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致高血压急症的抢救及护理
2015-03-22何婉玲
何婉玲
何婉玲: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包括转移性以及原发性,目前临床上肝癌大多指的是原发性的[1]。目前,肝癌发病率在我国很高,且死亡率也非常高,而非手术治疗中,介入治疗方案是首选方案,肝癌的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Seldinger 技术在腹腔动脉、肝内动脉和肝动脉等置管,并将栓塞剂和化疗药物进行灌注,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和肿瘤体积的缩小[2]。目前经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经导管肝动脉灌注栓塞剂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液。肝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定位准确,能够有效促进肿瘤体积的缩小优势,从而为病人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提供基础。肝癌介入治疗一般是安全的,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胃粘膜损伤等,而高血压急症则少见。高血压急症主要是指短时间内病人血压出现重度升高,收缩压在180 mmHg 以上或者舒张压在120 mmHg 以上[3],且伴随着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笔者对我院介入科收治的22 例介入治疗栓塞后出现高血压急症的肝癌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介入科2011 年6 月~2014 年1 月肝癌介入治疗栓塞后出现高血压急症病人22 例,且均经影像学检查、手术、肝穿刺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病例排除标准:其他肝肾疾病、心肺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其中男13 例,女9 例。年龄34 ~78 岁。血压190 ~230/120 ~150 mmHg,病人于介入治疗后出现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烦躁、颜面部、口唇及四肢发绀明显,均表现为高血压急症状态,病人多意识模糊,小便失禁,及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 抢救与护理
2.1 应急护理 病人栓塞治疗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模糊的状态,氧合状态持续下降,应立即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面罩给予吸氧,开通两条大静脉通路,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予以病人心电、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护,及时将实验室标本送检,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通知心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会诊。
2.2 呼吸道护理 将病人置于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检查并清除病人口鼻腔内的分泌物,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指数的变化,包括心率、脉搏、呼吸深度、频率等,听诊病人呼吸音的变化,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防患于未然;气管插管后用简易呼吸气囊给予加压吸氧,确保组织供氧充足,预防低氧对脑组织及其他各部器官的损害[4]。
2.3 严密观察病情 实施相关急救治疗措施后,严密观察病人身体状况,包括病人意识、瞳孔、呼吸、皮肤发绀程度以及精神状态等;定时对病人继续心电监护,监测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及SpO2的变化情况,间隔15 ~30 min;动态监测病人血气分析,并记录出入量和抢救、护理措施。
2.4 用药护理 首先为患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针,开始的5 ~10 min 内,以5 ~10 μg 的速率静滴,之后每隔5 ~10 min将剂量增至20 ~50 μg,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降压的作用,如果在注射过程中,患者的血压低于90/60 mmHg 时,应立即更换药物。之后为患者静脉滴注氨茶碱针、亚宁定、伏必林。遵照医嘱按时准确服用药物,静脉注射硝酸甘油针、氨茶碱针、亚宁定、伏必林等。用药过程中应根据病人血压、血糖等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调整抗高血压药和降糖药的滴注速度。
2.5 预防感染 并发高血压急症病人机体一般抵抗力较差,加上病程较长,病人极易发生感染,在临床中需要加以防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通风3 次,每次30 min,保持室内湿度为55%~65%,室温控制在18 ~22 ℃左右[5],并严格制定探病时间,确保病室内的卫生和干净。加强对病人口腔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用生理盐水漱口。协助病人翻身,每2 h 1 次,避免皮肤长期受压出现压疮,并适当进行皮肤按摩。做好静脉留置管、导尿管的护理,防止医源性感染;指导病人合理健康饮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2.6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人易产生悲观、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主动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方案。
2.7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劳逸结合,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适当锻炼等,遵医嘱按时用药;重视对血压、血糖的监测,以及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查等;依病情到院复诊等。
3 结 果
经及时抢救及护理,22 例病人病情均稳定,意识转为清醒,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腹痛不适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体温、血压、血糖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双肺呼吸音清,1 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均于21 d 内出院。
4 讨 论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是抗癌药物或者栓塞剂通过股动脉插管并注入肝动脉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属于区域性局部化疗,既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也有利于克服全身化疗对全身细胞的损害,从而减轻了副作用,减少了肝癌病人的全身性反应。但肝癌介入治疗也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其中介入治疗后并发高血压急症较为少见,但一般发病较急,需及时实施抢救措施,医护密切配合。应注意对病人进行及时抢救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工作,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并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病人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及时解决;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培养病人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总之,通过综合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病人的病情,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王 修,刘 颖,陈 健.肝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C):189-190.
[2] 曹小丽,陈 敏.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8(1):297-298.
[3] 陈玉国.高血压急症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1):1060-1063.
[4] 王香莲.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22):4667.
[5] 吴满庭.肝癌介入治疗后致高血压急症1 例的抢救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7):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