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2015-03-21康淑丽

河南建材 2015年4期
关键词:围护结构建筑节能建筑设计

康淑丽

厦门新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36100 0)

世界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使 “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人心。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4左右,95%以上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建筑能耗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为此,应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舒适的活动场所和居住环境,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1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内涵

在施工图报批的部分有建筑节能PKPM的设计计算专篇,笔者认为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将来业主的节能使用,更是关系到国家节能的大事。绿色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生态建筑等,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能尽可能地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并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生存空间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最早是由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建筑物应当能够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并能够高效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可见,绿色建筑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无害且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建筑,是人、建筑、自然完美结合的建筑。

2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策略

绿色节能建筑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还应提高土地、材料、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针对中国人居资源、住房消费状况,应当从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选择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低消耗、低污染、少排放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建筑地址选择不当或设计不合理,就会给建筑物后期运行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而,应从人、建筑物、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在策划、选址、设计等环节都体现节能环保的要求。

①选择合理的建筑地址。当前,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耕地与建筑用地之间产生了尖锐冲突,因而应从节约土地的角度出发规划建筑用地,实现土地集约使用。在绿色建筑选址时,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势、交通、能源供应、文化等因素,尽量利用自然资源和周边环境,科学安排建筑物朝向,因为合理的建筑朝向能提高建筑物的采光度,创造自然、安全、高效的光环境。

②合理进行外部环境设计。建筑物周边环境也会影响建筑能耗,如果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植被、水面等,可以改善局部微气候,避免产生热岛效应。因而应科学设计配置建筑物周边的乔木、灌木、花草等,提高建筑区的绿地率;建造人工湿地、透水地面、人工湖泊等,使雨水能够回渗地下或回收利用;还应通过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③科学进行建筑整体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向,避免冬季不利风向,比如,广西地区夏热冬暖,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在小区群体布局时可以将小体量的低层、独立式住宅放于南边,大体量的高层放到北边,这样可以阻挡冬季的西北风,也可以满足夏季通风要求。此外,应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降低室内温度,排除污浊空气,带走潮湿气体,减少人们对空调系统的依赖,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预防疾病的目的。比如,在房间内部或中庭顶部设置一定的开窗面积,这样能实现自然采光的目的,又能利用室内外风压、热压差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实现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热环境的设计目的。

2)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墙壁、门窗、屋顶、遮阳设施等,具有保温、隔热、节能等作用,直接影响着建筑耗能、室内空气质量、环境性能、室内采光度、热舒适环境等。研究表明,建筑物外墙耗能占建筑物耗能的40%左右,改善和维护结构节能性能所用费用占总投资的5%左右,节约能源可达30%左右。可见,绿色建筑设计中,对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投资,完全可以从节约能源所获收益中得以补偿。

对自然通风的建筑来说,外围护隔热设计主要是为了控制表面温度,外围护结构设计应有一定的衰减度和延迟时间,以免向室内辐射过多热量。可以根据建筑的功能、地理位置等选择围护结构隔热,利用材料的热惰性加强墙体的蓄热性,以增加围护结构向室内传热的延迟时间,将室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与建筑使用时间错开。墙体是建筑外围结构的主体,普通建筑材料很难满足隔热保温的要求,因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一是可以使用挤塑聚苯板、玻璃棉板、岩棉板、聚氨酯发泡等保温材料,通过提高外墙结构的隔热性、保温效果等改善室内热循环;二是可以在墙体内设置与室内外相通的通风间层,利用风压或热压带走空气层的部分热量,减少传输到室内的热量;三是可以在墙体外热表面使用浅色的饰面材料,降低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率。窗户的传热系数比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大,约有35%的住宅热损是由门窗和室外的热交换造成的,在门窗设计中使用真空玻璃、低辐射玻璃等可以有效降低门窗热损耗。在屋顶设计时,可以用水泥聚苯板、浮石砂、水泥珍珠岩等材料,以减少屋顶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

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新能源使用有助于促进环保、节约能源,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是指太阳光辐射产生的能量,也是绿色、无污染、可以长久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板集热、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干燥系统等方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也可以将太阳能材料代替屋顶覆盖层,提高墙体的隔热效果。建立科学的“水系统”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重要方式,绿色建筑中“水系统”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水质要求等条件下,对建筑用水、污水处理、雨水利用、排水等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污染控制、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等。比如,可以合理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科学规划地表水径流,增加地表水的渗透量;多采用节水器具,绿色用水、洗车等非饮用水尽量使用中水或雨水,将生活中的优质排水进行处理,并排放到小区的景观湖中。

此外,可以根据建筑特点、功能、地理环境等设计出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如蓄能系统、区域供暖系统、热泵系统等,运用高效的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实现节约能源、提高室内舒适度的目的。

4)立体绿化和建筑设计相结合。城市立体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的有效途径。当前,许多城市面临着用地紧张、建筑覆盖率高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发展立体绿化,可以将屋顶设计为空中花园形式,种植各种常绿草坪,这样丰富城市园林的空间层次,能够降低建筑物燥热性,提高城市立体景观效果,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

3 结语

绿色建筑是既环保又节能的建筑,建设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应发展绿色建筑,加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1]谢仰坤.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当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2]高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

[3]佚名.给予住宅节能设计的探讨[A].建筑节能设计论文住宅建筑节能论文[C].中国学术期刊网,2012.

[4]石孟良,谢志平.用生态完善形态的建筑创作新理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1).

猜你喜欢

围护结构建筑节能建筑设计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入土深度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