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喻理论的英语教学实践

2015-03-22梁秋花

关键词:旅程相似性隐喻

梁秋花

(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210088)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至今,由于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隐喻已逐渐成为认知模式中的研究焦点。Fauconnier(1997)认为,隐喻处于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的心脏部位,负责意义的产出,传送和加工。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重要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因为“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隐喻式的”(Lakoff &Johnson 1980:3)。认知隐喻理论揭示了人们认知的基本规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体验为基础并由主观和客观统一起作用的互动过程。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长期认知体验的结果,外语学习涉及到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模式和其表征的经验模式。每一种语言都有具体的隐喻化系统,而由于人类的认知机制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的语言也可能有相同的隐喻化过程,这就使得将隐喻理论引入英语教学实践中成为可能。

一、隐喻理论基本认知原理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事物”(“understand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Lakoff &Johnson 1980:5)。我们的思维大多都是隐喻的,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人类的概念系统支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概念是隐喻的,思维和行动也会是隐喻的。但是概念系统是复杂的、精细的,我们无法直接触摸和感知,因此概念隐喻会通过语言得到表达(谢之君2007:39)。隐喻过程的形成是通过将媒介域或源域(source domain)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对象域或目的域(target domain)。具体地说,人们使用媒介域的结构及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去理解对象域的概念。对象概念网络被提及会激发或唤起对象域的意象,同样,媒介概念网络也会激发一种意象,即媒介域。由媒介概念网络和对象域之间通过相似性投射过程而实现的认知关系就是隐喻关系。其基本认知规律为:(a)隐喻是一种投射转换的机制,投射转换在媒介概念网络(source concept network)和对象域(target domain)之间进行;(b)转换的目的是认知和创造,因此,隐喻机制是一个认知机制,也是一个创造机制;(c)隐喻有常规与非常规之分,但常规的也是隐喻化后的结果,其结果经过长期使用而使人觉得他们好像不再是隐喻;(d)隐喻以相似性认知为其基础,所谓相似性就是认知主体在事物之间所发现的共有特征。

二、词汇隐喻认知模式

Indurkhya(1992)认为,隐喻是认知过程或解释过程,非常规的解释即构成隐喻关系。认知过程本质上是隐喻的过程,常规的认知也是经过隐喻认知后得到的结果,只是语言使用者已经意识不到其为隐喻。从词汇角度讲,一个词的常规意义指概念意义或核心意义,这个层面上一般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从认知范畴看它具有如下特征:(a)其成员具有明显的能被感知的外部已列特征;(b)具有快速识别特点;(c)事物首先被认识、命名、掌握和记忆,也是被最早习得和理解的;(d)使用频率高;(e)是知识组织重要的和基础的层面。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基本的语义和引伸义之间的隐喻关系。这种隐喻关系可简化为相似性的连接和映射。

以 “forge ahead”为例。该短语在课文中注为“前进”。而“forge”原义为“铁匠铺”,如果不讲两者之间的隐喻连接,就很难理解这个多义词。从隐喻认知角度,“forge”(铁匠铺)作为一个经验全息概念图示,包含“铁匠”、“铁器”、“火炉”、“风箱”、“材料”、“作坊”、“力量”、“汗水”、“气势”、“困难”,以及“挥动有力的臂膀”、“重锤打击”等等。这个经验概念网络存在于人们的心智(mind)中。它是认识的媒介域,而认知的对象域则是“走路”的某种客观情景。这种情景不是一般地向前行进,而是面对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时的状态。英语民族用“铁匠铺”这一事物来理解“走路”这一事物,其中“铁匠铺”中的一些特征消失了,如“火炉”、“风箱”等。经过隐喻连接,“forge”才有了“前进”这一新的意义(谢之君2007:167)。学生理解了该词所映射的英语民族的隐喻思维之后,就理解了为什么“forge”是“铁匠铺”,而“forge ahead”却是“前进”的意思。

再以“crane”一词为例。这个词有“用来提升重物的大而高的机器”这个意思,相当于hoist(起重机);还有“一种高高的长着长腿的水鸟(鹤)”的意思。我们知道,在水鸟“鹤”和“起重机”之间是存在着隐喻关系的。起重机高高的杆子及可以转动的长臂和长腿长颈的鹤具有外在认知特征上的相似性。这里crane作为“长腿长颈的水鸟”的意思应属于“源域”范畴;作为“起重机”的意思应属于“目的域”范畴。从“源域”到“目的域”之间,是存在着隐喻映射的,隐喻的基础就在于其外形的相似性(梁秋花,姚喜明2006:128)。因此,在讲解这个单词时,如果把“源域”放在前面,把“目的域”放在后面,引导学生理解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就能够使学生在知道“长腿长颈的水鸟”这个意思后,再看到“起重机”,很容易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其外形相似性的隐喻联系,从而能够轻松地掌握该单词的各个意思,而且也更容易掌握由其引申而来的意义。

crane动词的意义是由名词变化而来的,意思是“伸长脖子看东西”,crane forward/over是“将头向前伸出”。我们可以看出,crane作为动词的意义,是由其名词意义引申而来的,并且和“长颈长腿的水鸟鹤”的关系比“起重机”的关系更为密切。由名词“长颈长腿的鹤”到动词“伸长脖子看东西”,这在我们大脑里也很容易建立起联系。当人由于视线被遮挡或想看东西看得更清楚时,便伸长脖子,把头探出去看,这就和长脖子的鹤有了几分令人莞尔的相似之处。

由于大脑记忆时遵循先入为主的原则,记忆放在第一位的东西时会更容易,而且在记忆后面的东西时最容易和第一位的东西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把隐喻的连接和映射引入词汇学习中去,先记忆表源域的意义,例如把“长颈长腿的鹤”放在第一位,然后引导学生去理解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如由“鹤”再去理解“起重机”和“伸长脖子看东西”这两个意思,那么学生对很多词汇的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在记忆多义词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无所适从。并且这也会为枯燥的语言学习增加很多的乐趣。

三、句法层面的隐喻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还总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在读英语原版的小说或是英语本族人写的文章时,觉得他们写得特别有味道,遣词造句特别生动传神。而大多英语非母语的人写的东西可能从语法角度无可挑剔,但内容表达却难以企及英语本族人。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语言本身是一个民族的认知结果,因此带有明显的文化性或民族性,而外语学习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过程,从某种角度讲是从结果到过程的反向认知。就隐喻认知分析而言,语言对应着概念,概念网络对应着认知对象域。所以就语言学语言不可能成功,必须将其概念与认知对象概念网络紧密结合。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是就语言而学语言,忽略了语言这个别的民族的认知结果所承载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大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总是难以实现突破与飞跃的原因。

如《新英语教程阅读》1第四册第6单元“Europe’s Adventure Begins”中有一句话:

In that event,the euro will have proved a success:its members will have achieved low inflation,and the currency will have ridden out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economic cycle… (如果这样,欧元便成功了:欧盟成员国将实现低通货膨胀,货币会经受得住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

如果让学生去翻译这句话“货币会经受得住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时,学生很大可能不会翻译成“the currency will have ridden out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economic cycle”,而是用“fluctuation”或别的词去表达“起伏波动”,而不是“ups and downs”.如果用“fluctuation”自然也正确,但在句子的整体表达上却不如后者形象生动。“ups and downs”本来指的是人们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例如道路的上坡下坡,而货币本身是不会有ups and downs的,但在面临经济周期的波动时,它的价值可能会或高或低地发生变化。这样一来,货币价值的高低变化和道路的上坡下坡便具有了某种相似性,二者就在人们的大脑中建立起联系,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具体生活中道路的上坡下坡去感知经济领域中相对抽象的货币起伏波动,因此显得更加形象生动。而“fluctuation”这个词则较为抽象,它有“波动”这个意思,但具体是怎样一种“波动”,人们在大脑里很难想象,也很难和具体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所以它便不如“ups and downs”更具有表现力。可见,句子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纯粹的句子,它所对应的认知对象域是一个活的现实。我们之所以说语言表达生动形象,便是由于它再现了活生生的现实,而枯燥的表达则窒息了语言对应的认知对象域原本应有的生命力。所以,就这个句子而言,我们要理解它,关键要理解“ups and downs”所对应的认知对象概念网络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两个词的堆砌;我们要应用它,就要明白它所对应的认知对象和我们所要表述的事物有什么相似性。这是一个动态的双向认知过程,只有能够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来去自如时,我们才能够在语言的学习中做到游刃有余。

四、篇章层面的隐喻

如前所述,认知隐喻理论所揭示的是人认知的基本规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体验出发的、由主观和客观统一起作用的互动过程。所以就语言学习来说,它不仅存在于词汇、句法等语言表达层面,还存在于篇章里面,是人们思维的一般方式,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章的学习是学生另一大难点。在阅读篇章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的隐喻思维,或者能够引导他们运用隐喻思维去理解篇章,那么在英语学习中,不仅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也必然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21世纪大学英语》2第一册第八单元Text A“Foreword”(by Bill Gates)为例。在整篇文章中,贯穿始终的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比尔·盖茨在讲信息技术的发展时,把它比作是一个“旅程”(journey)。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事物,而旅程是为读者所熟悉的,基于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作者借“旅程”来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中出现的盖茨把信息技术比作旅程的句子如下:

(1)The past twenty years have been an incredible adventure for me.It started on a day when,as a college sophomore,…

(2)It has led us to places we had barely imagined.

(3)We are all beginning another great journey.

(4)We aren’t sure where this one will lead us either.

(5)There is never a reliable map for unexplored territory.

(6)But this next journey,to the so-called information highway,is the topic of endless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7)I hope it can serve as a travel guide for the forthcoming journey.

如果抓住了这几句话,那么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脉络。比尔·盖茨在文章开头提到过去的二十年对他来说是一个历程,这个历程开始于有一天他和朋友站在哈佛广场上看一本杂志上对组装式计算机的描述。个人电脑 革 命 (the personal computer revolution)把他们领到了一个以前想象不到的地方。他通过个人电脑的发展旅程来引出他本文要阐述的问题:即将到来的通讯革命(the upcoming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并把它看作是另一个伟大的旅程,因为是未知的尚未探索的领域,所以也不确信这个旅程会把我们领向何方,并且也没有可靠的地图。个人电脑工业发展初期媒体极少关注,而这一个旅程,也就是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无论外行内行都对它众说纷纭,有误解,有希望,有担心。但通讯技术革命才刚刚开始,它将要持续几十年的时间,作者希望他的书The Road Ahead(未来之路)可以对未来的旅程起到指南的作用。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抽象的通讯技术革命因为我们借助于所熟悉的旅程去理解就显得轮廓清晰起来。我们知道,所旅行的路程如果是未知的探索,那么便没有可靠的地图可以依赖,也不确信具体会走到哪里,旅客对前途也许会有担心,会有各种看法。而一个有丰富旅行经验的人的建议和观点却能起到指南的作用。通讯技术革命也像一个未知的旅程,没有地图去指点怎么走,只能从以往的经验,也就是个人电脑工业的发展中去学习,人们对这次新的技术革命的态度就像看法各异的旅客,由于这次革命是以电脑工业为基础的,那么个人电脑工业的先驱盖茨无疑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旅客,他的书会为通讯革命的发展起到指南作用。这样一来,“技术革命”和“旅程”的意象图式便重合起来,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基本上迎刃而解。由于大学英语很多文章涉及经济科技等学生所不熟悉的领域,并且语言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在对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启发学生去理解篇章所反映的隐喻思维,借助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观点,那么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而且也会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使师生俱都受益匪浅。

五、结束语

可见,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有机统一。人类逻辑思维的深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用隐喻手段。人们的认知过程总是从具体的基本层次范畴开始,向抽象的高位范畴转化,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隐喻,进而达到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目的。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隐喻理论对语言进行剖析,去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词汇、句法、篇章层面的学习,不仅使得原本枯燥的词汇、句法学习生动活泼起来,使原本艰涩抽象的篇章学习形象灵动起来,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多视角的语言认知,对于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英语语言的内涵和精髓大有裨益。

注释:

1.《新英语教程阅读》(第4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21世纪大学英语》(第1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Fauconnier,G.,1997.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Indurkhya,B.,1992.Metaphor and Cognition[M].Dordrecht:Kluwer Academi Publishers.

[3]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梁秋花、姚喜明.从隐喻的视角看《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第四版的微观结构[J].辞书研究第4辑:2006,128.

[5]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旅程相似性隐喻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活的隐喻》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海参崴的旅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