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哲学反思
2015-03-22张海峰
张海峰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122000)
0 引 言
国民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等一系列不争的事实,均能够反映出生态自然环境在人类生活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也在延续,在向河流恣意索取的同时,对河流的存在状态和自我功能受到破坏性的干扰,这种不可逆转的干扰使河流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无法承担,便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恶性循环,造成河流断失和枯竭的恶果。因而,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角度来看待水利水电建设问题,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哲学反思,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同时兼顾发展和保护,而不能使两者呈现搏弈的状态,要做到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和谐与双赢。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工作会破坏原有土壤的质量与其周边环境,基于水库拦截的前提下,河道下游的淤泥肥料含量必将会逐渐降低,进而使得河道内部的土壤肥沃性受到一定的破坏,导致河道土壤长时间被埋于水资源含量过于饱和的位置,因此造成河道土壤出现沼泽化、潜育化等一系列不佳的发展现象,换而言之土壤性质与周边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河道陆生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作用。
例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库区水位会在一定程度上淹没整个河道土壤,其需求施工人员定期有效地清除一些会影响施工流程的植被,这无疑就反映出该区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受到破坏的事实[1]。
1.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反映为陆地水域的变化、浅深水的变化、静动态水的变化等几方面,而且这些水生生态环境的变化确实影响着部分将水资源作为他们耐以生存的重要元素的水生动植物。
正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的水流速度普遍较慢,这不仅缩减了污染物质的扩散范围,削弱了该区域范围内水生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氧能力以及水体净化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地降低了水生动植物持续生存的概率[2]。
除此以外,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建设大型的水坝与水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得大量动物被迫选择外迁的方式来寻找合适的栖身之所,而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成为一道真正隔断自然河道的“障碍物”,不仅影响了鱼类觅食与回流产卵等行为,而且还改变了当地水域鱼类的产量与数量,甚至会使某种鱼类面临灭绝或者突增的局面。
1.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其他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水利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而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两种因素主要是生态自然因素与人为影响因素,生态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条件、气候天气、土壤质量、植被类型、雨水侵蚀程度等,人为影响因素则包括人员配置、施工方案、设施设备、植被破坏程度、弃渣处理形式等。
2)水利水电工程给施工附近环境与群众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工程项目出现严重性的资源浪费,或者过度开采行为,或者较大的弃渣涉及范围等,这些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土地占用比例,减少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绿化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水利水电工程后续的资源利用行为[3]。
3)在气候方面,水利水电工程所展现的影响作用是较为直接客观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型水库,并用其来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然而经过太阳光的辐射作用,水库内的大量水资源会发生蒸发的物理反应,由此大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降水量。
2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哲学反思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哲学反思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局部利益反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非人存在物的权利剥夺反思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短视性行为反思。
2.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局部利益反思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本是一项为人类造福的技术,但是如果对局部人的“造福”导致了对大多数人的“危害”,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行为体现;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用电需求,却要使大多数原来的居民和住户迁移住所,甚至产生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无视人们基本权利的掠夺性行为,会导致水利水电资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4-6]。
2.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非人存在物的权利剥夺反思
在高科技含量之下的规模性水利水电工程扩建,自然生态的物化环境遭到破坏,在建设过程中的为防止山体滑坡,而滥设的打桩、布网等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的动作规律;还有拦截水坝的水利建设工程,对下游的水生物的繁衍和迁移造成不可弥补的生存威胁,这都是对非人存在物的权利性剥夺的无视行为,将人类的行为强加于自然,违背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使发展的生命体的最高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2.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短视性行为反思
水电站的使用和维护是有寿命周期的,而其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是长久的灾难性的毁灭,究其根因,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含着部分人的巨大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群体短视地认为这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难道人类有能力修建水电工程就可以枉顾自然的存在而恣意妄为吗?难道人类包括非人类存在的生命的长远价值就能够被这种短期的经济利益所无视吗?如此种种,都值得我们加以反思。
3 在哲学反思下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理念
对于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着重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实现生态化建设的时代意义与研究价值,从而为全面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
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维护、试运等一系列工作项目,企业与工作人员都务必要从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资源能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高效增长”的建设原则,树立正确的生态化工程建设理念,从而在获取较佳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良好的对外形象。
与此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加深广大群众对该新型理念的认识,并有效地制定与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为违反生态保护原则的不良行为提供惩处依据[7]。
3.2 制定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国家政府要积极地制定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始终将“谁开发,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得益,谁维护;谁建设,谁承担”作为整个生态补偿程序的关键准则,从而为进一步地完善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而提供责任人,为实现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补偿依据[8]。
一般而言,水利水电企业普遍会基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视角下,配置部分有效的过鱼设备,建设基础性的动植物难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让水利水电工程和动植物生长形成密切的影响关系,例如施工企业了解到过渡开发河道会给众多的动植物形成不良的影响局面,所以基于此企业可以通过配置过鱼设备、制定捕鱼政策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科学有效地避免建设工作所可能带来的难以估计的损失。
3.3 加大对工程施工环境的保护力度
全面建设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就需要从工程施工环境着手,在天气气候、地质地形、水体质量、水文情况、噪声污染等方面进行具体化、合理化的数据监测工作项目,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环境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分析问题缘由、采取合适策略。除此以外,施工人员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过程中,务必遵守高效、快速、便捷的准则,坚决不让安全隐患持续隐藏于整个施工过程,而且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施工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将其处理或者净化干净,然后依据工程特点与施工现状,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景观恢复任务,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绿化程度,最终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标[9]。
3.4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后期工作的落实
水利水电工程的后期工作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运行反馈、环境评估3 方面,而且每一后期工作结果均能够为更好地检测与验收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能够为更好地改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效果提供前提条件。
所以,施工人员在察觉到不良问题或者不法现象时,应当及时地上报并实时地采取相应对策,尽可能在问题萌发初期将其彻底地消除,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将生态环境毁坏程度与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化。
待水利水电工程竣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务必要进行详细的覆土工作,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与植被特性,科学合理地结合几种类型的植被进行混合种植,让他们尽快恢复施工现场地表植被,逐步增强河道土壤的肥沃性与基本特性,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加固取土场、临时施工现场等非景区的土壤,通过植被的强大根系与基本作用,科学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可能性[10]。
4 结 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给生态环境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增强对水生生态环境、陆生生态环境以及其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为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人员务必将生态与环境因素摆置于建设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制定生态保护机制、加大对工程施工环境的保护力度等一系列良好有效的措施,在根本上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从而为推动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环境基础。
[1]陈凯麒,葛怀凤,严勰.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水利水电工程环评[J]. 水利学报,2013(05):608 -614.
[2]蒋洪强,马向春,杨玲玲. 基于GIOWA 算子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S1):172 -177.
[3]谢育华.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3(08):172.
[4]孙晓岩.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0):125 -126.
[5]吴程昊.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2(09):281.
[6]司源.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2):126 -127,130.
[7]邓生雪. 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北方环境,2011(08):64.
[8]谷永祥.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湖南水利水电,2011(04):61 -63.
[9]张传新,戴克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5):53 -55.
[10]蔡桂菊. 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J]. 价值工程,201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