

2.2 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反应液冷却器列管漏、分离器保温伴管蒸汽阀门内漏,在有水和一定温度下丁酮肟盐酸盐发生剧烈分解反应,导致反应油水分离器压力急剧上升,分离器人孔盖顶开,继而引发物料冲出着火燃烧。

间接原因:1)对危险化学物品的风险辨识认识不到位。岗位人员对反应液冷却器列管漏导致物料系统带水引发的超温、超压这一潜在风险认识不足、意识差;2)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事故发生后,员工开展自救过程中,对消防设施操作不熟悉,消防水系统出现故障(电源跳闸)不能及时开启备用电源,延误了灭火时机。

3 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2起事故分析,应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梳理、编制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确保有效性、唯一性和准确性;修改细化岗位操作法,并建立岗位操作票,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发生易外事故;严把危险性作业审查审批,对检修、动火、受限空间、苯槽蒸煮等危险作业和试生产、开停车等危险性操作,事前应进行层层安全确认,并按程予报上级相关专业部门批准、备案、确认后,方可实施;严把安全措施落实,制定的方案要细致、科学可靠和安全;现场要有安全专业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预防措施。

2)强化安全培训,加强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培训要以身边的事故案例为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用血的事实教育员工,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开展岗位练兵和预案演练,使员工真真掌握本岗位可能出现的险情,懂得如何预防措施和处置技能,一但发生事故就能及时果断处置在萌芽状态。

3)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增强安全风险辨识能力。对苯库槽罐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加大对危险物品理化性质危险源的认识;健全贮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控制措施。

4)加强安防设施投入,实现本质安全。危险物品贮罐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配置温度、液位信息的不间断采集仪器和监测系统;增加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实现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设置贮罐高低液位报警,采用超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贮罐进料阀门和超低液位自动联锁停止物料输送措施;完善监控系统,在贮罐区域全覆盖,可夜视、无盲点,实现本质安全。

5)以人为本,充实一线岗位员工。配齐配强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的流动不能过快、兼职过多;增加重点要害岗位人员,杜绝“一人一岗”情况。

4 结束语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无小事,来不得半点松懈和侥幸,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管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了将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要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齐抓共管的原则,要强化责任制,要按照习总书记最近一再强调的“一场出事故,万场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的要求”,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以来跟踪督办事故及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公开情况的通报[EB/OL].(2014-08-08)[2014-02-13].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4977/2014/0808/238712/content_238712.htm.

猜你喜欢

贮罐水罐事故
美相关机构就汉福德贮罐泄漏问题达成协议
学中文
低温液体贮罐的使用管理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100m3贮罐球拱顶的失稳修复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水罐与鲜花
医院液氧罐区的安全管理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一路花香》的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