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探索
2015-03-21□温玲
□温 玲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利事业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性设施工程,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联系着。60多年来,我国兴修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灌溉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成效,为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规划利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多水利工程的选址都在偏僻的基层地区,因此,基层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发挥水利工程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现状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般是负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承担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政执法等职能。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管理工作中往往涉及到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如何统一和协调本流域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当地群众,是基层水利工作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水利工程大多修建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偏僻地区,数量多、范围广,旧有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传统纸质技术资料及档案管理等制度早已不能满足当今的信息化管理要求。
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较为基础、单调、枯燥,管理人员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思想意识不到位。多方面原因导致基层水利管理队伍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年轻技术干部虽作为新鲜力量但缺乏实践经验,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存在不足,缺乏创新精神。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发展,如何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前工作中需要思考与探求的问题。
2.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1 流域管理意识
基层水利管理是涉及多方的系统工作,树立流域管理意识,有利于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白洋淀为例,白洋淀为大清河流域中游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俗称“九河下梢”,北支入淀河流有白沟引河,南支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漕河、瀑河、萍河、府河。白洋淀四周有提防环绕,东为千里堤(一级确保提防),南有淀南新堤,西有四门堤和涨水埝,北为新安北堤,总长203km,淀内总面积366km2,全淀由143个淀泊组成,其中百亩以上的99个。白洋淀隶属安新、高阳、容城、雄县、任丘5县市,淀内有纯水村36个,人口9.6万,村基高程在9.5~10.5m之间,淀内现有苇田约17万亩,台田、园田2.3万亩,淀边有半水村62个。白洋淀面积广、涉及行政区划多,是重要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其周边闸涵等水利工程的安全及运行与防洪安全、水资源发展利用、当地经济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树立流域管理意识、统筹全局理念,才能从根本问题上改变,在协调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工程管理工作任务,同时弥补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执法工作、强制提高执法力度,推进水政执法工作的科学性。
2.2 科学管理方法
基层水利管理工作多年来沿用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要求,基层水利事业亟需发展和实施新的管理方法。在技术管理中应当趋向于应用现代化管理科学理论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中心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例如,在闸涵工程的日常监测与维护方面,设置监控、预警装置,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保证其安全运行。积极推进基层技术资料档案的数字化,与传统纸质文件归集比较,其在方便管理人员查阅相关技术文件的同时,提高了技术资料的利用效率和安全保密性。丰田“看板管理”,最初应用于企业准时生产方式(JIT)控制现场生产流程中,这种管理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基层管理工作中,大多基层闸所单位基本只有十几人的编制,“看板管理”能够使每个管理人员明确当前阶段的工作内容与要求,结合个人具体工作业务分组负责,自主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完成,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而且充分调动了基层管理人员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
2.3 人员水平与素质
现代水利发展不断进步,水利的社会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将明显提高,水利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基层水利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要有计划地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不断学习新技能、开拓新方法。基层工作着眼于实际,年轻的技术管理人员更要充分利用技术图纸、卫星定位、三维建模工具、相关文献资料等可用资源熟悉和掌握所辖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3.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水利事业的基础保障。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基层管理工作现状,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开拓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探索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未来与发展。□