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问题探讨

2015-03-23黄如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年3期
关键词:价值评估框架结构指标体系

黄如良

摘要

对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评估涉及到三大问题:一是需要明确什么是生态产品;二是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三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指标,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算。本文在考察相关学术文献和政府文件后,用一个连续统一体模型阐述了生态产品概念,指出人们观察生态产品采用了不同角度,更反映出人们对生态产品认识的深化过程。本文认为,评估广义意义上的生态产品价值,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改造现行的静态模型,构建生态与经济相联系的动态模型;二是将重点由生态产品价值的计量转向生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边际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列出了九种可以用于评估生态产品价值的框架结构类型方法,他们是:单项指标框架、多维支柱框架、间接驱动力-直接驱动力-生态产品-人类福祉变化框架(IDEHC)、目标-指数-联系框架、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问题领域框架、分部门框架和空间分维框架,并重点介绍了前三种框架模型。对于具体的问题,应根据价值评估使用目的、评估的成本和收益、保持评估过程的开放性与动态性等原则选用相应的评估框架类型。依据市场化程度,可以采用的评估技术和方法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三大类。具体而言,直接市场法主要有成本法、生产率变动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影子项目法,替代市场法主要有旅行成本法、内涵价格法、防护费用法或规避行为法,意愿调查法主要有投标博弈法、权衡博弈法、优先性评价法、Delph法等。

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框架结构;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3-002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3.004

人们普遍认为,生态产品是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相并列,支撑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三类产品。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属性不同,迄今生态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需要。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产品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另外,价值评估是指表述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在某一情景下所存在价值的过程,它一般根据可以计数的物品(通常是货币)来进行估价,但也使用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生态学)中的方法和手段[1-4]。因此,对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评估至少涉及到三个大的问题:一是需要明确什么是生态产品;二是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来评估生态产品的价值;三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指标,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算。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生态产品概念辨析

生态产品起源于生态设计理念,一些学者认为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荷,通过改进设计使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基于此,生态产品就是融入了生态设计的产品,或者说具有生态特性的产品。这是生态产品最初的定义,也是比较狭义的、微观层次的定义。后来一些学者从更加实用、市场化的角度来定义生态产品,认为只要贴上了生态标签的产品就是生态产品,这仍然是从狭义的、微观层次来定义的,只是适用范围发生了一点变化。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态产品,更多属于物质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很多方面并不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但是考虑到它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因而它具有生态产品的某些属性,是生态产品的萌芽状态。

2001-2005年联合国启动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关注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类福祉的。2005年发布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全球自然资源提供的2/3以上的各类服务呈下降趋势,生态退化日益严重,且这种趋势可能在未来50年内仍然得不到有效扭转[1,4-5]。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社会各界日益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严峻性,生态产品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进入人们的视野。一种观点认为,生态产品与生态系统服务是同义语。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惠益,这些惠益包括生态系统在提供食物、水、木材以及纤维等方面的供给服务;在调节气候、洪水、疾病、废弃物以及水质等方面的调节服务;在提供消遣娱乐、美学享受以及精神收益等方面的文化服务;在土壤形成、光合作用以及养分循环等方面的支持服务[1-2]。这种观点所认为的生态产品,是一种广义意义上的。

2010年12月我国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文),指出:“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设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章,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从上下文语境来看,这里的生态产品可理解为从自然系统中生产出的具有生态功能的产品,主要指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一致。对比《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定义,可以发现,这里的生态产品概念比较接近“生态系统服务”,但将“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文化服务”功能剔除了,因而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子集,是一种偏广义的生态产品定义。

还有的学者从语义学上来阐释生态产品[6,1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产品是一种偏正结构,是生态的产品,产品是主体,生态是修饰词,并且这里的产品主要是指有形产品,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生态产品其实就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供给服务”——如食物、水、木材、纤维、基因资源、生物化学物质、天然药品等。可见,这里的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子集,是一个偏狭义的定义。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产品是一种动宾结构,生态二字可作动词用,生态产品是源于生态系统的或由生态系统产出的,甚至推广为生产产品的生态化、绿色化的行为。由此派生出的概念类似于“环境产品和服务”,主要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而生产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一个偏狭义的定义,但比前面的概念外延略微要大,因为这时的生态产品,还可以包括环境保护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可以把对生态产品概念的理解画成如图1所示的连续统一体模型,这里有人们观察生态产品采用了不同角度,更反映出人们对生态产品认识的深化过程。因此,人们研究生态产品,需要事先对生态产品的范围进行界定和说明,其实,哪个范围都是允许的,这取决于他们研究主题的性质、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等。从连续统一体模型出发,尺度问题在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不同空间范围,比如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或全球生态产品进行评估,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使对生态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接下来主要采用广义意义上的生态产品概念。

一般地,生态产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生态产品是有益于人的健康的产品,是与人类福祉高度相关的产品。以广义的生态产品即生态系统服务为例,生态产品对于人类福祉关系重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给出了这个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影响安全保障、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健康以及社会与文化关系等,生态产品的提供对人类福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反过来,福祉的以上构成要素又可以对人类获得的自由和选择产生相互影响[1,4]。

二是生态产品具有多维度的价值,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有非使用价值;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非经济价值。非使用价值如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在知道某种资源的存在(即使他们永远不会使用那些资源),对其存在确定的价值。非经济价值也称非效用价值,如社会文化价值、内在价值,许多宗教、文化、伦理等观点认为,生态系统即使对人类福祉没有直接的贡献,它们也仍然具有价值[1,4]。因此,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但涉及到使用何种评估技术,还涉及到采用何种价值观念。

三是生态产品是具有正的外部性的产品,在很多时候是公共物品、自由物品。许多生态产品要么没有交易市场,要么市场交易价格偏低,不能充分反映其价值。经济学将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所谓“自由物品”是指自然界中的天然存在且人类可

以不计任何代价就能取用的,如空气、江河淡水等等。生态产品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由产品”。1997年,13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公布人类社会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首次系统估算结果,他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系统每年向人类社会提供的17大类别的生态服务的保守平均估值为33万亿美元,而每年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为18万亿美元左右[7]。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清楚表明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福祉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显示出绝大部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处于市场之外,其经济和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大部分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导致其价值被严重忽略和低估的重要原因,这进而导致生态产品受损,也往往难以得到合理补偿。

2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框架结构类型分析

2.1选择框架结构类型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构建各种指标。它可以对许多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划分,一个好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鉴于生态产品概念的可延展性,如果从广义意义上来理解生态产品,要评估生态产品的价值,必须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而指标体系需要适当的框架结构来组织。

根据生态产品概念的连续统一体模型,可以形象把生态产品比喻成一棵树。最初,人们只是认为树上结的果子才是(生态)产品,后来扩展到树本身,但仅仅认识到树的柴薪和燃料价值(类似于供给服务),再后来,人们在意识到很多树可以组成森林,还具有提供生物栖息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供人们纳凉场所、风景等等价值。同时,为了使树木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人们意识到维护树木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源”和“流”的关系。如同农产品生产需要耕地、工业品生产需要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一样,生态产品的生产也需要“耕地”和“机器”,森林、湖泊、湿地、海洋就是生产生态产品的“耕地”,是制造生态产品的“机器”[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指出:“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从需求角度,这些自然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产品的性质。”该文件对于生态产品的概念是从较为广义的意义上理解的,不仅如此,该文件还认为“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必须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可见,对于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不能采用简单的静态角度评价,而应该与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鉴于当前整个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已导致“入不敷出”的境地,对人类福祉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更加全面的对生态产品的评估还应该延伸到对人类福祉的考量。

为准确评估生态产品的价值,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改造现行的静态模型,构建生态与经济相联系的动态模型,以便更好理解其中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动态物理生物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人类福利的影响。二是重点将由生态产品价值的计量转向生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边际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基于此,表1列出了9种可以用于评估生态产品价值的框架结构类型方法,分别是单项指标框架、多维支柱框架、间接驱动力-直接驱动力-生态产品-人类福祉变化框架(IDEHC)、目标-指数-联系框架、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问题领域框架、分部门框架和空间分维框架。每种类型的特征和适用情形详见表1[1-5,9]。

对于具体的问题,究竟采用何种框架类型来进行评估,可从下面几点原则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第一,服务于特定评估目的,根据使用目的选用。第二,考虑评估的成本和收益。第三,保持开放性与动态性。因为生态产品往往是公共产品,所以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因为生态产品涉及到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其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保持开放性使其具有可添加的特点;考虑到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问题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保持指标体系的动态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上述的评估框架结构不是截然分开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和情况,不同的框架结构类型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下面对最具代表的几个框架类型给出进一步的介绍。

2.2单项指标框架

单项指标框架最有代表的是总经济价值框架。总经济价值框架是广泛用于对效用价值组成成分进行加总和分解的一种分析框架。图3反映的是生态产品评估中,对各种价值组成的加总可得到总经济价值[1,4]。其中,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能够直接被消费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间接获得的价值;选择价值是指未来直接与间接的使用价值;遗产价值是指当代人为了把生态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保留给后代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在知道某种资源的存在(即使他们永远不会使用那种资源)后,对其存在确定的价值。

比如,一项基于喀麦隆热带雨林的研究表明,维持森林的合理采伐可以带来社会效益(非木材林产品、控制沉积和防洪)和全球效益(碳储存、遗产和存在价值),每公顷为3 400美元。将森林改造为小规模农业用地获得了大约每公顷2 000美元的私有效益(食品生产)。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市场不健全,人们只认识到经济作物的私有收益。

对促使生态产品价值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进行考察,并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的变化对人类福祉产生的影响。直接驱动力主要有:土地覆被的变化、气候变化、新技术的应用、污染、过度利用、养分负荷、外来物种入侵等;间接驱动力主要有:人口的变化、经济活动的变化、社会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技术进步等。

在单项指标框架中,不同的价值领域适用不同的评估技术和方法(见图3)。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评估不同价值方面时,随着使用的技术和手段呈现复杂化趋势,一些过去认为不能评估的价值也可以有具体的经济(货币)价值,但是其价值的“确切性”程度却是降低的,由此带来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但是,我们认为只要这个“不确定性”控制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应该就可以接受。

在单项指标框架中,关键是要将各种指标体系指数按照相应权重进行加总,在将不同类别的指标进行加总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不能加总的问题,通过改变逆指标数据性质,使所有指标对总指数的作用力同趋化。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常用数据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最小—最大标准化”、“Zscore标准化”和“小数定标标准化”等。经过上述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均转换为无量纲化指标测评值,即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可以进行加总分析。其次,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即度量各个指标对评价目标(总指数)的贡献程度。一般而言,确定权重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如专家评议法(德尔菲法)、因素成对对比法,多是采用综合咨询评分的定性方法,这类方法简便易行,其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与参与权重确定的人员的专业知识有关。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重,如层次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熵值法等,这类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其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现在许多研究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各指标相对上级指标的权重。

2.3多维支柱框架

部分学者认为,上述单项指标框架存在一个根本的缺陷问题,即价值加总问题。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比较,不同类型的价值不能用同一测度单位来表达,因此不能加总。按照这一观点,总经济价值的方法在评估生态产品价值时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价值不能加总的问题,在评价生态产品价值时,多维支柱框架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多维支柱框架通过采用多个维度的指标,用于评价生态产品若干个属性的价值,而不同维度的指标指数并不加总成一个统一的指标指数。为便于直观理解,这些指标指数通常采用雷达图形式表示出来,各分项指标指数可进行

纵向或横向比较。生态产品若干个属性,可以是供给服务方面的食物、纤维、燃料、基因资源、生物化学物质、天然药材、淡水等,调节服务方面的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节侵蚀、净化水质和处理废弃物、调控疾病、调节害虫、授粉、调节自然灾害等,文化服务方面的精神与宗教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灵感、故土情节与社会关系、文化遗产价值、消遣与生态旅游价值等,支持服务方面的土壤形成、光合作用、初级生产、养分循环、水循环等。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福祉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供给服务增加而得以实现的,可是,与此同时,是以牺牲其他服务为代价的。例如,食物和纤维生产的大幅度增加是靠输入养分、水、能量和杀虫剂而得以实现的,结果造成其他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即其他生态产品)的破坏。砍伐森林和林地用于木材生产和农业种植,以及导致土地在调节水资源径流、存储碳以及支撑生物多样性和林区居民的生计方面的能力出现了下降,等等。

值变化的一个示例,用雷达图表示生态产品各个属性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当森林变成农田,将导致粮食供给的增加,但是在诸如生物多样性、碳汇、土地养分、地下径流、生态旅游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也促使决策者思考是否应该将森林改成农田[1-2]。

2.4间接驱动力-直接驱动力-生态产品-人类福祉变化框架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委员会将间接驱动力-直接驱动力-生态产品-人类福祉变化框架表示成如图5所示[1-5]。其中,间接驱动力主要是指人口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影响等;直接驱动力则包括土地利用与覆被的变化、物种引入与物种迁移、技术适应与技术使用、因化肥农药等使用产生的外部输入、气候变化、自然、物理和生物驱动力等。这个框架结构可用于生态产品生产的决策分析、未来情景分析等。

将上述间接驱动力-直接驱动力-生态产品-人类福祉变化框架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相结合可以展现出如图6所示的复合评估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地为政策评估和决策服务[1-5,9]。

3生态产品指标价值评估技术和方法

在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之下,就是各个具体的指标,各个指标的价值如何评价,就涉及到评估方法和技术的问题。由于生态产品具有很多非市场物品的特性,因此,对其评估多数时候不能简单使用市场价格,必须另辟蹊径。

依据市场化程度,生态产品可以分为三类,即已市场化的、准市场化的以及未市场化的,由此,具体评估技术和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市场法,二是替代市场法,三是意愿调查法[9-10]。直接市场法就是直接采取市场交易价格来度量生态产品价值的方法,其前提是生态产品具有可交易性。替代市场法也称间接市场法,是指对准市场化的生态产品的评估,由于这类生态产品价格的市场信号以隐晦的形式存在,需要挖掘并据此估价,需要通过找到某种有市场价格的替代物来间接衡量。意愿调查法是指通过向被调查者描述有关产品或服务及其提供方式的详细情况,进而基于被调查者意愿为特定惠益支付的金额所建立的一种经济评估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避开真实市场不存在的这一限制,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假想的市场,假设他们可以在该市场购买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尽管人们对该方法存在争议,但随着在生态经济学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指导性方法。一般地,直接市场法可信度最高,替代市场法次之,意愿调查法随意性最大,因此,应尽量采用直接市场法,若不具备采取直接市场法的条件,则采用替代市场法,只有当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应用时,才采用意愿调查法。可是,由于生态产品所具有公共物品、自由物品、价值的多维度性等特征,使得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具有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

具体而言,直接市场法主要有成本法、生产率变动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影子项目法:①成本法。按照生产与维护生态产品和保护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成本用以计价的方法。多数生态产品供给服务的生产,如动植物产品、纤维、淡水等,可应用该方法。②生产率变动法。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生态产品价值的方法。生产率的变动是由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种方法把生态产品或自然资源质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变化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利用市场价格就可以计算出这种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实现的经济收益。多数生态产品供给服务的生产可应用该方法。③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指将受到损害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恢复到环境受到污染以前的状况所需要的费用。该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调节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如涵养水源、精华水质、处理废弃物等。④影子项目法。这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某一项目的建设会使生态系统或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而且在技术上无法恢复或恢复费用太高时,人们可以同时设计另一个作为原有生态系统或环境质量替代品的补充项目,以便使生态系统或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保持不变。同一个项目(包括补充项目)通常有若干个方案,这些可供选择但不可能同时都实施的项目方案就是影子项目。该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如基因资源、固氮释氧、调蓄洪水等。

替代市场法主要有旅行成本法、内涵价格法、防护费用法或规避行为法:①旅行成本法。这是一套经济价值评价技术,它利用游览某一目的地的可见成本来导出对该目的地需求函数。开发该方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保护区在休闲娱乐方面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价。但一离开这一特定条件,旅行成本法的使用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该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文化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如休闲娱乐、科研教育、文化服务等。②内涵价格法。该方法特点是利用统计方法把为使用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分解到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各个属性的隐含价格之中。比如,可对某一住宅价格进行分解,以便了解购房人对住宅周围清新空气所愿意支付的金额。该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价值的测算,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空气、授粉等。③防护费用法或规避行为法。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或环境污染时,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破坏或治理污染,以避免不利事件的发生。利用采取这些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生态产品和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或规避行为法。该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价值的测算,控制侵蚀和保持沉积物、土壤形成与改良、废物处理等。

意愿调查法主要有投标博弈法、权衡博弈法、优先性评价法、Delph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向被调查者描述有关产品或服务及其提供方式的详细情况,进而基于被调查者意愿为特定惠益支付的金额所建立的一种经济评估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避开真实市场不存在的这一限制,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假想的市场,假设他们可以在该市场购买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这些方法可用于生态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价值的测算,如遗产价值、文化多样性、存在价值等。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oard.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s[R]. www.maweb.org, 2005.

[2]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委员会.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一)[M]. 赵士洞,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oard.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Reports(1)[M].Translated by Zhao Shidong, et al.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7.]

[3]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委员会.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2)[M]. 赵士洞,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oard.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Reports(2)[M].Translated by Zhao Shidong, et al.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7.]

[4]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委员会.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3)/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 张永民,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oard.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Reports(3)/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M].Translated by Zhang Yongmin.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7.]

[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委员会.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Board.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The Synthesis Report of Biodiversity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6.]

[6]张华.加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4,456(4):45-47.[ZhangHua.O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14,456(4):45-47.]

[7]Costanza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8]杨伟民.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J].宏观经济管理,2013,(5):4-15.[Yang Weim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J]. Macro Economic Management,2013,(5):4-15.]

[9]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2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The Theorem and the Practic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4.]

[10]李钢.非价值量的价值化: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估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Li Gang. Valuation of the Nonmonetar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M].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2.]

[11]王兴华.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研究:以云南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37-42.

Abstract

To assess the value of ecoproduct involves three big problems: first, what is ecoproducts need to be clear; second, what kind of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indicator system should be use; third, which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for estimating each specific targets. Through studying relevant academic literature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this paper uses a continuum model to expound the ecoproduct concept, and this reflects that people observe the ecological product us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on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generalized ecoproduct value assessment should be expanded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o transform the existing static model into the dynamic one with ecology and economy linked; the other one is to turn the study from focusing from measuring the ecoproduct value to studying the marginal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ecoproducts impact on human wellbe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lists nine assessment framework models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ecoproduct value, they are: single index framework, multidimensional pillar framework, indirect driving forcedirect driving forceecological producthuman wellbeing change framework(IDEHC), goalindexconnection framework,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framework, the 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DPSIR) framework, the problem domain framework, subsector framework and spatial dimension framework, and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first three ones. For the specific problem,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framework model should be chos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value assessment goal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assessment, and maintaining the open and dynamic assessment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marketoriented, the assessment approach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direct market method, substitution market method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Specifically, the direct market method mainly includes cost method, productivity change method, replacement cost method, shadow project method, and substitution market method mainly includes travel cost method, hedonic price method, prevention cost method, and CVM mainly has the bidding game method, weighing game method, prior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Delph method.

Key words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assessment; framework; indicator system

猜你喜欢

价值评估框架结构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新三板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价值评估方法理论综述
近海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