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措施研究
2015-03-22徐永军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
□徐永军(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
0 前言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总面积约1.02×106km2,绿洲面积占5%,主要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开都河-孔雀河4条源流和塔里木河干流组成,全长1321 km。塔里木河自身不产流,为耗散型河流,其水量主要来自叶尔羌河(4%)、阿克苏河(73%)、和田河(23%),其中阿克苏河由库马拉克河与托什干河两河汇合而成,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汇合而成。流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恶劣、质量差、复杂多样;水资源丰富,时空分布不均匀;土地资源丰富,植被稀少,荒漠广布,有效利用面积少。
1 水资源控制措施研究的意义
塔里木河“四源一干”地跨南疆5地州28个县(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师46个团场,涉及行政区划面积约40万km2,总人口481万人,占塔河全流域总人口的57.20%;耕地面积951.40万hm2,占全流域耕地面积的69.80%;灌溉面积占全流域的60.30%。塔里木河“四源一干”是塔河流域工业的主要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流域的85.70%。“四源一干”对塔河流域社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塔河流域的开发活动主要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主。近年来,随着流域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流域用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显,严重影响着区域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流域用水问题研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生态脆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与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状况相比,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若对其不予重视和改善,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节水措施落后,利用效率不高
当前,“四源一干”均不同程度存在超引水现象。在供水量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流域未来用水总量增加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流域人均用水量是全国人均用水量的5.50倍,农业用水长期占总用水量的95%以上,而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3%以上,农田四级渠道防渗率为39.7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8,农业综合亩均用水量704m3/亩(扣除旱地),GDP产出比为12元/m3,万元GDP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平均值的6倍。用水效益低,在农田灌溉用水过程中节水灌溉设施极其缺乏,广泛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传统沟渠灌溉方式,仍采用粗放型的土渠输水、大水漫灌方式,大量河水或渗入地下,或被蒸发,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部分渠系入渗量达到农田灌溉量的50%以上,而农作物实际需水量不及灌溉量的50%,甚至低于渠系的损失量。
2.2 水质监管措施落后,水质问题逐步显现
在水质监管过程中,以往只强调对塔里木河水量时空变化的监测,而忽视了对水质的系统研究。事实上水质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生态建设及农林牧业的正常发展。全流域水质监管检测机构稀少,“四源一干”仅阿克苏管理局专门设置有水质化验室,并取得了资质,配备有原子吸收及离子色谱等大型精密仪器,其它各局无专门机构负责水质监管。流域水质监管人员占流域管理人员比列不到1%。20世纪50年代前,塔里木河三河交汇口河水矿化度均未超过1.00 g/L,水质相对较好。随着人口的大幅增加及工农业的发展,2013年12次检测数据平均值显示塔里木河三河交汇口河水矿化度达到1.80 g/L,最高达到5.40 g/L。由于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流域水体水质总体较好,2012-2014年出具的水质分析月报显示,阿克苏河流域流域范围内所有水功能区全年水质均能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及以下。但部分水体水质污染指标呈上升趋势,部分时段水质超标。2014年4月份从灌溉区水体中检测到铜、镉含量超标,部分水体还检测到了铬,这说明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水体污染呈加剧趋势。
2.3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性工程型缺水严重
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13.12×108m3,占新疆水资源总量的53%,人均水资源量为5230m3,高于新疆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以东经84°为界,地表径流量的75%分布在西部,25%分布在东部,多数河流径流量的60%~70%集中在夏季,春季只占10%左右,形成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现象。虽然流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堤防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库改扩建工程、灌溉体系建设等工程,以调节流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均衡水资源分布,但是收效甚微。流域内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从河道中直接取水,供水保证率不高。近年来,流域相继建成了一批骨干控制性枢纽、水库,但90%以上为平原水库,缺乏控制性山区水库,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且老化失修,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存在“大水大引、小水小引”的靠天吃饭现象。
2.4 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有待完善
水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在制度体系方面,水权制度还没有进入法律体系,水权分配、使用、转让和管理缺乏法律依据;涉水事务各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合理的水价调整机制尚未建立。流域现行水价是政府用行政手段确定的,属社会福利性水价。水价标准低,不能真正反映供水成本,也不利于发挥水价杠杆调节作用,激发用水户节水意识。在技术体系方面,水资源监测、取水、用水和废污水排放的计量体系还十分薄弱,水资源管理缺乏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使评价和考核制度难以推动。对于用水效率红线,虽然各行业制定了用水定额,但由于分属各部门、各行业,没有统一核算、监督和考核。流域内各行政区域之间的利益纷争依然存在,部分地区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导致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3 保障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对策措施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资源、维护良好的水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塔河流域水资源特点,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管理目标,应分别从水量管理、用水效率以及纳污控制3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保障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将对策措施在实际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后取得的实施效果和工作经验反馈至控制目标层和措施管理层,以指导和完善流域及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3.1 用水总量管理
用水总量控制是在节约高效利用水的前提下,采取以供定需政策,对人类用水总量的控制,保证河流水域留下必要的生态环境用水。通过行政手段在流域内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对地下水进行管理和保护,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使区域水资源调度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力发电、供水等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总量控制管理的难点是区域间和部门间用水量的分配和根据需求变化进行的调整,所以,首先需要建立水域流量、取水、用水监测网络,为解决总量控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方案,根据这些基础数据建立相应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案,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从而解决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3.2 用水效率控制
在塔河流域这个以灌溉为主的用水区,用水效率主要基于用水定额和用水指标。首先要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目前,过度开荒、城市过快扩张,居民生活用水节约意识薄弱等都不利于用水效率的提高,应加强节约用水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稳步推进水价改革,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其次要强化用水定额,对流域内水土条件和作物种类进行田间用水定额实验,并根据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用水定额标准,重新核定流域用水指标。还要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在农业方面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在工业方面,优选节水工艺,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建设节水示范工程;在生活方面大力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在科研方面积极开展污水、废水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多渠道多方向多措施同时实施,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价管理体系,奖勤罚懒。
3.3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目标是保障水功能区达标。首先应对水功能区进行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纳污能力不仅与水环境容量有关,还与水文和流量过程有关,准确确定水域纳污能力技术难度很大,需要配备齐全的监测设备和建立一支专业的监测队伍,对主要排污口设置计量装置,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其次,在流域内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防止面源污染,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流域健康生态。
4 结论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应对严峻水资源形势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面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水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水资源管理部门应以落实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契机,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流域水量分配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提高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水平和行政决策能力,为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