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鸳鸯绣取从君看 更把金针度与人
——改诗漫论

2015-03-23王同书

文教资料 2015年34期
关键词:改动

王同书

(江苏省社科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鸳鸯绣取从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
——改诗漫论

王同书

(江苏省社科院,江苏 南京210000)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传统”。孔子以后的改诗状况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专著中列专门章节评说,如郑康成、朱熹等对《诗经》的探幽解读和评说;另一类是散见于杂俎、笔记类论说和民间的街谈巷议中。改诗既有“美诗”,通过追求词语精切来体现主旨提升、韵味加浓等,亦有借之调侃、讽刺、责斥,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讥讽及愤懑情绪。

改诗美诗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盛况、奇观,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中国,影响全世界的卓越的时时发光的特色文化遗产。

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诗歌经典 《诗经》是孔子编定的,是孔夫子对大量的官方和民间的诗歌资料经过删改,编辑(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而成的。孔子并在《论语》首提读诗、论诗的要求:“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等等。这些删改、编辑都是“改”的事证,对诗的认知阐述,毫无疑问是“改诗”的深化和总结。

孔子的“诗言志”,“思无邪”,“乐而不淫”,“兴观群怨”改诗规范,改诗精神,一直作为优秀文化传统,绵沿至今,惠泽中外。

孔子以后的改诗状况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专著中列专门章节评说,如郑康成、朱熹等对《诗经》的探幽解读和评说,如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诗话、词话中的对《诗经》以及当时朝野的诸多诗作的评说。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就列有专节谈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改建的情况。这是一大类。另一类是散见于杂俎、笔记类论说和民间的街谈巷议,以及士、民的茶余酒后的打油闲聊中,多为一枝半叶,零零碎碎,但却珠玑闪灼,时多趣味。涉及愤世嫉俗的,更多启人心智之例,乃至形成“打油”、“剥皮”一个门类,一直在民间活跃、涌动,有时还左右时论,有的被引入著作,乃至入奏章,供当权决策参考。这也是一大奇观。一大具震撼力的无法回避的奇观。

这两大类令人深思的不仅数量、质量旗鼓相当,更重要的是秉持的原则、方法是百川归海、殊途同归——美诗、达情。

所谓美诗,即对认为需改的诗作,进行优化、美化,这里有多方面,主要是通过追求词语精切来体现主旨提升、韵味加浓等。如唐宋盛传至今的“推敲”故事,当时诗人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有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句中的“推”字不妥,拟改为“敲”字,但拿不定主意,一路手摹悬想,旁若无人,冲撞到当地出巡大官韩愈的卫队,卫队拿问,贾告缘由,韩愈也极感兴趣,不仅未治罪,还参加讨论,确定“推”字不若“敲”字,“敲”字为佳,“敲”有动感,有音响,与上文“宿”字呼应,相对,比“推”字与全诗意境吻合,就入选“敲”了,从而创造了这一遗泽千古的佳话。与“推敲”齐名的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绿”字,《容斋随笔》对此有最早最权威的记载: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刻本,乃作“残蝉犹占一枝鸣。”

洪迈记述的以上二例,极具信实和启发,是“改”诗的经典。元明清以来,诗话(包括词话、曲话)勃兴,著作星聚,今人编的各朝“诗话大全”,卷帙浩繁,让人应接不暇,这些诗话大全中,多有“改诗”的见解、例说,有的还列有专题篇章,这些篇章中多沿前人改诗为精选词语求“美诗”之旨。比如说杜甫诗的“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句中落“过”字,拟为之补“下”、“落”、“飞”等,皆不如“过”字之显身手敏捷。如咏早梅的“昨夜数枝开”句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以突出“早”。比如说宋徽宗见俞国宝游湖词,有句“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觉得“重携残酒”显得俗气,寒酸相,有失高雅身份,建议改为“重扶残醉”,当即为众叹服。这些在今天看来,仍是点石成金之改。

“美诗”之改,有不少是关于“格律”的,如审知原作韵脚错乱,平仄失调,对仗欠工等,将其改为合韵合律。如五四后不久,胡怀琛将胡适之的“也要不相苦,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还是要相思”的无韵诗,改为“也要不相思,可免相思恼;几度细思量,还是相思好”的有韵诗。改稿一发表,即为众所赞赏。成为“二胡诗争”佳话。

今人类此佳话,不胜枚举。笔者曾见词人顾浩在炼字用词上所下工夫未必逊于王安石的选用“绿”字,如《沁园春·登高》词末三句“更凝远,我读峰悟水,龙腾霞翻”中的“读峰悟水”,初时为“注峰凝水”,改为“观峰察水”,又改为“望峰观水”,再改为“读峰解水”,最后定为“读峰悟水”,别致醒目,寓意深长,也是“一诗千改始心安”的功夫!

改诗中组织结构的改建也有佳话。对整诗结构改优也有,如柳宗元的名作《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苏轼认为末二句是“蛇足”,可删去(“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结二语,虽不必亦可”,见《唐诗三百首注疏》)。还有人将杜牧的《清明》诗改为:“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又有人将此诗改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者只是删减一些词语,后者是重新断句,这些多属结构性的改动。

在对林林种种的改诗迹象的审视中,人们发现有改诗并非为了美诗的另类情况,如有人对世事情状不以为然,对某人有所非议,对某诗不为认可,就改动一些作品(包括改动当事人作品)调侃之,讽刺之,责斥之等,以表达发抒自己对世事、对某人、对某诗的不以为然的讥讽、憤懑情绪。这其中也不乏善意对好友缺失的调侃、捉弄、戏谑的,如宋朝大诗人贺铸患病,眉落鼻陷,好友苏轼改刘邦《大风歌》嘲之:“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引众人大乐。但这类改诗绝大多数为揭示“负面”情状的,尤其是现当代则多讽刺之类,如鲁迅、瞿秋白改崔颢《登黄鹤楼》诗,讥国民党当局的只要文物,不要国土的错误政策: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鲁迅还有同一主题一首改曹植《七步诗》的,也很有趣味:“煮豆燃豆箕,箕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以之指斥一些学者办学谋利和指责爱国学生等不良行为。类此者还有郭沫若改胡适诗:“偶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郭将诗中“拼”字,改为“奉”字,以示胡适丢弃清高、自由、宽容、博爱,而听命蒋氏,丑化共产党等,这些改动,实为改他人之语,发自己忧愤。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标明是对陆游同题词作的“反其意”,广义说来,也可说改陆游词,对“老修”的指斥,和对正义力量必胜的信念。还有传说,毛泽东在得知林彪葬身蒙古之后,改杜牧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中南海里锁二乔。”也是抒发心头的不安!

这些调侃、发泄、讥讽式的改诗,都是为了“达情”,为了表达自己的不以为然的讥讽憤懑情绪而已!

美诗、达情也可说是改诗的正、负两面。当然,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改诗都是为了锦上添花,去弊扬优。负面影响有时只是一时之需,偏激之词,是个人的情绪化的发泄罢了。有远见卓识,学术研究学术风格高尚公正,仍是尽力弘扬“改”的正面优秀作用。

在当代中国诗苑改诗中还有一点引人深思,改诗情况多发生在“当代诗词”这一领域,这一领域又主要集中“改之使其合律”上,许多诗词刊物编辑,津津乐道对稿件的“改之使其合律”,有意无意滋长了“唯合律是好”之风,从而既影响了“韵味为先”的评诗原则,又助长了“诗改止步”。这种有意无意的以辞害义的改动,名家有时也难免,如李锐改胡耀邦诗,“平仄”是协调了,韵也谐了,但与作者的创意却大相径庭了,以致原作者不能接受,仍用原句发表了,并加说明。李的费心改动就成了勤而不美之举。有鉴于此,笔者特草此文,并赘此数言,联系以往情况作些梳理,为爱诗和爱写诗者,提供参考资料。

改诗也是诗人(改者)思想修养,学术品格,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自己改自己的,好歹是自家事,影响不大;如果改别人的诗,那要慎之又慎。“没有金钢钻,莫揽大磁缸”,是告诫对别人的作品不要自以为是妄加改动,以致点金成铁,佛头着粪,贻害他人,贻笑大方。这还是小事,要是助长了不正之风,使诗坛变成了诗工厂。到处是“平仄机”发出的检测声,那就戕害艺术,伤害缪斯了。所以“我有笔如刀,千万莫轻用。”

古代改诗榜上首列的应是孔子、郑玄、朱熹,其次是杜甫,从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以及赠李白诗中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弦外之音(不认可一些李白诗),可见杜甫在“改诗”上所下功夫,所作实践,可惜具体改例今已难知。再下应数袁枚“一诗千改始心安”,《随园诗话》中,载有颇多启发的例论,笔者俟机再作探讨。

改诗,还有一点要特别说明:改诗与诗改极有关联。改诗、诗改虽只是字序变动,但其内涵和营运过程大不相同。改诗有时是诗改的前奏、起步,有时是诗改的局部,有时能导致诗改。而诗改则是诗歌发展的整体思考,宏观思考,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改诗,并不是诗体改革能否成功、新体能否成立的绝对因素,但确实是与诗歌改革有血肉关系的因素。诗歌革新,推出新诗体,都与“改诗”的“改”字有很大很深关系。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诗歌发展必须也只有建筑在改革基础上,诗的改革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但诗的改革新体的创立又不是一蹴而就,朝令夕成的事,它是一个巨大的漫长的疾行在“改”字大道上的列车,只有我们一代代人掌握方向、方法,不遗余力,全神贯注的驾驶,自会成功,自会像骏马一样,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猜你喜欢

改动
大白
春日的洋槐
不招人喜欢的狗
鸵鸟
园子里的春天
虎子
种子
爆炒米花(节选)
咪咪(节选)
元宵节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