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员来我校访问

2015-03-22王俊铮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龙李先生讲座

王俊铮

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员来我校访问

王俊铮

2015年10月9日—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知名边疆史地专家李大龙先生,应大连大学科技处和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的邀请,对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访问,并为我校历史学专业的部分师生做了两场题为“自然凝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轨迹”和“社会科学研究与电子网络资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我校东北史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由王禹浪教授主持。李先生的讲座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

10月9日下午14时,李大龙研究员在东北史研究中心会议室进行了题为“自然凝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轨迹”的讲座。他分别从“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及古人对人群的划分”、“‘中国’:由‘王畿’到多民族国家的简称”、“‘服事制’到‘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导思想”、“汉唐‘大一统’到元清‘大一统’:主导者的转变”、“由夏人到中华人(国民:中华民族):未完成的建构”等五个部分阐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他打破了以王朝为基本线索的传统研究范式,认为中国疆域在以往的两千多年间经过了自然凝聚、疆界明晰、列强的蚕食鲸吞、现代疆域巩固四个形成阶段,在清代已最终实现了由王朝传统边界(模糊的天下)到条约边界(近现代主权国家边界)的转变。在讲座中,李先生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国”“疆域”“多民族国家”等众多名词的概念、内涵及含义演变进行了具体阐释和辨析,并指出中国古代是以文化划分人群,没有民族之分,这是我国古代民族学理论与西方的显著差异,且古今民族概念并不能完全等同。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理论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历史的状况,特别是不能准确阐述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史。他还通过分析文献中出现的“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汉人”“魏人”“唐人”“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等称谓,强调政权对其境内百姓的整合作用,最终得出结论:“中华民族”若是指“国族”(国民),则与历史上的夏人、秦人、汉人等相比,其建构过程尚未完成。

10月 10日上午,李大龙先生再次来到东北史研究中心,为我校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就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文献检索中电子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等进行了讲述和指导。李先生曾分别长期担任《民族研究》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编辑,丰富的期刊编辑工作经验使李先生对史学学术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有独到的见解、深入的思考和切身的体会,因而在这场讲座中,李大龙先生以一位资深期刊编辑的身份与在座师生就学术论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详细阐述了论文写作所必备的种种条件,如宽阔的视野、扎实的史学研究基础、全面把握研究状况、掌握丰富的资料等,还就论文的行文要求、注释规范进行了指导。最后,李先生推介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陕西师范大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象牙塔网站、爱如生论坛等网络检索资源以供与会师生参考使用。

李大龙先生对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的本次学术访问,以及两场精彩、高水准讲座,为东北史研究中心师生以及我校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与发展的窗口,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同时也增进了学术界对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的了解。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经常举办,交流学术成果,加强学术信息沟通。

作者系:大连大学人文学部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龙李先生讲座
准能找到你
骆山大龙:500壮汉舞动“江南第一龙”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月缺月圆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已无头发可寄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她从来只等人追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