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探析
2015-03-22司静宜
司静宜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现代化包罗万象,不仅仅指经济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军队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现代化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更是我国跨世纪的一个奋斗目标。因此,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对中国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及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的全方位发展为基石的。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有所不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进程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刻地理解“现代化”的内涵,以期早日实现我党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21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对世界的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南方国家的发展,转变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非洲、拉美等国家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现代化格局。其次,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南方国家提供一些借鉴,打破现代化始终以西方为标准的思维。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始终以西方的现代化为标准,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则向世界昭示“西方化”不是唯一的道路,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成果。最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或多或少能够制约西方的霸权主义,促进世界以和平、安全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所处的位置,就可以知道该怎么办,从而减少失误,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因此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这条道路,指引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绩。我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也为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方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西方化”思潮甚嚣尘上。历史证明,几乎所有的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西方化”。俄罗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俄罗斯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西方化”,但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依旧泥泞坎坷,荆棘丛生。俄罗斯“西方化”的现代化值得所有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反思。虽然我国的“西方化”甚至“全盘西化”思潮在上世纪90年代走向衰落,但这种思潮的残余影响却从未消失。当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时刻警惕“西方化”思潮的再次侵袭。中国的现代化绝对不是“西方化”。
“现代化”虽然最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其形成的理论和获取的经验能够为其他国家进行现代化提供指导和建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阐述的是“西方中心论”,鼓吹西方的政治经济观念,强调西方国家的观点。我国的现代化可以向西方学习,吸收借鉴其合理的成分,但绝对不是简单的“西方化”。现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西方化”绝对不是唯一出路。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不同,势必会走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沿海内陆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些列具体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甚至也应该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所不同。为此,我们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不是说要抛弃工业化、城市化等主题,而是在把握这些主题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做到实事求是。如果抛弃了这些主题,也就不能称之为“现代化”了。中国的现代化绝对不是“西方化”,更加不可能是“全盘西化”。中国的现代化要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一条有别与“西方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探析
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在同世界密切联系进程中,在早期探索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屡遭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是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道路。我国的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不同,要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虽然我国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致使人均资源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指明了我国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这种社会主义还不成熟,是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必须要结合我国的独特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致使“西化”甚至“全盘西化”思潮甚嚣尘上。这一时期的“全盘西化”甚至超越了文化领域,逐步渗透到社会制度及社会发展道路等领域,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因此,“西化”甚至“全盘西化”在我国是行不通的。这只不过是西方霸权主义企图分化、瓦解我国社会主义的工具。我国在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的现代化也必须走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为我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使我们以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视野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为我国的现代化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总之,我国的现代化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割断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完全抛弃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观点和理论。西方的现代化观点和理论存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和局限,不能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但是不可否认,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已经进行了数百年,这其中必定充满了成功与失败。我国的现代化起步较晚,可以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与西方国家类似的失误。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必须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化的观点和理论。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地要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有益成果,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并将其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我国的现代化服务。例如,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现代化发展。这一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此,我国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总之,我国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现代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快的发展,才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
(三)顺应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潮流
当今世界,由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资产阶级在利益的驱动下,在世界各地寻找原料产地、开拓市场,这无疑促进了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反映也各不相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南北差距不断增大。但毋庸置疑,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个国家想要不与世界其他国家往来独自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形势下,我国的现代化也一定要顺应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潮流。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对。国家利益是各国政策和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全球化要求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要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本国与他国的关系。各国要遵守全球化发展的各项规则,为实现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要或早或晚地参与进去,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参与到全球化之中,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四)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当前,我国的现代化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这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创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我国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的创新。事实证明,这些创新之举是正确、可行的,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诚然,创新能够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但这种创新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以我国现代化的实际为基础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理论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总之,我们要坚持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创新不断地促进我国的发展、进步,从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因此现代化不仅仅是少数国家领导干部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鞍钢.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2014)[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