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

2015-03-22盛佑祥杨万章陶红星王桂喜舒国建崔剑峰

陕西中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顽固性

盛佑祥 杨万章 陶红星 王桂喜 舒国建 崔剑峰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052 )

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

盛佑祥 杨万章 陶红星 王桂喜 舒国建 崔剑峰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052 )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顽固性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73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电针治疗选断续波,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1d1次,每次9000IU。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有文献[1]认为顽固性面瘫是指病程在2个月或以上,经治疗(常规的中西药物、针灸等)仍不能完全恢复的面瘫。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如口服中西药物配合针刺)等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不能令患者满意。笔者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运用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的治疗方案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73例观察对象均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39例;年龄18~66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65d,最长181d,平均104d;右侧面瘫患者36例,左侧面瘫患者37例;按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2]评定病损程度:Ⅳ级18例,V级46例,Ⅵ级9例。全部患者就诊前均经过常规中西药物、针灸及局部理疗等方法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发病年龄(t=-0.431,P=0.688>0.05)以及病程(t=0.075,P=0.94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病损分级经过秩和检验,2=1.064P=0.302>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依据就诊时的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8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诊断标准 依据高等学校教材《神经病学》第6版中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病程超过2个月;③年龄在18~70岁;④患侧仍存在面瘫症状,如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等;⑤或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异常;⑥或伴有患侧听觉异常等。⑦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完成治疗计划者。

排除标准 ①Hunt’s面瘫;②双侧面瘫者;③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外伤、肿瘤、手术等)所致的面瘫;④ 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⑤不能配合治疗者;⑥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疾病;⑦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说明书用法口服甲钴胺片、复合维生素B片、地巴唑片。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①取穴:主穴选攒竹、 阳白、 四白、 迎香、 地仓、承浆、牵正、合谷(对侧)。配穴:眼睑闭合无力者加瞳子髎;人中沟歪斜及上唇活动不灵者加口禾髎;下唇活动不灵者加夹承浆。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使用1.0寸毫针提捏进针,获得针感后接G6805-2B型电针治疗仪,攒竹与阳白、牵正与迎香、地仓和承浆各为1对,共3对,使用断续波,强度以病患者能耐受为度。隔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30min,7次1个疗程。共治疗28次后结束治疗。 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剂(国药准字S20060052)1d1次,每次9000IU,共8周。

对照组仅使用与治疗组相同的电针治疗方案。

疗效标准 观察面肌功能评级变化及临床疗效均按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评定。其中临床疗效标准为痊愈:达I级。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谈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显效:达Ⅱ级。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颧肌肌力约为4级,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好转:由Ⅳ级~Ⅵ级经治疗后改善为III级。无效:经治疗后仍停留在Ⅳ级以上。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变化见表2。结果表明,经过治疗,治疗组改善面神经功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3.984,P=0.0001< 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组别n时间ⅠⅡⅢⅣVⅥ对照组35治疗前00010223 治疗后31013720治疗组38治疗前0008246 治疗后122141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见表3。经Ridit分析,对照组Ridit=0.648,治疗组Ridit=0.368,t=-9.766,P=0.0001<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治疗此病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为基本原则。据此,笔者选用足太阳及手足阳明经面部穴位为主以疏通面部经络气血,牵正穴为治疗面瘫的经外奇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诸穴合用以疏调筋脉气血,活血通络。而电针选用断续波是因为断续波型可使机体不易产生适应性,它的动力作用强,能提高组织的兴奋性。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炎患者若及时得到规范系统的治疗,一般可以在1~2个月痊愈。但如果患者发病时病情严重,神经受损部位较高,或初期治疗不当,则容易久治不愈,形成顽固性面瘫。面神经炎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水肿及脱髓鞘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面神经纤维轴索变性。笔者推测顽固性面瘫之所以难以较快治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受损的面神经纤维可能存在轴索变性改变。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分离纯化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研究表明,鼠神经生长因子不仅对外周神经的正常细胞有营养作用,而且具有调节损伤神经修复机能[3]。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受损髓鞘的快速修复,较快地促进病损纤维的愈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后,鼠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形成复合物后经逆行运输作用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4]。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采取电针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的方法来治疗顽固性面瘫,结果表明临床疗效满意。

关于面瘫临床评估及疗效评价,我科杨万章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其中的量表能全面细致观察面肌运动变化情况,并通过评分分级进行量化,便于临床评估过程中的前后对照[5]。

本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但费用较高。因此对于面瘫患者,早期积极的系统规范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早日恢复,减少总体治疗费用。

[1] 成 靓,吴永刚.头针面肌训练疗法治疗32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1-3.

[2] 杨万章,吴 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787.

[3] 王红雁.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43-3244.

[4] 辛林伟,唐际存.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与给药途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0):1774-1776.

[5] 王松伟,吴 毅.周围性面瘫的评估及治疗概况[J].上海医药,2014,35(2):14-17.

(收稿2014-11-17;修回2015-01-05)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Nanshan District People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52)

Sheng Youxiang Yang Wanzhang Tao Hongxing et al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Method: 73 cases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of 38 cases.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NGF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selected discontinuous wave, every other day 1 time, each time 30 minutes, 7 time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treatment of 4 courses.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NGF,1 time per day, per 9000IU.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NGF injection can have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paralysis/Acupuncture-moxibustion Electroacupuncture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电针

R745.1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5.041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顽固性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