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分析
2015-03-21管海翔
管海翔
(乌苏市水利局,新疆 乌苏833000)
1 乌苏市所在区域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
主要包括水系概况、水资源概况和水质的概况:
1.1 水系概况
乌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部,天山北坡的偏西位置,与着名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紧密相连,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非常干旱、天然降水偏少。乌苏市的河流水系大部分源于婆罗科努山之北坡,乌苏市区域的东南部其河流则多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之北坡。乌苏地区主要大的河流有托托、四棵树、喇嘛沟、奎屯等河。
1.2 水资源概况
乌苏市河流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7.73 亿m3,其平均径流深约107.6 mm。乌苏市地区利于水利开发、利用的较大河流为奎屯、四棵树及古尔图等3 条大河,其年可开、发利用的地表水资源量为5.22 亿m3。
乌苏地域的大部分河流的补给源于为高山积雪融化之与中低山系的天然降雨。乌苏水资源在全年的分配上呈现不均匀态势,然,其年际之间的变化较为稳定。乌苏区域水系径流季节水量相差差距悬殊,夏季时节因多雨水量最大,大概是其年总水量70%左右。秋季约为年水量的15%以上,春冬两季水量大底相仿,仅为年水量的5 ~10%。
乌苏市区域河流水系丰水与枯水量极值比为1.6∶1。其总体水资源年际间差距较少。乌苏区域地下水补给总量是5.8 亿m3,然,天然补给总量仅有0.9 亿m3,总转化补给量有4.9 亿m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利用的总量有3.5 亿m3,年采水总量为3.2亿m3。
1.3 水质的概况
乌苏地区的主要水资源多源于南部山区的冰雪融化以及山区天然降水作为补给。乌苏区域许多河流水质优良,特别是上游。囿于河水矿化度不高,水质尚稳,属于重碳酸盐型、为钙组Ⅱ型水质。其下游地区水体质量因为河水矿化度逐渐升高,地下水,部分水体的氟化与砷化物有超标的趋势,对水体的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须予以处置方能利用,其他区域的水体总体质量尚好。乌苏区域绝大多数地方水体质量尚好,其受到的污染较少,许多水质都能满足各种用水的指标需求,开发、利用的效果比较理想[1]。
2 乌苏地区水资源总体利用开发情况
乌苏区域水资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讲还是比较可观的,其年均地表产水模数是10.76 万m3,乃整个自治区平均值的两倍,人均拥有水量达5 300 m3,平均水量也能达到1 000 m3,倘若,仅从地表产水模数与人均水资源拥有数量来讲,乌苏地区水量还是比较充足的,按平均地表水资源拥有量说,其地表水资源就显得比较匮乏。
乌苏地区内拥有建成的水利工程较多,其中水库有17 座,总容量达3 200 万m3。用水渠道1 700 km,防渗率为95%以上,抽水机井多达2200余眼,可配套机电井有1900 余眼。
乌苏市地区的水利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对奎屯、四棵树及古尔图等3 条大河上。其年平均利用水量3.9 亿m3。年用总体水量高达6.4 亿m3。用水当中工农业生产上达6.亿m3,占据总体水量的94%以上,其他用水量仅为0.37 亿m3,只占总体用水量的5.8%左右。以前,囿于对地下水资源其有限性的认知程度低,加上对水资源无序的开发利用,导致乌苏地下水超采超标,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凸显。
3 乌苏市水资源管理呈现的问题所在
主要包括4 个方面的内容:
3.1 奎屯河管理制度的欠缺
自20 世纪60 年代伊始,奎屯河所在流域为农七师负责开发与管理奎屯及古尔图两河,且为乌苏市供给水,逐渐形成了乌苏市负责利用、开发并管控四棵树河,且向农七师配水的水务管控态势,且都配置了河流管理机构,也有了管理与调度水源的各种规章、制度。
囿于河道管理机构和所在流域内的用水单位在水资源建设以及许多工程项目建设等诸多方面沟通协调不佳,造成了眼下奎屯河及其流域水资源管控方面出现许多矛盾问题。难以适应所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体系保护的需求,在区域调水与生态修恢复上矛盾显现。
3.2 地表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措施不当
乌苏市对地下水资源管控乏力且调控措施不佳,尤其是在供排水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现在城市区域供水归口于城建部门,城区用水基本上都是自备水源井,对地下水资源无节制的开采,采水单位打着居民用水的金字招牌肆意攫取地下水,对地下水保护意识认识不足,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形成了城区部位地下水位急速下降,特别是供水单位其排水管道覆盖面不够,加上部分城区尤其是老城区给、排水管道年久失修,本来建设时管径就小,管道绝大部分已老化,所以在供水时、在排水时、皆有跑冒滴漏的现象出现,污水遍地横流的现象经常发生,即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的污染,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水资源。也更表明乌苏市对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管控能力不强。
3.3 乌苏区域节水措施欠妥
1)由于乌苏市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水利设施逐渐增多其农业种植过程中用水量勐增。然,节约用水能力较差,水资源使用的效率不高、浪费非常严重。乌苏市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且维护与加固工作做的不够,更加大了其水资源的浪费程度。
2)乌苏地区其地表水的补给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夏季雨季河流径流量大,其他季节径流少仅为总量的30%左右。而蓄水的工程又不多,导致汛期水体流失严重,多数季节无水可汲,用水矛盾立显。特别是在工业用水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是矛盾加剧。
2009 年乌苏市的工业用水总量只有450 万m3。然,到了2011 年仅仅几年的功夫,因石化等重化企业发展脚步的加速,用水量顿时剧增,年用水总量高达2 700 万m3以上,用水量大的惊人。
3)乌苏地区各地老城区居民用水增加,入户管网管道老化、漏水现象较多,机井设置布局不科学导致局部区域地下水采用超标,给乌苏市呵护生态环境增加了难度。
3.4 乌苏地区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乌苏市所在地理位置属内陆的腹地,因地理位置、气候特质、纬度及地形、地貌等许多因素的缘故,其大气中的水分含量偏低。天然降水大多分布在天山山区南部面积地域,面积较少而降水量却是整体流域总降水量的80%。
广袤的平原与沙漠地域降水却很少,且,水分蒸发较快。因受天然降水及特殊地貌、地形的影响,乌苏市境内河流径流值相差悬殊。径流高值区集中在中高山区,径流的低值区与径流散失区分布于低山丘陵、平原地区。地表径流集中分布在几条较大的河流流域,优势在于开发利用便利。乌苏地区的八音沟、奎屯、四棵树以及古尔图等四大河。年径流量平均值几乎占整个乌苏地表水量的90%。
全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尤其是表现在季节与分布地区上,加上蓄水工程基设施的匮乏及管控的不合理,很难与水资源的利用动态、变化相匹配,必然导致用水时节无水可汲,不用水时节水然”水多为成害”的不利态势。特别是近几年,地表补给水量少,许多地方为抗旱保证农业生产获取丰收需大量用水,只是毫无节制的褫夺地下水,更加剧了乌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难度。
4 乌苏市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的措施所在
主要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
4.1 健全水务管理体制
乌苏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囿于历史原因乌苏市对水质源的管理实行的是兵地分水协议制,这种按比例分配水资源的方式,在水务管理上不具备流域体制管理的功效,管理机制明显不健全、不科学。这正是导致奎屯河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问题、矛盾较多的原因。
分水制度是历史的“产物”。这种水资源管理形式缺点较多、不合乎水资源管理的可行性,严重干扰了区域之间水资源的科学配置,羁绊着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速度,也为乌苏市水资源建设埋下了障碍,几乎阻断了乌苏市水资源向可持续发展前行的道路。
因此,为乌苏市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乌苏市工农业有水可用、水源高效利用,要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履行好国家有关对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成立水务管理局,实现行业归口、优化职能配置、调整,对乌苏政府其他行政部门涉及到水职能的予以划转、职能合并,对乌苏市所在区域的水资源予以保护。强化对水源地的管理,在供、排水、以及开展节水、整治污水与防洪等管理上 施以行政执法。
4.2 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予以严格控制
乌苏市水资源要想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对所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予以严格管控,首先控制总的开采量,有必要规划出地下水资源的可采区、限量可采区以及严禁采水区,从采水总量以及开采区域两个方面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严格水务执法,对采水超标的予以重罚或者取消其采水的资格,对在划定的禁止采水区采水的单位以及个体予以法律制裁。
4.3 高效利用水资源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乌苏市经济建设步伐的加速,人口的逐渐增加,全市水资源利用矛盾必定逐步凸显。故,乌苏市政府部门应尽早出台有关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措施。为尽快解决全市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难题,就必须在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同时,倡导农、工业、生活等诸多方面、行业实现节约用水:
1)充分利用用水价调节的杠杆作用,对区域内的水资源予以行政管理。
2)利用政策激励机制对采用节水设备、器械的单位、集团、个人予以财政补助或给予物质、荣誉奖励。
3)对浪费或污染水资源的单位、个人予以惩戒,必要时可以在大众能接受的情形下提高工、农业用水价格,充分利用价格、价值的经济原理逼迫用水客户理性节约用水。
鉴于我市水资源在年内空间分配的不均衡性形成的春旱无水,夏洪弃水的恶劣局势,可以在专家论证等基础上,于较大的河流上投资兴建引水、蓄水工程,人为调节各地区水资源的分布、分配,逐步扭转我市历来就有的春旱、夏洪的水资源分配的劣势,充分缓解工、农、牧等行业生产、生活用水。
5 结 语
水是人类的血脉,乳养着你我、润泽着乌苏,呵护着她的企业、她的工厂、她的牧民、她的牛羊,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须品,不可缺少、很难替待。乌苏市政府部门要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倡导居民改善生产用水方式,倡导高效用水、循环用水。科学布局分配水资源的利用开采区域,降低工、农、牧业等行业对生产用水的需求量,加大对我市水资源的保护力度,相信乌苏市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
[1]李冰,李思宓.中国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