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图书馆宣传的误区
2015-03-23黄俊贵
黄俊贵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具有宣传阅读作用。展示服务内容与方法,使受众了解图书馆,是组织社会读者利用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基础。着力宣传公益、开放、公平、共享的服务原则并加以具体诠释,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也看到不少宣传脱离实际,似是而非,忽悠公众,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笔者属图书馆常客,不时走动各地图书馆,习惯由表入里,从图书馆各种宣传品的指引进入它的服务,难免对其中宣传文字提出疑问或建言。但被问者往往答曰:“这些宣传品经过时间考验,许多领导、专家都曾过目,并未提出意见……”在下以为不然,如此扭曲阅读作用,误解文化传统,传导不良办馆理念的现象,怎能集中出现在图书馆,且以精心制作木刻楹联形式,赫然昭示?为此,特择要披露,供方家点评。
“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它作为图书馆迎宾第一联,可视为对读者“开门见山”的忠告。可惜,“书为天下英雄胆”,夸大了图书的社会作用。英雄,是指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群众利益,并英勇奋斗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阅读的作用体现于社会实践,不可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知识运用的不同效应。图书有好坏之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未必都是积极的。那种以为“学富五车”即可成英雄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人们将杰出人物称之为英雄者,更多的是崇尚其才能与武勇。现代许多仁人志士、革命英雄并非都因博览群书获得“英雄胆”。而许多学术泰斗,学贯中西,风骨流芳,从未获“英雄”桂冠。
“善是人间富贵根”,明显是宗教宣传,与图书馆性质相悖。这里没有界定“善”与“富贵”的内涵。鉴于对“善”有不同理解,若只执着于宗教去祭天求神、诵经驱鬼,甚至终日秉烛烧香、顶礼膜拜,祈求富贵平安,而无行善实际,富贵、幸福也只是流于虚无缥缈的幻想。按楹联思维逻辑,“善是人间富贵根”,当与上联相联系,读书属于善事,自然引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也必获“富贵根”了,这就无异于在宣扬封建陈腐观念。
“吾粤有材惟实学,斯楼不朽是藏书”。此联明显仿效湖南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院是封建社会培养科举人才的教育组织,其置学士讲学,兼刊刻经书、藏书,完全不能与现代图书馆相提并论。现代图书馆更不是博物馆,藏书称得上“不朽”者甚微,其中有不少信息冗余、知识废品。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凸显教育职能,通过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与读者的自主阅读取得社会效益;炫耀藏书是封建藏书楼的陈腐观念,早就广为诟病。列宁说过,“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图书馆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吸引了多少新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对于国民教育能够做些什么》,《列宁全集》第19卷)。
当今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已经多元化,除了书刊等纸质文献外,还有网络数字化信息资源,以及与馆员智力资源相结合的知识、信息咨询。图书馆书刊文献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更强调时效、质量,并通过图书馆之间开展资源共享为读者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普遍实行藏书规模控制,除国家图书馆具有全面收藏全国各地图书版本职能,一般省(区)图书馆仅保存地方文献,对其总体规模确定终极容量,实行“吐故纳新”“剔旧添新”,以保持零增长常态化。我国虽尚有一些基层图书馆藏书资源匮乏,而大中型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不足50%,却相当普遍。现在一些公共图书馆对外宣传日平均接待读者1.5万~2万人次,不免存在“水分”,笔者罕见座无虚席的风景,且往往半数以上属老人阅报和学生利用图书馆做功课、玩电脑,或一般逛馆消闲者。由此可见,提高服务质量,吸引读者阅读方为图书馆工作要务,而不必炫耀藏书。
“渊深者修诸己,汲养者惠于人”。此联在图书馆大厅孙中山塑像两侧赫然而立,它既不是孙中山语录,也并非某名人名言。由于对联内容不妥,令读者产生图书馆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印象,与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行自主阅读的宗旨不符。其实“汲养”与“渊深”属因果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图书馆读者和馆员都是“汲养者”,“渊深者”与“汲养者”都要“修诸己”“惠于人”,“渊深者”更应“惠于人”。图书馆还具有文化消闲职能,读者除了是“汲养者”“渊深者”,还是消闲者。此对联立于孙中山塑像两侧,与“天下为公”手书相联结去昭示公众,有强加于历史伟人之嫌。俗谓“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公共图书馆能否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发挥社会阅读推广作用,它对读者所产生的首因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图书馆宣传形式在馆内主要是楹联、大标语、《读者手册》、各类临时性阅读服务宣传品,还通过网络及传媒报道,其中内容亦常见偏颇。主要倾向表现于几个方面:
一是华而不实,没有实际内容的揭示或具体服务的承诺。例如,“我馆追求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品牌无形资产增值最大化……”张扬“一视同仁,耐心细致,及时快捷,想方设法”,却需要持身份证办阅览证才能进入借阅区,既没有导读员,更无承诺服务。
二是对未取得共识,又难以实现的问题,草率向社会媒体报道,遭群众诟病亦不屑一顾。例如,通过某省各大报纸报道,在南方某城市将建成生态图书馆——用雨水冲刷厕所,靠自然通风(不用空调)……发现馆区树木鸟巢内有小鸟立即录像,反复向社会播放,以证明生态图书馆的现实。
三是过分夸耀自己,“创新服务”到处有,“品牌服务”满天飞。
四是把读者的发明、创造归功于图书馆读书成果。图书馆宣传不仅自身认识不到位,更有为显示业绩张扬办馆效益。
五是正面引导不足,缺乏为读者提供历史或现代名人名言的教诲鼓舞,以及温馨而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例如,热衷于将领导的贺信勒石铭刻于大厅,将首长视察图书馆、与馆长相会的照片长期陈列于橱窗,以显示“政绩”,等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说来,规模扩大,内涵充实,效益增长。然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图书馆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距离,可从所见资料下列数字说明。
第一,按服务半径距离,国际图书馆界一般认为,在4公里内利用率较高,而目前我国平均30多公里才有1个馆;一个图书馆理想服务面积应为50平方公里,而目前我国3000多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馆。
第二,按服务人口,国际上一般认为,平均水平应为2万人拥有一个公共馆。英国达1.23万人拥有一公共馆;匈牙利人口只有我国的百分之一,但拥有2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个。而我国目前45.9万人才拥有1个图书馆。
第三,按公共图书馆藏书,国际图联提出应达到人均1.5~2.5册标准。我国目前仅有0.41册。图书馆普及率低直接影响国民的阅读率,对几个国家当下每年人均阅读率作比较:韩国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以色列64本,匈牙利占人口1/4以上(约500万人)常年阅读成为习惯。而我国每年人均阅读只有0.7本,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另有媒体披露,广州60%市民不到图书馆,如果这个数字真实,是令人忧虑的。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与其阅读生活具有密切关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阅读率。当前我国阅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以往长期经济落后,人们缺乏阅读的需求,也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以及应试教育只专注于学业成绩,往往忽视课外阅读。
图书馆对提高社会阅读率责无旁贷,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首先,图书馆读者宣传要凸显服务宗旨。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图书馆不是封建藏书楼,也不是一般的借书馆,应以彰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为基调,着重于宣传现代图书馆特色,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努力杜绝某些不正确观念的宣传。
其次,图书馆读者宣传要“兑现大于承诺”。不能为取悦读者,未经缜密考虑兑现诺言能力就草率从事,而造成对读者食言。
再者,图书馆读者宣传要营造图书馆与读者良性互动机制。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阅读权益,向社会表明读者在图书馆享有的各种权利;应彻底摒弃各种对读者不尊、不公,乃至轻言读者“偷书”,甚至少年儿童也难于幸免“罚款”等服务行文及各类宣传品,并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服务。
(作者系第七、八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原秘书长,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