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轻质砌块与芯柱芯梁组合砌筑施工技术要点
2015-03-21蔡超
蔡超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0000)
浅析轻质砌块与芯柱芯梁组合砌筑施工技术要点
蔡超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0000)
介绍了轻质砌块与芯柱芯梁组合砌筑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环保措施,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轻质砌块;芯柱芯梁;组合砌筑;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环保措施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多种形式、轻质、节能的砌体材料取代了原有的黏土砖等墙体材料,在现代建筑墙体中得了广泛应用。轻质砌块与芯柱、芯梁组合砌筑施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砌体施工中现浇圈梁、构造柱的工作量,省去了支设模板工序、以及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间歇,避免了因圈梁、构造柱的涨模引起的墙体平整度偏差,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工艺原理
本施工技术是利用空心混凝土砖代替模板,在砌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空腔内设置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的。本施工技术是结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图集与工程砌体特征而形成的施工方法,内部设置两根钢筋,钢筋、楼面与顶梁采用后置植筋,分三段绑扎,空心砌块与轻质砌块组合套砌,使芯柱、芯梁与砌体一同成型。
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墙体放线→验线调线→芯柱钢筋及墙拉筋植筋→排砖打底→尺寸验收(包括水电管、线、箱、洞等位置检查)→芯柱内灌注细石混凝土→门洞顶部位置过梁及圈梁U型砖砌筑→顶部赛口→找平(包括阴阳角找直)→墙体验收
3 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准备
砌筑前,基础表面弹好墙身轴线、墙边线(根据现场结构混凝土偏差可调范围0~20 mm)、门窗洞口和柱子的位置线。将与砌体相连的板表面、砌筑部位(基础或楼板等)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根据设计图纸各部位尺寸及平面、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在现场排砖交底,便于操作。
3.2 施工技术难点控制
1)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砂浆或黏结剂不饱满会使砖局部受压或受弯,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根据砌块特点,组砌时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其中,ALC轻质砌块采用专用黏结剂,水平、竖向采用满铺满坐的砌法,满铺专用黏合剂层每边缩进砖墙边5~10 mm。
2)墙面平整度、垂直度是直接影响墙面是否需要抹灰的关键因素,要求偏差均在2 mm以内。项目部及施工队均配备先进的检查工具,如红外线标线仪、水平垂直度靠尺、角尺、红外线测距仪等,随时对偏差校正,确保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设置芯柱并结合U型砖设置圈梁及过梁,增加整体刚性,保证了墙面平整度及墙体整体刚度,避免了砌筑工程中现浇圈过梁支模的工序,节约了材料及人工,砌筑效果较好。
3.3 芯柱施工
1)墙体砌筑时,定好芯柱位置并根据门洞高度、砌块尺寸调整打底高度,使门洞顶部正好位于整皮砖位置,便于设置圈过梁。轻质砌块墙体按照规范要求底部采用相同厚度的页岩模数砖打底,打底高度一般在200~300 mm。
2)为加强砌体整体刚性及稳定性,芯柱内植筋4C14,灌注C20细石混凝土,保证芯柱强度。芯柱加密布置,门边、墙中均设置,间距小于3 m,芯柱钢筋与结构梁相连。芯柱砌筑时,随砌筑随灌注细石混凝土,浇实,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5 m。
3.4 圈梁施工
门洞用U型砖砌筑过梁,并绑扎4C14钢筋,完成后浇筑细石混凝土,门洞底部用木方支撑。圈梁高度与门过梁高度相同,交圈设置圈梁,操作方便、减少工序,有效保证了质量。
3.5 砌体施工
轻质砌块墙体施工过程中,墙线走廊等部位均保证在同一直线上,芯柱、圈过梁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执行,保证墙体质量。打底完成后每个房间逐一检查并及时调整尺寸偏差,确认无误后继续砌筑,严格控制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砌块规格统一,尺寸偏差较小,砌体墙面平整度要求控制在2 mm以内,表面光滑。腻子易薄批而不宜厚刷,厚度以0.5~1 mm为宜,刮涂的要点是平、实、光,即腻子与基层接触紧密,黏结牢固,以减少打磨的工作量。
4 材料与机具设备
瓦刀、推车、小型搅拌机、塑料桶、专用黏结剂、植筋胶、ALC轻质砌块、混凝土空心砖、实心配砖、U型空心砖、钢筋、C20细石混凝土、扎丝等。
5 质量控制措施
1)砌筑前必须砌筑打底样板,便于确定具体位置。
2)墙体放线按照结构偏差进行微调,保证墙体凸出梁柱1~2 cm。
3)芯柱芯梁钢筋必须植入结构内,数量不少以4根,完成后灌实C20细石混凝土。
4)芯柱芯梁位置必须按照技术交底进行设置,墙体转角、端部等均设置。
5)墙面平整度、垂直度、接缝偏差等必须在2 mm以内。
6 安全控制措施
1)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特殊工种和安全员需持证上岗,杜绝无证操作。
3)施工现场要张贴、悬挂醒目的安全宣传标语、标牌。
4)施工用电中照明、配电箱、开关箱、架空线、接地接零等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布置。
5)大型机械的保险、限位、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6)吊机等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指挥人员必须有醒目的安全帽标志,履带吊作业时严禁将起吊物体凌空于人行通道、房屋上空。
7)焊、割作业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 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 m。
7 环保控制措施
1)现场噪声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白天不超过70 dB,夜间不超过55 dB。
2)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箱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垃圾。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4)在门口设置冲洗池和沉淀池,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
5)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6)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7)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因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施工中需要合理组织,尽可能将产生噪声的工作安排在白天进行。
8)进入施工现场内的车辆、场内施工用机械设备不允许鸣笛,联系采用对讲机。工人施工时禁止大喊大叫。
9)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及时清理,并委托专业公司妥善处理。
10)现场冲洗机械设备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避免冲洗的废油四处扩散,冲洗完成后必须将冲洗的废油进行收集。机械修理必须取木板等进行适当的铺垫,防止污染地面。
11)现场使用的油料必须由专人进行保管,防止产生油料扩散现象。现场摆放的易扩散油料或施工用料必须进行密闭储存,防止扩散。
12)专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防止机械设备漏油。一旦机械设备有漏油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油污,保证土壤不被污染。
8 小结
在国家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方针指引下,大量新型建材涌现。轻质砌块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是具有质轻、强度高、吸音、抗震、隔热、保温等多功能特性的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产品的大胆采用,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墙体质量明显改善,无抹灰技术直接节约了大量的水泥、黄沙等资源,大大缩短了工期,迎得了业主等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