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慈悲观与南朝志怪小说

2015-03-23汪玉琪

文教资料 2015年34期
关键词:观世音观音菩萨众生

汪玉琪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佛教慈悲观与南朝志怪小说

汪玉琪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南朝佛教兴盛,印度佛教思想在中土广泛传播,使得佛教的三世轮回观、业报观、世界观等深入到民众的思想当中。同时这些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志怪小说。佛教慈悲观以“缘起论”为哲学基础,包含着因果观,劝解人们要行善积德,不杀生,多行布施。其中以观音菩萨为代表,信徒多观音信仰。南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故事正是基于此种思想而创作。并为后世小说奠定了基础。

佛教慈悲观南朝志怪小说影响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尤其受魏晋玄学的影响,逐渐地中国本土化。南朝时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大力扶持和弘扬,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佛教思想和信仰不断深入人心,同时也在精神文化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信徒在研佛修道的同时撰写与佛法佛经相关的作品来宣扬佛教。如《高僧传》、《宣验记》等。南朝志怪小说中出现各种故事,如作恶果报、死后魂游地府、渡脱得救等无不是受佛教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的影响。其中有一类故事受到佛教慈悲观的影响或直接宣扬此种理念。

“慈悲”一词正是来自佛教用语,是梵语Maitri-Karunā的意译,据《佛教大词典》解释,“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大智度论·初品种大慈大悲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1]佛教所谓慈悲为怀,是作为佛陀,要以众生之苦作为自己之苦同感同受,并把慈爱之心广施于大众,给予他们快乐和幸福。“……佛亦如是,世世为一切众生故,以头目脑髓布施,尽为一切众论;一切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如尸鞞王,为救鸽故,尽以肉身代之,犹不与鸽等,复以手攀秤,欲以身代之,是时地位六种震动,海水波荡,诸天香华供养于王。众生称言:为一小鸟所感乃尔,真是大慈、大悲。”[2]佛陀为救鸽子而割肉喂鹰的故事是佛教经典故事之一。此故事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佛教慈悲观的内涵,佛与众生平等,救苦救难,普渡一切众生。大乘佛教又把慈悲分为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慈悲理念是建立在缘起论的哲学基础之上,缘起论认为世上的一切都由因缘和合而成,也由因缘而寂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众生缘是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是凡夫之慈悲;法缘指觉悟无我之道理而生出的慈悲,是声闻、辟支佛和菩萨的慈悲;无缘则是心无所缘,超越对立,是佛的慈悲。[3]

南朝志怪小说关于慈悲观的故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心怀怜悯,不忍残杀,放生救难,最后得到善报;一类是主人公虔诚信仰观世音菩萨,遇难时菩萨显灵,脱厄得救。第一类放生的故事,《搜神后记》里有载录,“放伯裘”条写酒泉太守陈斐遇千岁狐伯裘,守卫欲杀之,伯裘哀求并许诺遇急难定当相救,被陈斐放归,后来伯裘果然每有大事发生便前来告知。“放龟”条,写一军人见有人卖白龟子,怜而买之,养七天后放生。后来其所守邾城被攻陷,军士溃散至江边,放龟之人被先前的白龟驼载渡江,得以生还。《齐谐记》“蚁王”条,写董昭之乘船渡钱塘江时,看见飘荡的芦苇上有一蚂蚁,便施以援手助其到岸。夜中梦一乌衣人率众人来拜谢,说其是蚁王,日后定当报答此恩德。后来董昭之在余杭遇盗贼。夜又梦乌衣人告诉他逃往余杭山,皇帝不久会大赦天下,于是得救。此类放生故事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也有儒家“仁”的影子。《列子·说符篇》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佛教传入中土,依附玄学传教,同时也在吸收儒、道思想为其宗教思想披上中土色彩。慈悲观与儒家的“仁”有着相当的契合度,两者都以把人民大众从困苦当中救济出来作为出发点。但佛教慈悲的对象更为宽泛,含天地间一切生命,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类都是佛陀救渡的对象。佛教的慈悲观在社会实践中多侧重于“布施”和“不杀生”两个方面。其中“不杀生”是中国大乘佛教“五戒”中第一戒,不杀人,不残害动物,同时也不损折花草等植物。戒律本身鲜明地体现了慈悲观。南北时期由于皇室贵族的佛教信仰和大力提倡,积极实践慈悲观念,在饮食上提倡素食,并且梁武帝还亲自撰写了《断绝酒肉文》,因此放生成为佛教活动的一种仪式。朝廷通过颁布诏书,明令禁止捕虾、蟹、蛤、蚬;打猎时禁止用鹰、鹞帮助狩猎。以后历代沿袭,逐渐发展为一项宗教习俗,并多与寺庙周边建造放生池以供信徒放生。在小说当中作者虽然没有交代主人公有佛教信仰,但他们的行动却很明显地告诉读者,心存慈悲,放生生命,很可能在日后遇到危难是能得到福报。此类故事中还有一部分主角不是人类而是动物。《搜神后记》“乌龙”条和“杨生狗”条描写了义犬救主的故事,动物对主人的报恩之情,真挚感人。《宣验记》记载了鹦鹉救火的故事,“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这个故事中鹦鹉的行为可以说充满了佛陀的慈悲情怀,悲悯众生,只为曾“侨居是山”,与众禽兽相爱重。尽管鹦鹉自身的力量十分弱小但却还是不忍见弃,以一己微弱之躯沾水扑火。体现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精神。这正是佛教所要宣讲的慈悲思想之要义。

第二类故事,是以宣扬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宗旨的故事。作为救济众之慈悲观的化身,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和地藏菩萨在传入中国时都曾流行一时。但影响最大的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又称为“观世音”、“观自在”。据学者考证,观音的原型是古印度吠陀时期的双马童神,后来被婆罗门教吸收衍,进而又被佛教借鉴,成为佛教救济菩萨的典型代表。[4]也有学者称观音信仰起源于印度的古代传说中印度南端海上解救 “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信仰。[5]无论观音信仰源自何处,有一点是肯定的,观音必是救济危难,渡厄解困的慈悲形象。中国的观音信仰,一般认为始于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后来观音菩萨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的传播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观音信仰的隆盛时期是在南朝梁代。由于梁代君王贵族接受并信仰佛教,大力弘扬佛法,崇佛诵经一时成为风尚。又由于南朝时期时局混乱,战争不断,各种权力集团之间的血腥斗争不断。士大夫与普通老百姓常常有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的忧嗟之感。观音的大慈大悲情怀以及现身解救众生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法华经》载,“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在佛教的神佛体系中观音菩萨是佛祖的护法弟子之一。相比于佛祖的法力无边、高高在上,菩萨更能接近人间的普通大众,更能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法华经·普门品》中具体列出了观音菩萨能解救:风、水、火、罗刹、刀杖、恶鬼、枷锁、怨贼等危难。

在志怪小说里,观音拯救危难的故事比比皆是,特别是被鲁迅称为“释氏辅教之书的”《宣验记》和《冥祥记》。这类故事虽然数量可观,但基本上所有故事都是一种特定的模式:遭遇危难——信仰观音——化解危难。若细分,可归为五类。第一类是主人公得病,通过设观音斋、诵念观音经等,观音为病人解除病痛。如《宣验记》“安荀”条,安荀得了重病,在宅内设观世音斋,诚心诵经,经七天七夜,忽见金像,重病立即痊愈。“史隽”条,史隽对佛轻慢讥诮,后来脚患痉挛病,造观音像,梦见观音,病情立刻好转。《冥祥记》“竺法义”条,和尚竺法义得重病,诚心诵观世音,白天梦见另外一个和尚为他剖肠洗脏,病很快就痊愈。第二类是遭遇自然灾害得以解救。如《宣验记》“俞文”条,“俞文载盐于南海,值黑风,默念观音,风停浪静,于是获安。”《冥祥记》“竺长舒”条,竺长舒奉法精至,特别喜欢诵读观世音经。邻居家失火,竺家都是草屋,并且处在下风,眼看要烧着了。竺长舒至心诵观音经,风突然转了方向,竺家屋子毫毛未损。第三类是遭遇兵戎或下狱待杀得观音庇佑。如《宣验记》“沈甲、陆晖”条,“高荀”条,“郭宣”条都是因为诵观音、造观音像而免死于刑场。《冥祥记》“栾苟”条、“南宫子敖”条、“秦徐义”条等都描写了遭遇兵乱,被追杀残害时,心念观音,或诵经不断,得到观音菩萨的庇护而从困境中解脱。第四类是迷途得到观音的指引。如《宣验记》“车母者”条,车母者被俘虏,他的母亲在佛前点燃七盏灯,精心念观音。于是车母者从敌营叛逃归来,迷途中远远看见七段火光,顺着火光安全到家。这才发现是佛前七灯指引。《冥祥记》“吕竦”条,吕竦父亲乘船溪中,天黑又忽逢风雨,吕父心中诵念观世音,隔岸有火照明行路,安全归家。“潘道秀”条,潘道秀俘虏异域,后南奔迷失道中,心中恒念观世音,忽然于穷山之中看到观音显身,拜礼后又突然消失不见,然后他就找到路,回到家乡。“徐荣”条、“秦毕览”条等与此类同。第五类是多年无子,向观音虔诚祈祷,遂得子嗣。《冥祥记》“孙道德”条,“宋孙道德,益州人也。奉道祭酒,年过五十,未有子息。居近精舍。景平中,沙门谓德:‘必愿有儿,当至心礼诵《观世音经》,此可冀也。’德遂罢不事道,单心投诚,归观世音;少日之中而有梦应,妇即有孕,遂以产男也。”“卞悦之”条,“宋居士卞悦之,济阴人也。作朝请,居在潮沟。行年五十,未有子息,妇为娶妾,复积载不孕。将祈求继嗣,千遍转《观世音经》;其数垂竟,妾便有娠,遂生一男。元嘉二十八年己丑岁也云云。”两则故事中的主人公年纪都已经在五十以上,没有孩子,求过观音菩萨后老婆小妾立马就怀孕,而且还生的是男孩。足见其宣扬观音菩萨的法力无边。

中国是一个重视实用主义的国度,在大乘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普通大众的信仰更加侧重于为现实生活祈福禳灾。从这一角度,民间的观音信仰不断地本土化,也使得原本的宗教信仰逐渐民俗化。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只要是信仰观音菩萨,在遇到危难时,心中念观音菩萨或观音经,观音菩萨便会显圣搭救。充分显示出广大信徒对观世音信仰的福佑避灾心理。特别是向观世音求子的故事,更能显示出中国人对佛教的一种功利心态。观音形象除了前期的救苦观音、净土观音形象外,到隋唐以后还发展为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索观音等。[6]后来还因信徒多向观音求子,形成了送子观音这一中国特有的观音形象。这些志怪小说当中的种种情节处处无不显示出观音菩萨的慈悲情怀、无限悲悯。基于这种慈悲观,人们信仰、诵念,才得以在困厄危急的关头得到观音的保护。

佛教慈悲观念在佛教传播的过程当中,比较深入人心,放生等佛教仪式活动以及观音信仰都体现了慈悲观。正是这种思想,影响了当时的小说创作,无论这些小说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宣扬佛教弘扬佛法也好,野史趣谈也罢。都是当时的人留给后世的一笔文化精神财富。这些志怪小说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世的小说诸如唐传奇、历代笔记小说等都能见到一些不忍残杀而放生的故事,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花妖狐鬼,许多故事还能看出南朝志怪小说的影子。而观音菩萨的形象,更是通过这些志怪小说塑造并丰富了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后世神佛小说中的观音形象,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观音,一直是唐僧师徒西行路上的护航使者。足证其影响深远。

[1]弘学校勘.大智度论·卷二十七·释初品中大慈大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51.

[2]同上:352.

[3]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4(4).

[4]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J].学术探索,2001年增刊:124.

[5]李利安.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J].世界宗教研究,2006(3):24.

[6]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J].学术探索,2001年增刊:126.

猜你喜欢

观世音观音菩萨众生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保护研究和修复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