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生化因子研究及其对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2015-03-21张玉蓉刘娜娜
赵 斌 张玉蓉 刘娜娜 刘 瑞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90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生化因子研究及其对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赵 斌 张玉蓉△刘娜娜 刘 瑞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900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凝血、免疫等相关生化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早期评价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 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中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96例为研究组,分为稳定斑块组46例,不稳定斑块组50例;选择同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无斑块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血检测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以斑块指数(PI)评价研究组患者斑块形成程度,并分析PI与MDA、CRP、IL-6、FIB、sCD40L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MDA、CRP、IL-6、FIB、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CRP、IL-6、sCD40L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 MDA、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PI与CRP、IL-6、sCD40L 、MDA、FIB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0.482、0.374、0.753、0.246、0.195,P<0.05)。结论:CRP、IL-6、sCD40L、MDA、FIB 等生化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其中CRP、IL-6、sCD40L可能在斑块不稳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斑块稳定性、预测斑块破裂的重要标志物。
目前的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机制对预测斑块破裂、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意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特征为活跃的炎症状态、大量炎细胞浸润、脂质核心、偏心性纤维帽等,但是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血栓形成等机制[1]。本文笔者分析上述机制相关生化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心脑血管科住院患者中,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96例为研究组,根据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46例,不稳定斑块组50例;选择同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无斑块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稳定斑块组46例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2.2±6.8岁,体重指数23.1±2.4 kg/m2;不稳定斑块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3.0±7.5岁,体重指数23.7±2.5 kg/m2;健康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2.8±6.3岁,体重指数22.3±1.9 kg/m2。3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 法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全部患者均采用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长轴切面与短轴切面结合的方法扫查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中段、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形态等。根据斑块大小、表面形态、内部回声等将斑块分为硬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扁平斑块、溃疡性斑块;将硬斑块、扁平斑块列入稳定斑块组,将软斑、混合斑、溃疡性斑块列入不稳定斑块组。
斑块指数(PI)评判标准[4]:动脉内无斑块为0级;1个小斑块,占管腔不足30%为1级;1个中度斑块占管腔30%~50%,或存在多个小斑块为2级;一个大斑块占管腔50%以上或存在多个中小斑块为3级。以双侧颈动脉斑块分级之和为斑块指数。
2.2 生化指标检测:全部患者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管中,0°C冰箱内静置60 min内行3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置于-40°C冰箱内保存待检。C反应蛋白质(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采用比色法测定,FIB采用CA6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各生化因子水平的比较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CRP、IL-6、sCD40L 、MD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生化因子水平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各亚组生化因子水平比较 不稳定斑块组CRP、IL-6、sCD40L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 MDA、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亚组各生化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斑块指数与各生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PI与CRP、IL-6、sCD40L、MDA、FIB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0.482、0.374、0.753、0.246、0.195,P<0.05),其中,PI与sCD40L的相关性密切。
讨 论
不稳定斑块是一种具有破裂倾向、容易导致血栓的斑块,目前临床公认不稳定斑块特点主要有薄的偏心性纤维帽、大的脂质核心、斑块内新生血管及出血、斑块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不稳定进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CRP属于急性时相蛋白,研究显示CRP可诱导产生细胞黏附分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参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此外他还能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加[2]。IL-6是一种促炎因子,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研究显示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且对冠心病患者猝死等不良事件有预测价值[3]。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导致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MDA是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产物,属于脂质过氧化产物,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严重程度,而脂质过氧化反应则预示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CD40L是一种三聚体的跨膜糖蛋白,多数位于血小板内,血小板激活后CD40L转位于血小板表面脱落入血形成sCD40L。研究显示sCD40L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产生黏附分子、白介素、组织因子等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的生物活性因子[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MDA、CRP、IL-6、FIB、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CRP、IL-6、sCD40L、MDA、FIB 等生化因子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不稳定斑块组CRP、IL-6、sCD40L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说明CRP、IL-6、sCD40L不但参与了斑块形成过程,可能在斑块由稳定向不稳定进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由此可见CRP、IL-6、sCD40L或许在预测斑块不稳定性进展方面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值得进一步研究。
[1] 黎红华,汪志忠,吴 非,等.脑梗死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关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5):375-376.
[2] 解学军,李东芳,李光来,等.基质金属蛋白酶-3、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3):177-180.
[3] 朱焕亮,季伟峰,程稚洁.血清CRP、TNF-α、IL-6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关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110-111 .
[4] 肖 文,李仓霞,薛海龙,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3): 266-268.
(收稿:2014-09-15)
*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学科综合交叉类科研项目(08143002)
动脉硬化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纤维蛋白原 预测
R543.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4.01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