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实施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5-03-23张文虎
□张文虎
缺水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要素,制约了河北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可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年均调入30亿m3长江水,但供水的对象为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河北省中南部尤其是黑龙港地区严重缺水,农业灌溉问题仍不能解决。近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政策改革发展的决定》的重要举措,这对河北省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战略意义。
1.基本情况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区位于河南东北部、河北中南部,输水线路为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引黄闸引水,入南湖干渠,沿第三濮清南干渠穿卫河进入河北,经东风渠、支漳河、老漳河、小白河等最终进入白洋淀。途径河南省濮阳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工程全部为自流引水,线路总长482km,其中河南省境内长84km,河北省境内长398km。河北省多年平均引黄水量6.2亿m3,工程建成后将向沿线农业和白洋淀供水。
2.主要作用
2.1 保障河北沿线部分地区农业用水,将产生巨大的灌溉效益
引黄水首先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其中农业灌溉水量为3.3亿m3。考虑河北省内沿程农业灌溉输水损失后,河北受水区各市境灌溉净水量为2.2亿m3,灌溉面积272万亩。采用分摊系数法进行分析计算,受益区控制灌溉面积每年可增产小麦16.3万 t、玉米16.3万t、棉花2.2万t,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取0.40~0.55,年灌溉效益为4.6亿元。考虑现状工程能引部分水量,而本期引黄工程的灌溉效益为3.2亿元。
2.2 保证白洋淀实施生态用水,淀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平原及京津地区气候、改善温湿状况、补充地下水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淀内芦苇品种多达10余种,芦苇面积11.6万亩,是候鸟迁徙内陆通道途中的重要食物与能量补充栖息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发生多次干淀,淀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干淀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结果,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近30年来流域内基本属于枯水期,天然降水量少;人为因素主要是上游修建蓄、引、提水工程,使水资源进行了区域重新分配,减少了山区径流入淀水量;平原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产汇流条件,使平、枯水年平原沥涝水入淀量减少;流域内用水量的逐年增加,使得入淀水量减少。
为解决白洋淀干涸问题,历史上曾多次采取应急措施向白洋淀补水,但未能形成从根本上解决白洋淀补水的长效机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作为河北省引黄专用输水工程,解决了白洋淀补水的长效机制问题。可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平均可补水1m深,可由补水前淀区面积现状的 70km2扩至150km2,极大改善了目前白洋淀水生态恶化的局面。白洋淀分配的省界水量为2.3亿m3,生态供水效益暂按灌溉效益2.06元/m3计算,每年可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的净水量为1.1亿m3,本期工程分摊效益获取为70%,则每年向白洋淀生态供水可计算的效益为1.6亿元。
2.3 缓解地下水严重超采,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因地表水资源匮乏,只能靠抽取深层地下水以维持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河北省6处地下水漏斗区中有高蠡清浅层漏斗区、肃宁浅层漏斗区、宁柏隆浅层漏斗区和冀枣衡深层漏斗区共4处位于引黄受水区内。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将使这一地区长期超采地下水的局面得以缓解,从而有效地遏制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河北段引黄输水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量按损失水量的50%计算,年补充地下水量为1.2亿m3。补充地下水效益按灌溉效益2.06元/m3计算,补充地下水效益每年为1.6亿元。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可缓解沿线地表水紧缺矛盾,增加渠道水面面积、稀释污水、改善渠道周围陆地性气候。另一方面,分配沿线的灌溉水量可为国家治理地下水严重超采,压采地下水的实施提供了替代水源,保证了压采地下水目标的落实。
3.结语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维持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淀区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民生工程,是缓解黑龙港地区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严重短缺的基础性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战略性工程。当前工程可行性研究即将得到批复,各方面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河北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