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解析——以嘉兴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为例
2015-03-23沈商,彭昕
沈 商,彭 昕
SHEN Shang,PENG Xin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31400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校扩招引发的建设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大学生活动的需要,大部分普通公办高校在扩建的新校区修建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并作为在校师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活动空间。其设计理念开始向为全体学生提供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元交流的新型场所转变。由于地域性差异,南方地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与北方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建筑外观上,还体现在空间组织上。本文将以嘉兴学院梁林校区新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为例,对南方地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的设计过程进行解析。
1 与校园整体环境融合
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必须考虑原有的校园整体环境,也会对校园整体环境起到重塑作用。一方面活动中心的造型价值很高,对强化校园景观视觉效果极佳;另一方面,大学生活动中心周边带动起来的基本配套娱乐设施如广场、休憩长椅、花坛、绿化等会对周边人流汇聚起到重新分配的作用。
新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梁林校区,属于学校扩建的一期工程。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 层面积7793 m2,2 层面积4220 m2,3 层面积2693 m2。活动中心位于现梁林校区西侧,北侧为机电教学楼,东侧临近金庸图书馆,南侧为学生公寓以及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在选址上,临近教学区、自习区以及生活区,能汇聚不同区域内的人流,为学生提供便利。与活动中心只有一墙之隔的西侧公路,在未来的规划中,梁林校区将向西扩建,在马路上空建造起空中绿色通道连通扩建校区,而大学生活动中心恰恰在规划中起到连接枢纽的作用(图1、图2)。
绿色通道由大学生活动的屋顶穿过马路,一直蔓延到马路另一侧,因此也就决定了该建筑的整体造型是向上的,这种斜向上空式的绿色屋顶不仅充满韵律感,更重要的是扩建校区与原有校区的连接通道,是校园整体环境融合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形式。本方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景观、规划对建筑的影响,将建筑自身也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将建筑、广场、绿化融入到了景观中,并将屋顶绿化引入到了景观,增加了绿化的覆盖率,创造了优美的公共环境。广场的设置汇集了来自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不同方向的人流,满足学生在饭后闲余在此聚集、休闲、娱乐的需求。
图1 梁林校区与西侧扩建的校区,活动中心为连接枢纽
图2 扩建规划活动中心连接新旧两个校区
2 外观形式
2.1 江南建筑风格
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越秀校区及梁林校区内的教学楼建筑多以白墙为主,再加上黑色线条,与传统江南建筑相互融合,因此为了和原有建筑相协调,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外观形式仍以江南风格为主。白色的墙壁配上屋顶黑色的压边,清雅宁静,将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该建筑在外观上也展示了现代几何的构造手法,斜向上的墙体仿佛在用现代语汇与传统风格进行着对话(图3)。
图3 活动中心绿屋顶
2.2 绿色斜屋顶
学生活动中心的社团活动楼拥有一个巨大的斜屋顶,线条充满动感,坡度约为8. 5°,从地面起至11.7 m 高的种植屋面。从东侧入口望,引人向上的绿色屋顶通向天空,视觉开阔。斜屋顶在此处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造型的流动感,给人运动线条的激情,属于视觉上的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斜屋顶给人一个空间上的引导,即东西向是连通的,而在规划的空间上的确如此,扩建完成后,整个马路上的通道连通活动中心的屋顶都将被绿化大面积覆盖,被绿化覆盖的斜屋顶连接梁林校区和扩建校区之间起到枢纽的作用(图4、图5)。
图4 活动中心东立面
图5 活动中心北立面
2.3 室内外建筑空间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且快速传播,该活动中心的建设当中也体现了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北侧的社团活动楼的南侧立面上,装饰了可供藤蔓植物生长攀沿的架子。在活动中心内部,靠近天窗部分垂挂着绿色盆栽,是室外绿色向室内绿色空间的延续[1]。
3 各功能区组织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一种容纳学生课外活动的集中化、典型化的校园建筑类型,寓教学、教育、科研与活动中的交往场所,是大学生活动、学习、运动、娱乐等活动交叉融合的场所,同时也是学校管理机构以及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有效联系的平台。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内进行自由交往,传递信息、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及自我教育和服务。
3.1 各功能区的分布
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功能组成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图6):
(1)公共活动部分(多功能厅,展览厅);
(2)文艺演出部分(报告厅,多功能厅);
(3)社团活动部分(社团办公及活动室、文化艺术教育及业余兴趣培训室);
(4)管理机构部分(团委、学生会、办公室以及学生会);
(5)商业服务设施部分(餐厅、商店、书店)。
嘉兴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在体量上,很鲜明地分为三块,北侧的单体建筑主要安排社团活动部分以及管理机构部分,南侧的单体建筑安排文艺演出部分,连接中间的是学生服务大厅,属于公共活动部分,2 层的展厅用于平常展览之用。
在北侧的社团活动区,1 层安排了团委办公室、学生处办公室等房间以方便处理学生事务,以及舞蹈训练室、跆拳道训练室,为学生课外特长培训提供专门的训练用房,心理咨询室的设置更是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心理辅导。2 层设置有团委办公室、学生会办公室、文化艺术中心、自律维权中心等用房。
图6 活动中心功能分区
学生服务大厅是两层通高的门厅,层高约11 m,给人宽敞舒适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里举办小型的展览来促进学术的交流。南侧小剧场的建立更是满足了大学生对文艺演出的需求,在之前学校由于设施的短缺导致无法在校区内承办一些中大型的文艺晚会。而现在,设施齐全的小剧场已经建成完毕,近期已经在里面举办了毕业晚会、歌舞剧等演出节目。舞台长约24 m,宽约18 m,观众席1 层设置905 座,2 层设置252 座,总计1157 个座位。小剧场内的灯光、声控等设施也达到优良标准,为举办一场文艺演出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图7~10)。
图7 1 层平面图
图8 2 层平面图
图9 3 层平面图
图10 屋顶平面图
3.2 交通流线
该建筑的主入口为正对广场的学生服务大厅,小剧场的入口也较为突出,而社团活动中心楼也拥有自己的出入口。在建筑内部,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彼此联系,组成了类似“日”字型的交通流线,学生服务大厅左右两侧各有通往屋顶的室外直跑楼梯。
4 空间营造
室内空间的营造会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也将决定了空间的使用性。好的设计手法可以通过光、气流、空间的营造将消极空间转化为积极空间,更适宜大学生活动的氛围,学生们在空间中能够自由畅快地交流。设计师从江南水乡的建筑中提取建筑空间的特色,将其转化,附加之具有特色的建筑语汇(光、庭院、连廊等),将南方建筑中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空间营造上[2]。
4.1 中庭
江南建筑讲究中庭,讲究在围合,亲近自然。中庭空间在建筑中起到了肺的作用,调节、缓解人的各种活动,供人与人之间交流,又可从中心生发散出新的行为和功能——对于建筑来说,中庭空间同时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3]。
在该建筑中,社团活动区在7.3 m 宽的过道上设置了东西向长为29 m,南北向长为3.2 m 的中庭,用以种植树木,光从三层通高的玻璃天窗上照射下来,照亮过道,并聚焦到过道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此刻,原本在过道两侧的学生目光聚集到过道上,而彼此向小中庭对望而实现眼神的交流沟通,或许因为这种光线的汇聚产生的眼神交流赋予活动中心学生创造交流机会的开始。
4.2 庭院
进入到学生展览大厅后就可以看到中庭,中庭由南侧的学生活动室以及西侧通向小剧场的走廊和学生展览大厅围合而成。庭院为下沉庭院,下沉0.6 m,营造一定的空间的领域感,形成一个中心,创造出更加亲密的空间效果。庭院内铺设木质地板,保持与自然的亲密度,同时也布置了长椅,供学生再次休憩,以此创造一个静谧休闲的空间。
5 结 语
嘉兴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在建筑外观及空间组织上体现了江南建筑的设计特点,并对绿色建筑理念进行了探索,尤其体现在从室外全覆盖绿色斜屋顶,绿色立面至室内绿色建筑空间的延续上做了一些尝试,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该大学生活动中心已经竣工完成,小剧场已经投入使用。
[1]龚颉.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与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2004.
[2][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4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东磊.创造交往空间: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设计[D]. 上海: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