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
2015-03-22王哲渊毛利群
王哲渊,毛利群
WANG Zheyuan,MAO Liqun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此次研究目的是通过收集一定范围内的资料以及现场调查,获取宁波市“三江六岸”局部滨水绿地(图1)的空间属性及其社会属性在使用者和空间本身之中的感受。通过选取宁波市一些有代表性的滨水休闲带(姚江局部滨水休闲带:从解放桥起沿着永丰路途经江滨公园及永丰桥路段;甬江局部滨水休闲带:甬江公园;奉化江局部滨水休闲带:琴桥公园)来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傍晚来滨水绿地休闲带散步活动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1 “三江六岸”历史概况
素有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称的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交汇,形成了“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的独具特色的三江口地区。
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由奉化江和余姚江两江汇集而成,是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余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全长105 km,流域面积1 934 km2。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 km,流域面积2 223 km2。奉化江流经奉化、余姚和慈溪,在宁波市三江口与源于上虞境内四明山的姚江汇合成甬江,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甬江干流指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的三江口后至镇海大小游山出口段,全长26 km,流域面积361 km2[1]。
2 “三江六岸”总体规划
根据《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三江六岸的功能定位是宁波人的“市民之江、城市之魂”。总体发展愿景是:走读三江,乐享山水。整个“三江六岸”区域包括了外围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
中心城区段,规划范围以绕城高速公路和甬江入海口为界,江段总长度68 km,其中余姚江段19.5 km,奉化江段22.8 km,甬江段25.7 km。重点研究滨江空间功能改造与优化。见图2。
图1 “三江六岸”滨水绿地休闲空间局部研究段图
图2 三江六岸关系图[2]
中心城区段往外延伸,则是外围流域段— —这也是本次拓展提升总规,较之以往三江六岸规划最明显的变化。整个外围流域段,包括绕城高速公路以外的余姚江、奉化江河道及其两侧500~1 000 m 进深的河道走廊。这块区域以统筹整合为主,重点研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1]。
自2011 年底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开建以来,由三江口核心区出发,到这三块区域,都已经完成了部分沿江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滨江公园的建设;预计到2015 年,整条滨江休闲带将全面建成。
3 滨水绿地调查现状
以下将以宁波江滨公园、甬江公园、琴桥公园为例具体阐述调研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市民对目前的滨水绿地休闲空间总体呈满意态度。随着深入的调研发现,目前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3.1 滨水绿地休闲空间缺乏人性化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市民来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主要是休息娱乐和锻炼身体(图3),特别是早晨与晚上达到了人流的高峰。
图3 目的性调查统计分析柱状图
3.1.1 休息设施缺乏人性化
城市滨水绿地中凡是能够供游人休息小坐的设施都属于休息设施的范畴。一般将休息设施分为基本座位(如常见的坐凳、座椅、休息亭廊等)和辅助座位(包括台阶、矮墙、栏杆、花坛等)[3]。此次调研发现市民对休息设施满意程度不容乐观(图4)。
图4 休息设施调查统计分析柱状图
以琴桥公园为例,公园里的有靠背座椅十分少,多为大台阶或是大石块(图5)座椅,质地坚硬,触感冰凉,且夏热冬凉,令人十分的不适。从图5 中可以发现,有些椅子就在人行道上,积满灰尘,鲜有人坐。有些椅子是坚硬的石材制成的长方体,不符合人体尺度。很多座椅往往都是沿道路方向紧贴道路边缘放置,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调研发现,这是一种不太合适的布置方式。如果座位离道路太近而且直接面向道路,过往的行人就会对坐在座位上休息和谈话的人造成极大的干扰,同时坐在座位上的人也会影响过往的行人通过,所以人们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只好背对道路而坐或者不坐。一般呈弧线或成角度布置的座位比较容易被人们选择,人们往往面对弧线的圆心方向就坐而构成一种内聚性空间[3]。
图5 琴桥公园部分休息设施图
一般尺度比较接近人体坐姿尺度的相关设施,如花坛边、台阶、座椅等,都是人们小坐休息的设施。特别是在人流量波动比较大的滨水绿地,应该更加有意识地将这些设施的尺度接近人体的坐姿尺度,为人们提供更多舒适的休息场所[3]。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应确定主要的使用对象(滨水公园以老年人为主),然后再根据其静态尺寸(图6)来确定座椅的座高、座宽、座深、扶手高度等。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来讲,大部分休闲座椅的各部分最佳尺寸分别为:座高380~450 mm;座宽380~480 mm;座深420~450 mm;座面角度15°~20°;靠背高度460~610 mm。然而,琴桥公园的座椅座高480 mm、座长2 000 mm、座深460 mm、无靠背、石质,导致人们在使用时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图6 人体坐姿相关尺度图
此外,在调研中不少市民反映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中缺少休息亭廊。宁波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春秋季阴雨常见,夏季还会受到台风等影响出现大的降水过程。因此,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需要建设一定量的休息亭廊,为人们提供遮蔽风雨的休息场所。
3.1.2 公共设施维修工作不及时
调研时发现,在现阶段,不论是设计师还是研究人员都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的景观构建上,忽略了滨水绿地休闲空间景观中诸如城市公共设施等要素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这就导致了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与其中城市公共设施的脱节[4]。
以甬江公园为例,江边的护栏不够美观,并且有大多数的护栏(图7)已经老化、损坏,只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补或是没有修补,非常不安全,来玩耍的儿童很有可能不慎坠落。这样的护栏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让人失去安全感。同时老化、损坏的护栏破坏了滨水景观的美感。
图7 部分公共设施损坏图
此外,园内的路面维修工作也十分不到位。随处可见破损的道路(图7),行人鲜有踏足。道路是公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交通路线,能带领游人到达各个景点,同时具有引导游览、组织空间序列、展示价值景观,和提供游人散步、运动等活动场所的功能,若是不及时维修,损坏的道路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同时也会造成休闲空间使用率的降低。
3.1.3 游乐健身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户外游乐健身器具是十分受居民青睐的设施,因为人们可以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与其他参加锻炼的人交流、聊天。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在宁波的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中出现了许多设置了大量健身游乐器具的小型场地供周围的居民免费使用(图8)。但值得注意的是游乐健身场地自身的质量,应该为人们提供可以遮阳的场地,方便人们的锻炼和休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些游乐健身设施少有人使用。以江滨公园为例,健身场地紧挨汽车繁多的公路(图8),各种噪音、尾气等充斥着健身场地。
图8 游乐健身设施与周围环境图
因此游乐健身场地应该与周边环境有适当的绿化隔离,特别是在靠近马路的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中设置隔离带。这样既可以减少活动人群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排放的废气对活动人群的不良影响。
3.2 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与人的关系
滨水绿地休闲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它集休息、娱乐、健身、文化等为一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舞台,城市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不仅仅是让人参观的,更是供人使用场所并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实质是以参与活动的人为主体的,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经调研发现,已有很多路段(图9 为甬江公园路段及琴桥公园路段)成功地打造了“可走、可跑、可骑”三条浏览道,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观景游憩体验方式。
图9 人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中活动行为图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滨水绿地休闲空间有许多开放性小广场,傍晚人们会自发地聚集在小广场中跳广场舞(图9 为琴桥公园),较响的音乐声是造成市民之间不和谐关系因素之一,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形成了环境中人的行为影响反作用于环境与人这种复杂又循环的关系。
因此,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中选择建设开放性广场时要慎重考虑周围的环境,开放性广场应该适当地建设在较为偏辟的地区。因为人们会自发的在开放性广场中进行一些活动,若对周边居民区产生不良影响,则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
3.3 人性化改造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分析,并结合市民意见(图10),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滨水绿地人性化改造。首先,从滨水绿地功能上来说,滨水休闲活动包括旅游休闲、运动休闲、交往休闲、娱乐休闲、游憩休闲等[3]。所以滨水绿地的休闲空间各种要素的组织应支持使用行为,且应多样化,如设置休息凳、花坛缘石、棋盘等休憩小品,露天舞台、观赏台阶等表演设施,体现对人的尊重,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图10 市民建议调查统计分析柱状图
其次,在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水域空间,滨水广场,滨水人行步道,滨水区街道,滨水区绿地公园以及其中的公共设施等[3]。从人为组织形式上来说,活动是休闲空间里最引人入胜的因素,也是空间得以存在的理由。充实、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休闲空间变得主动、积极,并富于教化意义,成为有活力的人的空间。从传统节庆中吸取精华,演化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将之注入休闲空间,是可取的做法,例如市民自发组织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交谊、健身及表演活动应在滨水休闲空间规划中予以相应的空间设计。较成功的例子如大连的时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各地的美食节等,休闲空间被赋予了重要的节庆场所地位,将能引导休闲行为朝文化、教育的方向上发展,发挥出休闲最高层次的意义。发展个体潜能,创造社会价值,要创造滨水空间场所感,最重要的是以公共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举办活动可以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的时候举行某个文化活动,或者引导市民和旅游者参观文物、古建筑、历史遗迹,观赏风景,了解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建设水上公园、水上娱乐、天然浴场,开辟水上游览线等,融观水、戏水、游水于一体[4]。这样也可以带动滨水绿地周边商业发展,给滨水绿地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最后,从最基础的休闲空间硬件设施来说,可以在沿途多增加一些垃圾桶,座椅设计得更加符合人体尺度,亲水防护措施做得更加到位,美化建筑立面,做好夜间照明,树立建筑小品、雕塑或者公共艺术品。
4 结 语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了解到“三江六岸”滨水绿地休闲空间确实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宁波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它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如硬件设施、交通路线等。
在城市滨水绿地休闲空间设计时,我们要遵循调查先行原则、大众和个人需求兼顾原则和可持续原则。城市滨水绿地休闲空间作为城市综合性开放绿地,其服务对象非常广,服务对象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所以首先要调查了解使用对象的特点,掌握其在滨水绿地中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活动类型,对活动类型进行分类归纳,结合当地的物质条件,再进行各种设施的人性化研究,达到为民所建,为民所用的目的。在照顾大众需求的同时要照顾个人的需求,满足游人多样性需求。此外,城市滨水绿地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市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1] 三江六岸改造提升专题[EB/OL].(2011 -08 -24)[2014 -11-12]. http://www. nbplan. gov. cn/zhz/forum/1086/index. html.
[2] 张璟璟.宁波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今日起公示[N]. 宁波晚报,2014 -07 -03.
[3] 顾程华.城市滨水绿地人性化设计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4] 张亚楠.滨水公园景观中的城市公共设施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