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洪绂曾先生
2015-03-22云锦凤
云锦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忆洪绂曾先生
云锦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洪绂曾先生(1932-2012),安徽泾县人,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农学家。先后担任农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振兴现代农业,尤其是中国草业。他弘扬“小草大事业”的理念,在牧草育种、青饲料作物栽培、草原管理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为草原保护立法、推动草业组织建设、发展草业教育科研、振兴奶业与发展苜蓿产业做出卓越贡献。他的杰出成就永远是我们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他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怀念!他对草业的贡献永存于草业人的心中!
洪绂曾先生在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期间,负责国家《种子法》的起草和《草原法》修订工作,参与了《农业法》修订和《防沙治沙法》的制订。担任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期间,他分管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提出了约二三十项建议。其中如三江源的保护,遏制沙尘暴保护呼伦贝尔草原,发展云贵川金三角的热带农业,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农园,以及暗管排碱扩大耕地,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抵制外来物种入侵等等,都得到领导重视并重点立项支持和推动。2003年继任了由中央智力扶贫办公室领导的黔西南试验区联合推动组组长,开展了多项针对当地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等项目,倡导并实践贵州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晴隆模式”。
洪绂曾先生毕生提倡“小草大事业”这一理念,积极促进立草为业,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草业研究,为我国草业学科和草业管理体系以及草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贡献。作为第三、四、五届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第六、七、八届中国草学会(前身草原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主持中国草学会工作,致力于牧草育种、青饲料作物栽培、草原管理和政策研究,具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953-1958年期间,洪绂曾先生主持了“多年生牧草根系研究”、“多年生牧草混播组合研究”、“城郊牧场奶牛青饲料轮替研究”、“一年生饲料作物混播组合研究”和“草田轮作制综合研究”等课题。1979年他带领团队投入聚合草研究,奋战两年多完成了任务,获得省部嘉奖。1982年,他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搜集了上百种牧草品种资源,翻译和编著了多部学术著作;从事牧草育种研究,参与育成公农1号、公农2号和根蘖型苜蓿公农3号等三个苜蓿新品种。
回国后他主持了“全国栽培牧草草种区划研究”和“放牧型抗寒抗逆苜蓿品种选育”两项课题。前者组织27省市1100余名科学工作者参与研究。他倡导并组织了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为我国牧草育种事业的发展、种子生产、国内贸易和国际交流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团结带领全国草学界同仁奋发图强,为草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行业进步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为加强草业国际学术交流,他力排阻力,争取到“2008年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的主办权,并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主持了会议,提升了中国草业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他把目光锁定在学科升级和草产业发展上,促使中国草业科学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心系国家草业学科发展建设,不遗余力,促成草学学科在2011年晋升为一级学科。在洪绂曾先生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草业协会,并于2010年7月27日参加了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第一届二次理事会。2010年,他组织领导专家上书温家宝总理,推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推进苜蓿产业发展以及奶业苜蓿产业结合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受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亲自指导了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洪绂曾先生理论功底浑厚,勤于著述,发表论文、研究报告和译文数百篇,专著及译著主要有:《苜蓿》、《青饲料轮作》、《禾本牧草育种》、《中国牧草品种登记录》等,主持编写了《中国草业发展战略》、《苜蓿科学》、《中国草业史》、《中国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中国多年生草种栽培技术》等书籍。
先生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我们的社会、国家和草业。“在政治上跟着共产党”是他人生的坚定航向;在事业上'当官不做官'是他处世的原则和信条;在工作上促进团结,凝聚和整合是他人生修养和做事的方法。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加积极的人生,怀念我们敬爱的洪绂曾先生!
2015-09-06
云锦凤(1941- ),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草学会理事长,从事牧草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