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壁导坑法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

2015-03-22王安祥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导坑钢架侧壁

王安祥

(贵阳市水利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 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原理及适用范围

1.1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原理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所应用的双侧壁导坑法即为一种边开挖边浇注、化整为零的施工技术。双侧壁导坑法将隧道划分成了很多个小断面,每个断面进行独立的掘进施工,最后连接成一个整体。由于在开挖过程中,土层具有短时自稳能力,因此可以使用中隔壁或是中隔板承力,通过网格状支护,使得围岩或是土层的表面组成一个密贴型的薄壁支护结构。

1.2 双侧壁导坑法适用范围

双侧壁导坑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各种尺寸以及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2)大跨度双线浅埋偏压Ⅴ级围岩地层,断面处于40~120 m2;(3)水资源丰富的地层;(4)浅埋地下车库、过街人行道以及城市道路隧道。总而言之,双侧壁导坑法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

因为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塌方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其支护工作。隧道断面的开挖主要分为两侧导洞、中间核心土。下文及对其开挖与支护工作做了具体的探讨。

2.1 两侧导坑上部开挖、支护

2.1.1 上部开挖

在进行两侧导坑上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采用超前大管棚或是超前小导管,对于底层进行预注浆加固。施工人员应做到不欠挖、不超挖,确保开挖轮廓线圆顺,一侧开挖落后于另一侧3~5 m。

2.1.2 上部断面初期养护

(1)初喷。在进行两侧导坑上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初喷(厚度35 cm),从而尽可能快速地封闭拱顶暴露面。(2)格栅钢架。格栅钢架的制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在安装过程中注意做好浮土的清理工作,夯实拱脚、布设垫板。(3)挂网。在格栅钢架背后,应密贴围岩进行挂网施工,注意网片的规格应为1.5 m×0.7 m,网格呈15 cm×15 cm。(4)复喷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复喷时,应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速凝剂和1.2 kg/m 聚酯纤维,注意控制好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100 mm)。

2.1.3 超前小导管作业

超前小导管施工中,应通过风钻将小导管直接顶入,超前小导管的长度是3.5 m,每环40 根,环间距0.4 m 纵向每2.4 m 一环。在进行高压注浆前,应做好清孔工作,并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 MPa 范围内。

2.2 两侧导坑中部开挖、支护

在进行隧道两侧导坑中部开挖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几点:(1)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 m;(2)中部开挖应落后上部3~5 m;(3)开挖与临时支护工作同时进行,从而做到及时同上部钢架连接;(4)其他的措施与两侧导坑上部一致。

2.3 两侧遂底开挖、支护

(1)在进行两侧遂底开挖、支护时,应落后中部3~5 m,开挖与临时支护工作同时进行及时封闭成环。(2)隧底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 m,初喷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4 cm,做好钢架安装、复喷等工作。

2.4 中间上部开挖、支护

两侧洞初支工作完成以后,应进中间土体的开挖施工,具体流程如下所示: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开挖土石方→初喷混凝土(厚度控制在4~5 cm)→安装钢格栅、焊纵向联接筋→挂网施工→复喷混凝土→进入下一循环。

2.5 中间下部开挖、支护

(1)做好中隔板、中隔壁支撑的检查工作;(2)对开挖支护变形情况进行分析;(3)上述工作均完成后,进行中间下部土体的开挖施工,要求其应落后上部30~50 m,其具体流程如下缩回:土体开挖→钢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封闭底部仰拱→进入下一循环。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贵阳市南垭路(1.5 环北段)道路工程二标段2 号隧道设计行车速度60 km/h,为双向8 车道城市主干道隧道(双洞分离)。左线暗挖隧道起讫里程LK2 +120~LK2 +620,长500 m,右线隧道起讫里程RK2 + 180- RK2 + 560,长380 m。隧道内轮廓采用三心圆,拱部半径为10.5 m,边墙半径为6.25 m,仰拱半径为20 m,隅角半径为1.5 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为18.75 m=0.75(检修道)+0.5(左侧路缘宽)+3 ×3.5(车行道)+3.75(车行道)+0.75(右侧路缘宽)+2.5(人行道)。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 m。

3.2 施工方案

本隧道隧道开挖跨度非常大,因此施工中坚持采用信息化、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应遵循“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闭合、勤量测、衬砌紧跟”的原则,结合反馈信息及时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防止岩体坍塌。

爆破作业时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应尽量控制药量,避免放大炮,减小对围岩的扰动,严格控制超挖,杜绝欠挖,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Ⅴ级和Ⅳ级围岩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两侧导坑分上下台阶开挖,台阶长度控制在10 m,上台阶开挖后应打设锁脚小导管,中壁岩柱台阶长度控制在5 m,保证初期支护及时落底封闭,以确保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二次衬砌紧跟开挖面,在初期支护落底后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仰拱和仰拱回填层,然后施作二次衬砌。

3.2.1 施工步骤

施工准备→洞口掌子面预加固→开挖平台就位→断面测量、放样→施做超前支护→按分步顺序开挖→喷8 cm 封闭掌子面,并初喷4 cm 混凝土封闭岩面(C25混凝土)→出碴→找顶→架立钢架、挂网、打设锚杆→分层喷射混凝土直至设计厚度(C25喷射混凝土)→开挖平台就位→施工下一循环。

3.2.2 施工工艺

隧道以新奥法为施工原理,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初期支护全环采用型钢钢架,锚喷挂网支护,临时钢架采用I18b 工字钢。

3.2.3 洞身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即沿隧道两侧对称设置两处导坑,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每处导坑分上下台阶进行开挖,同时对导坑靠中线部位用I18b 工字钢支护,同洞身主钢架螺栓连接牢固。侧壁导坑、中槽部位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两侧壁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 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采用台阶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为主,孤石及局部硬岩段采用“弱爆破、放小炮”,主要以松动岩石为主,施做时严格控制药量。开挖平台一律使用自制整体移动式操作平台。爆破孔采用风动YT-28 风动凿岩机,一字形合金钻头,孔径φ40 mm,爆破采用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起爆方式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出碴用侧翻式装载机或小型扒碴机装车,15 t 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凿顶及危石排除用反铲挖掘机施作。

4 结 语

浅埋暗挖隧道中应用双侧壁导坑法,是对于新奥法施工的一个重要补充,其实现了开挖面的有效支护,避免围岩恶化、破坏,有利于确保复杂地段隧道施工安全,成功解决隧道施工中的地表沉降问题。

[1]赵朋辉.双侧壁导坑法在大跨度浅埋暗挖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9,29(4):198-199.

[2]王明锋.浅埋暗挖隧道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J].中国交通建设监理,2009,(5):74-75.

[3]郭彬.浅埋暗挖法施工区间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422-422.

[4]何伟.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37(32):163-164.

猜你喜欢

导坑钢架侧壁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的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利用ANSYS对烟囱支撑钢架的优化设计
柳钢6号高炉应对炉缸侧壁温度超高的护炉实践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
台阶法和中隔壁导坑法开挖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51.7t压缩机跨越15m高钢架柱吊装就位施工方法
高地应力隧道钢架支护变形与防护措施
层合板上层建筑侧壁抗空爆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