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促发展 灌区建设谱新篇
2015-03-23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局长兰卿良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局长 兰卿良
石津灌区是河北省惟一省属国家的大型灌区,担负着河北省石家庄、衡水、邢台3市14个县(市、区)244万亩农田抗旱灌溉任务,受益人口为108万。与共和国同龄的石津灌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三农”为主体,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为灌域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2014年,灌区内粮食总产达9.19亿㎏,棉花总产0.34亿㎏,以1.3%的耕地面积生产出了全省4%~6%的粮棉,石津渠水为河北“粮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水保障。
2015年2月,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该局在持续保持“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和谐企事业单位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实现了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双丰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力量激励着省石津灌区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让我们来回首石津灌区管理局的文明创建之路,来从中寻找答案,感受其演奏“和谐灌区、民生灌区、生态灌区”的和谐乐章,共同追寻石津灌区“文明力量”的源泉。
1.观念为先,“三个坚持”打造和谐灌区
“观念决定方向,观念决定出路”。1999年,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03年2月20日再次复查确认;
2003年,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获“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复查确认;
2012年,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和谐企事业单位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省石津灌区获“河北省职代会星级单位”称号;
1997年至今,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获“省水利厅目标管理优胜单位”称号;
1992年至今,省石津灌区获河北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连续22年十一届蝉联此项荣誉;
2013年,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被确立为“河北省廉政建设示范点”。
面对诸多荣誉,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的干部职工们并没有自我满足,而是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作为新的奋斗目标。然而,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它离不开工作观念的创新,离不开长效的工作机制,离不开每个灌区人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实实在在业绩的支撑。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灌区管理局局长兰卿良提出,灌区改革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它是几代灌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果,要将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源与积累转化成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精神动力,领文明之首,开风气之先,通过每个灌区人的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艰苦奋斗,荣辱与共,让省石津灌区真正成为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
在文明创建的路上,省石津灌区坚持集体领导、坚持政务公开、坚持文化育人,全方位推进“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进程。
坚持集体领导。局党委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民主决策委员会、局务会等形式,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修订出台了《党委议事规则》、《权力运行防控手册》确保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通过民主生活会、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以党内民主促灌区民主;实行了党建责任目标管理,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采取联席会、现场会、专项督导、工作动态通报等方式提高领导班子执行力,重点工作以书面函询、个别约谈等方式特别督办,确保了处科两级领导班子精诚协作,干净干事,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状态。
坚持政务公开。通过公告公示、局域网等形式,透明施政,扩大了职工在抗旱灌溉、财务管理、工程投资等重大问题和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等级晋升等切身利益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开言路征集合理化建议。多年来,灌区政令畅通,政风文明,没有上访告状现象。同时,灌区利责、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长期聘请7名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行风监督员,在历年行风评议中,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6%以上。
持文化育人。广大干部职工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干部队伍素质是文明创新的关键所在,灌区坚持文化育人,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握职工脉搏,了解职工需求,及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通过学习研讨会、观看警示片、评选“文明和谐家庭”等途径,长效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创新争优、解放思想大讨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常性地举办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先后组织了“中国梦·灌区梦”爱岗敬业演讲比赛暨青年职工教育大会、“五风”整顿教育、灌区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制作了《飘扬的党旗》党建展示灌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组织了“学党史、知国情、庆七一”知识竞赛,回顾党的历史,营造文化氛围;利用四层办公楼建立廉政文化、水文化、党建文化和道德文化4个主题的文化走廊;建立了荣誉室、道德讲堂、艰苦创业史展板等,制作“善行公德榜”和“先进人物榜”,倡导正能量,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境界。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走乡镇、进协会、入农户,义务提供技术服务,共创文明,互促发展。2013年,在“善行河北”主题实践活动中,先后3次深入文明共建对象——赵县泥沟村进行实地考察和督导,投资10万元完成共建任务;2014年与饶阳县吕汉村结对帮扶;还对威县洺州镇西河洼、前麻固两个村26户贫困户进行了帮扶。
2.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打造民生灌区
华北缺水,河北尤甚。以农业灌溉立身的石津灌区,始终把服务“三农”、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视为第一要务,把不断深化农业灌溉管理作为灌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精心谋划,科学调度,严细管理,千方百计来争取可用水源,最大限度满足用水户需要,圆满完成了历年抗旱保浇任务,促进了受益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被灌区群众亲切的称之为“及时水”、“贴心人”。
春灌抗旱的关键期,记者在河北省深县南黄龙村,看到当地村民正在抢抓石津渠通水的有利时机,全力疏浚旧渠,开挖配套新渠,为小麦生长浇上及时水而赶工。
近年,灌区依托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37万亩,工程环境显著改善,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年增粮食生产能力1.8亿㎏,直接经济效益2.66亿元。
通过节水改造,灌区有效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64。“别看只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春季下来,大约能节水600万m3。”石津灌区王家井管理处处长任希文告诉记者。
据了解,和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相比较,目前石津灌区整体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5%,一般年份节水能力达到1500万m3。灌溉工程标准的提高,为许多像南黄龙村一样位于灌区末端、受工程条件制约和水量不足的影响而无法引用灌区水的村庄创造了引水条件。
“以前用机井水浇三水,花费150多元,还种不上棒子(玉米)。现在用渠水浇地,浇两水,100块钱都用不了,就能种上棒子了。”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渠水水温高适宜作物生长,水的养分足能促进农作物增产,而且随着机井取水深度的增加,成本上升,长远来看,用渠水浇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减轻劳动强度。
一业兴,百业旺。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受益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深州蜜桃、赵州雪梨等特色果品名满天下,辛集皮革、冀州暖气片、宁晋电缆等特色产业蜚声国内外,成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有力地助推了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受益范围内11个县(市、区)农民生活全部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灌区积极倡导“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的工作理念,持续15年实行指标、水量、水价和水费“四公开”(公开水量指标、水的价格、实用水量和水费账目),输水、计量、收费和服务“四到斗”(输水到斗、计量到斗、收费到斗和服务到斗)的“组财会管,斗渠核算”管理措施。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参与式管理方式,积极实施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确保了与和水户的双边关系及利益协调。截至目前,灌区受益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到18个,占灌区自管面积的100%。水价改革取得进展,基本水费由2元每亩调整到2.6元每亩,农渠口水价调整到每立方米0.15元,将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逐步推行了面向用水户的终端水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激励渠水市场节约用水,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石津灌区经多年探索形成的地表水灌区终端水价模式也成为当前河北省改善地下水生态的最大工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机制体制创新主推的水价改革模式之一。
近年,灌区又推行了三级测站供用水双方签字、测流数据即时上报和每日盘点、水务公开机制,有效保证了测流量水工作的公平公正,阳光透明,诚信经营,赢得了用水户信任,维护了灌区经营管理的信誉度,灌区水费实收率一直保持100%。
3.工程为基,与时俱进打造生态灌区
省石津灌区是水利部确定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管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和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灌区。
作为水利部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投资2000多万元构建了以远程通讯、网上办公、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渠道监测监控、信息采集传输、运行调度决策和专业数据库开发为核心的信息化保障体系。
为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效益、发展清洁能源,局党委抢抓各种机遇,先后完成了1座水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和2座水电站建设任务,效益发挥稳定。第4座水电站2015年开工建设。
在日常综合管理中,灌区强化维修养护,防治水污染,封堵排污排沥品,治理乱倒乱建,沿渠绿化美化。水清、树绿、路整、渠美的生态灌区初具规模。
依托工程水平的不断提升,灌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5次北京供水任务,以优质服务完成多次石家庄市环城水系、滹沱河、衡水湖的生态供水任务,同时与宁晋县盐化工园区达成了工业供水意见。渠水市场得以拓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水源支持。
2013年4月,水利部领导视察灌区时提出了建设“全国样板灌区”的新要求,局党委十分珍视这一战略性发展机遇,邀请厅领导和相关技术单位专家多次研计,初步形成了《石津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为灌区未来发展绘制的远景蓝图。
文明创建促发展,灌区建设谱新篇。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灌区将进一步把握发展大势和经营重点,强化“四种思维”,突破思想藩篱,努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创新驱动,攻坚克难,严细恒进,谱写“文明灌区、美丽灌区”新篇章,为“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