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主体间性看批评话语分析的意义

2015-03-22顾琦一

关键词:克劳话语哲学

陈 方,顾琦一,刘 衍

(1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香港)全球英语文学研究中心)

时至今日,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认知话语分析(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在奇尔顿(Chilton)等人的引领下成为批评话语分析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之一[2] 19-52;除此之外,贝克(Baker)等人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引入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从而使研究者得以在大量语篇中挖掘出语言模式[3] 273-306,“有助于人们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现实兼顾方式以及揭示其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4] 4但在众多国外研究中,几乎没有学者回归到哲学视野下思考或探索批评话语分析的意义;在国内,辛斌从批评语言学的哲学社会学背景出发,论证了批评语言学对社会过程之重要干预作用的哲学背景[6] 1-3;刘君红在简要回顾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史、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梳理了批评话语分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渊源,阐明了哲学发展对语言研究的深刻启示[7] 139-141。总体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层面探讨仍然不足。本文将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切入点,用主体间性所代表的价值尺度衡量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目标、方法和范围等方面所体现的主体间性意义。

一、主体间性的含义及其语言本质

1.主体间性的含义

纵观西方哲学史可以发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哲学是在经历了异常曲折、极其漫长的过程之后才最终诞生的。从柏拉图的前主体性阶段,到近代启蒙理性之后笛卡尔、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为之奋斗的主体性哲学,最后通过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努力才在扬弃了主体性哲学之后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概念在社会学、认识论和本体论这三个领域中分别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学领域,主体间性是指人与人作为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在认识论领域,主体间性是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在本体论领域,主体间性指人与世界的同一性,研究的是自由和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社会学和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同人与人和人对世界的认识最为相关,所以本文将重点论述批评话语分析的社会学和本体论主体间性意义。

2.主体间性的语言本质

国内学者钱冠连指出,人的生存状态之一就是人活在语言中,对人类而言,“语言为最后的家园”[8] 27;李洪儒认为:“人所创造的语言不是人的一种工具,而是人的存在方式”[9] 32;成晓光同样指出:“语言提供主体的表达形式,而语言形式的使用,即具体的言语行为,则产生人的主体性”[10] 10。法国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沃尼斯特(Benverniste)认为“人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把自己构造成一个主体”,[11] 224韦尔哈根(Verhagen)在其2005年的专著中又进一步从言语、句法和认知等不同层面详细论述了语言是如何建构了主体间性[13]。下面,本文将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目标、方法和范围等方面对其主体间性意义进行探讨。

二、批评话语分析的主体间性意义

1.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目标的主体间性意义

费尔克劳(Fairclough)指出,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批评的分析,它通过对“自然化(naturalization)”[14] 95的去自然化以形成一种逆向运动,揭示统治阶级是如何通过操控语言以达到巩固其权力、实施意识形态控制之目的的;范迪克(van Dijk)专门论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目标,他认为批评话语分析是对“精英话语的结构、策略和认知、社会条件及影响作出的对抗性研究,它还研究抵抗这些统治的话语”[15] 19。1997年,费尔克劳和沃达克(Wodak)明确提出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目的:“(1)系统地探索话语实践事件和语篇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结构关系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2)研究这些实践事件和语篇与权力之间的关系;(3)探讨话语与社会的关系在维护权力和霸权中的作用。”[4] 2

福柯认为那些不言自明或者已经成为“常识”性的知识处于特权地位,它们都具有一种隐蔽的权力,并通过不断生产权力来实施控制。随着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即实质上的“意识形态领导权”[16] 16与知识分子不断交锋,一种较为平等的对话和交往也得以产生。

2.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范围的主体间性意义

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真实情景下的社会言语交往活动,研究范围不仅包括语篇,还涉及和语篇生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及其与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它通过对话语的分析探究“阶级、性别、伦理、种族、性取向、宗教、民族性”[15] 18等等因素中的偏见和不平等现象。布洛马特(Blommaert)将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话题和社会领域”[18] 26总结为以下九个方面:政治话语、意识形态、从属于意识形态但需特别关注的种族主义问题、经济话语、广告和推销文化、媒体语言、性别、机构话语、教育等。辛斌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经常考察的主题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就业和司法上的不平等;战争,核武器和核力量;政治策略和商业行为等”[19] 57-58,在非文学领域中,批评话语分析对个人话语和官方话语(包括大众语篇)这两个方面给予的关注度较高,前者包括政府、行政和司法人员、新闻媒体、商业机构等产生的话语,后者则指个体之间产生的交谈。可以说,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预置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存在关系,再通过研究方法的介入以期实现主体间的自由与平等。

3.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的主体间性意义

哈里森(Harrison)和杨(Young)认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的是一种“审视角度”[21] 2,以此对话语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作出全新的阐释;辛斌认为它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方法论”[19] 54,它更多的是吸取百家之长,只要符合批评话语分析之批评目的皆可为它所用。鉴于批评话语分析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法论,下文将结合韦斯(Weiss)、沃达克、范迪克和费尔克劳四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的主体间性意义。

韦斯和沃达克认为话语实践和它所处的场域之间有一种辩证的建构和被建构的关系。沃达克还利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将话语和与它相关的背景信息结合在一起以揭露公众话语中的种族主义偏见和歧视。[23] 63-94费尔克劳提出了基于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三维分析方法,与此相照应,他又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即“描写(describe)”、“阐释(interpret)”和“解释(explain)”。韦斯和沃达克提出的研究方法暗含了话语实践与其场域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它们彼此间互相建构。而范迪克在研究中对话语概念的扩大其实也扩大了研究的主体范围,在实践批评话语分析的过程中将世界与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更有利于彰显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和“天地神人”和谐共在的思想。

一方面,费尔克劳的批评方法有利于把一直以来处于权力压迫下的普罗大众从客体地位解放出来获取主体资格,并实现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福柯在探讨医学话语时所提出的“凝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另一方面,从人与文本的主体间性关系来看,费尔克劳从“描写”到“解释”再到“阐释”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与文本从主客关系到主体间性关系的演进,这也是一个不断赋予语篇主体能动性的过程。因此,费尔克劳从人与文本关系的角度进一步确证了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的主体间性意义。

四、批评话语分析的主体间性缺憾

时至今日,批评话语分析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遥想当年,它在各种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下成为百花齐放中一抹耀眼的鲜红,但它还有许多尚不完善、亟需发展的方面。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了批评和反思,比如,它没有对“话语(discourse)”和“语篇(text)”作出清晰的界定,尚没有完整系统的方法论等等。辛斌从“理论概念的明晰性和严谨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7] 63-70这三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思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综述。

首先,批评话语分析将自己视为一种“工具语言学(instrumental linguistics)”,因此它对人类生成符号的分析过程不免带有机械性。其次,尽管批评话语分析对解放主体、获得主体性自由、实现平等以及对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主体间性关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但其目标不具备彻底性。最后,面对各种现代、后现代理论思潮的影响,批评话语分析如何能在挖掘主体性、维护主体间性的同时不被各种理论家如阿尔都塞、福柯等人的“主体消解”说所湮没,也是需要它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结 语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外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层面研究都甚为缺乏;接着,文章阐释了主体间性在认识论、社会学和本体论三个方面的含义,并指出语言也是主体间性的本质存在,从而为从主体间性这一哲学视角评价批评话语分析作出理论铺垫;继而,本文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之研究目标、范围和方法在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哲学探讨,肯定了批评话语分析对揭露歧视、偏见和不平等现象的积极作用,它使主体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互相建构、互相成长成为可能。最后,本文简单阐述了批评话语分析在主体间性意义上存在的缺憾,对批评话语分析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期许。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看,批评话语分析的主体间性意义对人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多元共生关系,走出自我封闭隔离状态,走向边缘群体和他者等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STUBBS,M.Whorf’s Children:Critical Comment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 //In Ryan,A.&A.Wray.(eds.).Evolving Models of Languag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7.

[2] CHILTON,P.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 CDA:Modules,Blends and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 //In Wodak,R.&P.Chilton(eds.).A New Agenda in(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Theory,Methodology,and Interdisciplinar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3] BAKER,P.A Useful Methodological Synergy?Comb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Examine Discourse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 UK Press[J] .Discourse and Society,2008(3).

[4] 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

[5] PIETIKÄINEN,Sari&H.DUFVA.Voices in Discourses:Dialogism,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Ethnic Identity[J]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2006(2).

[6] 辛斌.略论批评语言学的哲学社会学背景[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7] 刘君红.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渊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

[8]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J] .外语学刊,2006(2).

[10] 成晓光.语言哲学视域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J] .外语学刊,2009(1).

[11] BENVENISTE,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M].FL: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

[12] HEIDEGGER,M.On the Way to Language[M].Translated by Unterioegs zur Sprache.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s Inc.,1982.

[13] VERHAGEN,A.Constructions of Intersubjectivity:Discourse,Syn-tax,and Cognition[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4] 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New York:Longman,1989.

[15] VAN DIJK.Aim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 .Japanese Discourse,1995(1).

[16]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7] FOWLER,R.Notes on Critical Linguistics[C] //In Steele,R.&T.Threadgold.(eds.).Language Topics:Essays in Honour of Michael Halliday.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87.

[18] BLOMMAERT,J.Discours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Cambridge:CUP,2005.

[19]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0] 马丁·布伯,陈维纲.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1] YOUNG,L.&C.HARRISON.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Continuum,2003.

[22] WEISS,G.&R.Wodak.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23] WODAK,R.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M]//In Wodak,R.&M.Meyer.(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24] 约翰·厄里.游客凝视[M].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5] 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7] 辛斌.批评话语分析:批评与反思[J] .外语学刊,2008(6).

猜你喜欢

克劳话语哲学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