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五邑民办职业教育概况研究
2015-03-22宋旭民
宋旭民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广东 江门 529000)
解放前五邑民办职业教育概况研究
宋旭民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广东 江门 529000)
解放前,江门境内的民办职业学校达27所。民办职业教育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侨资充裕、华侨出国谋生需要、留学人员较多等。民办职业学校数量多、范围广,但分布、发展不均衡,且受华侨因素影响巨大。民办职业教育推动了当时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
五邑;职业教育;实践探索
江门是著名侨乡,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俗称五邑。19世纪初至解放前,五邑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成绩非常突出。然而,地方教育史志中对此的记载并不全面,且仅限于记述;学术界的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对个别学校和个人有所评述。本文拟就五邑地区民办职业教育概况进行整体性研究,梳理其特点与功绩。
一、解放前五邑民办职业教育概况
据多方统计显示,解放前江门境内的民办职业学校有27所(具体见表1)。其中医学类3所,师范类5所,商学类9所,语言类5所,工学类4所(其中1所有商学专业),农学类1所。全部在20世纪之后创办,在抗战后或解放后停办。其中有16所创办于20年代至30年代抗战前,有8所的办学时间超过10年。
表1:五邑民办职业学校一览
序号创办者创办时间学 校学科办学地点办学时长统 计12黄卞山1927私立缉熙补习学校商学台城12年13谭庚屏1929开平县私立弘农商科职业学校商学赤坎5年14赵文仪1932三江商业职业学校商学三江2年15不详1938私立鹤鸣职业学校商学鹤城1年16谭云峰1946私立存真高级会计科职业学校商学台城4年17陈鼎臣不详外海恩余中学会计班商学外海不详10所(包括私立裁华职业学校)18关若镛1920私立天然中英算专修学校语言赤坎较短19关文清1930关文清英文学校语言赤坎较短20马练常1949私立台山华侨英文学校语言台城1年21陈三光不详台英英文学校语言台城不详22谭滋原不详台山树人英文补习学校语言台城不详5所23黄裁华1927私立裁华职业学校工学、商学台城22年24不详1927鹤城女子职业学校工学鹤城5年25冯平山不详新会木工学校工学会城较短26谭蔚亭1932私立瑞应初级机械职业学校工学台城4年4所27林卓南1908蚕业学校农学会城5年1所
二、民办职业教育兴盛的原因
(一)侨资充裕
从清末开始,侨汇源源不断地流入五邑,数额巨大。以台山为例,1929年以前,每年的侨汇在千万美元以上,占当年全国侨汇总数的1/8(全国每年8100多万美元);1930年猛增至3000万美元左右,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万美元)的1/3。此后每年都有增加,至1937年达到1.8亿美元。[1]如此丰厚的侨汇大大改善了侨乡人民的生活,很多家庭将侨汇用于子弟教育,而当时的公办学校数量较为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便促使了五邑地区民办教育的大发展。
另一方面,当时的政府的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加,为开办学校提供了资金保障。还是以台山为例,1934年的教育投入(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投入)共计806 899元,为全省之冠,比第二名的中山(732 942元)和第三名的南海(606 074元)高出许多。[2]24如此大量的资金投入,使五邑地区的学校数量和种类在省内是最多的。
(二)华侨出国谋生需要
19世纪中叶以来,五邑地区已形成出国谋生的潮流。经过多年打拼,已有相当部分华侨在国外站稳脚跟,从事餐饮、洗衣、杂货等行业。这些华侨的子弟往往在中国长大,再随父辈到国外谋生。为了更好地在国外生存,华侨子弟已不满足于在学校学习基础性文化知识,而要掌握能与国外生活、父辈生意相衔接的技术技能。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大量的商业类、语言类职业学校便应运而生。
(三)留学人员较多
五邑地区作为侨乡,很多子弟有机会到发达国家留学。这些国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这给五邑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大批邑籍出国归来人士便着力从事职业教育。梁启超很早就指出:“欲富国,必自智其农工商始”[3],并不遗余力地倡办各种专业学堂。冯平山专门到海外考察教育,回到家乡新会仿效建设职业学校。林卓南、关文清、谭蔚亭、李衮华、谭云峰、黄裁华等都在学成归国后回到家乡办起职业学校,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些人大都心怀教育志向,一生为教育事业奔劳,为职业教育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如林卓南,他所举办的蚕业学校是五邑境内最早的农业职业学校。他还结合在日本学到的知识,编写了《蚕学新编》、《养蚕学》等教材,由当时的新会光明书局发行。在蚕业学校停办之后,林卓南还一直坚持从事教育事业。在其48岁逝世时,会城中小学校均停课致送。[4]
三、民办职业教育特点
(一)数量多,范围广
五邑地区华侨数量巨大,远超其他县市,其开办职业学校的热情也远远高于其他县市。根据各地地方史志的统计,邻近的佛山地区在同期开办民办职业学校7所,中山开办民办职业学校3所,数量远远少于五邑地区。同时,五邑地区的民办职业学校所涉专业范围之广,也是其他县市无法相比的。除了满足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师范、医学、农学类职业学校之外,还有大量商学类、语言类、工学类学校,商学类和语言类职业学校共计15所,占了民办职业学校的半数以上。以开办时间较长的私立裁华职业学校为例,该校开设了财会管理班、测绘班、电讯班、汽车驾驶修理班,已是一所专业比较齐全的职业学校了。
(二)各类别学校发展不均衡
6大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发展极不均衡。当时五邑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开办的农学类职业学校只有林卓南举办的蚕业学校1所,且只开办了5年就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闭。相反,依靠着巨大的出国需求,商业类学校长盛不衰。私立尚实商业会计职业学校办学35年,直至抗战前才关闭;广州实用高级会计学校台山分校、私立缉熙补习学校也分别开办了12年之久。工学类学校虽然也有不少,但规模显然不及商学类学校,其中办学最久的私立裁华职业学校也是工学和商学并重。
(三)地域分布不均衡
有11所民办职业学校集中在台城,会城、赤坎、鹤城也有一些,而恩城则没有。究其原因,除了与各县人口基数有关外,还与当地出国华侨数量有很大关系。像恩平这样本身人口基数较少而华侨又最少的县,则没有开办职业学校的市场。另外,这也与侨居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台山的华侨主要去美洲,而新会的华侨则主要去港澳、东南亚,美洲的经济水平显然高于港澳和东南亚,故而台山华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更大一些,促使了台山民办职业教育的繁荣。同时,民办职业学校主要集中在各县县城,一些分布在乡镇的学校往往因为交通不便、生源不足而难以维持下去,办学时间都较短。
(四)女子职业教育萌芽较早
中国的女子职业教育始于1906年颁布的《通行各省举办实业学堂文》,但直至10年代末,全国的女子职业教育发展仍相对缓慢,据统计,1919年全国女子职业学校只有22所。[5]165相比起全国,五邑地区的女子职业教育显得较为先进。早在1913年,台山就创办公益性质的私立如柏女子师范学校,这是广东县域最早的女子职业学校。至20年代,五邑地区有专门的民办女子职业学校5所,还有相当部分学校是男女兼收。
五邑地区女子职业教育兴盛的原因在于,人们受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认同女性平权观念。同时,由于当时华侨多在国内娶妻生子,老来叶落归根,留在国内的的眷属要与出洋在外的男子通信,就有赖于识字文化,这种生活需求也改变着侨乡人的传统观念,使女子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潮流。
(五)办学受华侨因素影响巨大
正如前述,民办职业学校的兴盛与华侨众多有直接原因,当华侨的影响消退后,这些学校也迅速消亡。在抗战前,台城有民办职业学校8所,像广州实用高级会计学校台山分校、私立缉熙补习学校的办学规模都比较大,在1934年前后达到高峰。但在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在台城沦陷后,国外邮路不通,华侨汇款难以兑现,致使绝大部分五邑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这些学校也随之停办或大幅减少生源。抗战胜利后,一些民办职业学校得以复办,但日益高涨的物价和纷乱的社会环境影响了办学,在解放前夕又相继停办。
四、民办职业教育评价
(一)举办职业教育的功绩
1.推动了地方经济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在五邑境内开办的几所师范学校、医学学校,为地方提供了教育、医疗人才保障,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像江门觉觉学校,在当时就是非常有名的私立学校,培养了叶汉这样的商业巨子,在该校任教的叶季壮后来还成为新中国的政府部长。台山私立中医传授所办学14年,每期招收学生20人,共计培养了200多医护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留在当地,成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他类别的职业学校也为侨乡输送了社会建设人才。比如,新会是中国古典家具三大作中“广作”的发源地。据资料显示,19世纪,在县城大南路,有一条专门生产木器的街,称“板仔行”,产品以木家具、木农具为主,从业人员600多人,在远近有较大影响力。[6]而冯平山在会城开办木工学校,为地方木器产业输送了必要的人才。
2.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校。像私立尚实商业会计职业学校、私立裁华职业学校,开办时间较长,在当地已形成较好的教育品牌。私立尚实商业会计职业学校至1930年在校学生276人,即使经过抗战的影响,至1948年仍有在校学生105人。私立裁华职业学校从开办至停办,学生基本保持在200多人左右。该校共培养学生3000多人,学生多服务于军政电台、报社及交通机构,均获好评。[2]82西江乡村师范学校的办学时间虽然较短,但办学方针和方法基本仿效南京晓庄师范模式,实行“教、学、做合一”,办学成绩非常显著,吸引了当时的著名作家巴金前来参观,在其写下的《庶务室的生活》等多篇文章中对该校赞誉有加。[7]该校学生在学校停办后,仍组成校友会,定期举办活动纪念学校。[8]
3.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上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据统计,1930年全国有职业学校仅272所[5]182,而同期在五邑举办的职业学校则超过10所。这些学校的开办,大大改变了地方政府及五邑民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教育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而开始日益重视与“实业救国”、“实业强国”主题更契合的职业教育。像私立裁华职业学校这样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学校之所以能长时间办学,正是教育观念转变的直接结果。这些学校虽然在建国后都停办了,但为后续开办的职业学校提供了一定的办学基础。
(二)此时期职业教育的不足
1.未能培养起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这些职业教育学校中,很多开办者本身曾出洋留学,清楚开办专业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但在实践中常常碰到师资不足、师资整体素质欠缺等问题。像广州实用高级会计学校台山分校,其校长谭云峰就是著名的高级会计师,他也参与了很多课程的教学,但仅凭一人之力终难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2.硬件设施缺乏。民办职业学校主要由私人投资,政府虽也有资助,但总体较少,致使相当部分学校都是靠租场地办学,有的学校一再辗转,有的学校分成几个校区,难有安定的办学环境。同时,职业教育往往需要相应的实训设施,但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都非常简陋,只有几间破烂的教室,实训室根本谈不上,要开展实训只能到社会机构进行。比如,几所医学学校的学生都是日间在医院,借跟班给病人诊病进行实践训练,晚上再行学习文化理论课程。
3.未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很多民办职业学校只着眼于让学生掌握几门实用的技术技能,走出社会、走出国门后好谋生就业,但较少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其办学理念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使其未能继续做大,培养的学生当中也少有出类拔萃者。如私立存真高级会计科职业学校,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如货币学、财政学等,但缺少针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课程,人才培养未能跳出培训班模式。
[1]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5.
[2]台山教育志编写组.台山教育志[M].内部资料.台山,1987.
[3]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M]//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9
[4]林崇强.新会首届留日学生林卓男[G]//新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内部资料.新会,1988:62.
[5]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6]新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会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463.
[7]新会教育志编写组.新会教育志[M].内部资料.新会,1991:249.
[8]欧阳可羽,等.怀念集——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创办57周年[M].内部资料.江门,1988.
[责任编辑 文 俊]
2015-06-24
本文为2014年度江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项目“近代五邑籍名人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批准号:JM2014B13)的阶段性成果。
宋旭民(1976—),广东江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与乡土文化研究。
G719.32
A
1009-1513(2015)04-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